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301

2018-10-16 17:21 作者:张关林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301

14.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白话)孔子说:“古代的学者努力学习是为了自我修炼学问道德,今天的学者却为了自我装饰,做给别人看的。”

(张说)这句话应该稍稍修改一下,才能为今天所用。孔子的本义,是想说过去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可以后来的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以便获得较高的社会待遇。“书中自有黄金屋”说得何其明白!其实,读书的这两个目的始终存在的:读书为义(提高素养),读书为利(追求名利)。这两个目的是平行的,交杂的,有的人主要着眼于提高自身素养,有的人基本是为了拿到名利的敲门砖。多数人两者兼而有之,不过一时注重“义”,一时注重“利”而已。孔子把为义、为利的读书目的截然分开,而且以古、今作为分界线,似乎太机械了。

其实所有的读书人都同时具有这两个目的。就是说,每个读书人都既想完善自己,又想以后出人头地,只是这两种成分在不同人的身上占比不同而已的。“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义利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现代社会的读书义利观,用语不同,实质内容丝毫不变。

孔子说这话显然是厚古薄今,表扬古学者,批评今学者。其实没有必要。任何学有成就的人,一开始都是“为己”而学,否则是难有成就的。学成之后,绝不会敝帚自珍地藏起来,总是要拿出来用的。但在使用过程中,不一定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有时候自己的成果无可奈何地被他人捞去,自己埋头苦干,出风头的却是他人。有时候低能者位居高能者之上,高能者得不到发挥。凡此种种心生怨言是很正常的,但这个心怀不满在理论上是不是属于“为利”的读书目的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可见,孔子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14.25,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注释——蘧(qú)伯玉:姓蘧,名瑗,字伯玉,卫国大夫。著名的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白话)蘧伯玉派一位使者访问孔子。孔子给他座位,而后问:“他老人家在干些什么?”使者回答说:“他老人家想少犯些错误却还没能做到。”使者出去了。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张说)孔子之所以对使者赞不绝口,是因为使者以不平常的方式来表达很平常的意思。使者说“老人家想少犯错误,但自己觉得没做到这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老人家还是不断会犯些错的。如果直接说出经常会犯错的意思,似乎抹黑了蘧伯玉的形象,但这是事实,又不能瞎编。于是使者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个意思:他主观上很想少犯错,但在实践上却没能做到。同样的意思,前者是陈述一个事实,后者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来折射这个事实,让人注意到老人家努力不犯错的主观态度。这个表达在没有违背事实的情况下,抬高了主人的形象,所以孔子对使者的外交辞令大为赞叹。

14.2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白话)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过问那方面的事。”曾子说:“君子思考的事情不超出他自己职位的范围。”

(张说)这句话早已众所周知,但误读者甚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一种良好的行为原则。换句话说,事情应该由相关责任人去负责操心,非责任人不要越俎代庖,那只会坏事,至少会造成混乱。这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

但有一种误解。“谋其政”的意思,是指对一件事的前前后后考虑得十分仔细,不是指对某件事的感觉和看法。前者属于行政行为范畴,后者属于社会舆论范畴,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比如对高考录取的地区比例问题,你说不公平,而且列举了ABCD几大不公平的理由,这属于你的看法,是舆论,不属于这里所说的“谋其政”。但你如果对各地区的具体录取比例进行具体的修改,说修改后的比例比原来好,这就属于“谋其政”了,因为你在替代责任人做事。

搞清楚“谋其政”与舆论反应的区别,那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不会被滥用了。比如老百姓批评当局的某项政策,有人说,不要瞎批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这显然是错的。批评政策属于舆论,不能扣上“谋其政”的帽子;再比如有的部门拟定一些条文,征求意见,有人却借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缄口不言,这也是错的。这也是把舆论反应视为“谋其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gybs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301的评论 (共 4 条)

  • 听雨轩儿
  • 中国之声
  • 雪儿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