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120

2018-04-30 06:13 作者:张关林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120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注释——十室之邑:指小村子。)

(白话)孔子说:“就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里,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究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罢了。”

(张说)南怀瑾、钱穆等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孔子想说的是:聪明程度像我这样的人是很多的,但像我这么好学的人却不多。孔子在表现谦虚。这样解读属于根本没有读懂孔子。

这句话的真义是:信奉忠、信是一种普世价值,不需要进学校学习,只要认真生活,脑子正常,都会发现并认可这个普世价值;而“好学”,则是后天经过刻苦锤炼才能学到的品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人们总以为,孔子提倡的“仁德”(忠信是仁德的组成成分)自己创造出来的道德准则。本节指出仁德是普世价值观,不是儒家创造出来强加于人的。孔子说,到处都有像我一样厉行忠信的人,他们并不是我教出来的。换句话说,“我”提出“仁德”,不过是总结了始终存在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一些有益社会的品德规范而已。

经历数千年依然有效的价值观,自然具有普世性质。从现在看,忠信依然是各种事业的成功要素,可见“忠信”的普世性。所有的普世价值观,不是思想家创造出来,而是社会经验长期凝聚而成、由思想家总结而成的理念。只要你是热社群、向往人际和谐的人,即便没读过书,也会养成普世理念。换句话说,人类在日常交往中自然产生的有利于群体发展的价值观,是人类的集体经验,就是普世价值观。孔子的学说,不过是总结、表述了这样的价值观,而不是创造了“仁德”。

这个认识极其重要,因为它解释了孔子学说千年不衰的原因。孔子自己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述,是指说清楚已经存在的东西;作,是指自己的创新。孔子明确地说:我只是在阐述已经存在的有效的道德规范,没有创造任何不存在的东西。这话揭示出孔子对世界、对自己的认识,远远超过历代所有的思想家。规律性的东西客观存在着,每个村落都有信奉忠信的人,就证明忠信观是客观存在的,思想家的任务是发现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并清楚地表述出来,如此而已!如果你创造(杜撰)本来不存在的新思想,新思想也许会猖獗一时,但最后肯定会被人抛弃,因为这个新思想不是人类的集体经验。自然科学更能说明这点。所有科学大师只不过是发现、阐述了自然界存在的规律,从牛顿到爱因斯坦都是“述而不作”。但在社会科学领域,有这个清醒认识的,好像只有孔子等少数人。

孔子为什么又说“不如丘之好学”呢?因为他认为“好学”不是普遍具有的品质,是需要自我锤炼才能做到的。上一节说过,“好学”的本质是“见其过而内自讼”,就是遭遇不顺,严于律己,不断奋进。孔子认为只有两个人“好学”,一个是颜回,一个是他自己。可见这个品德是孔子最看重的自我修炼成果。

本节的要旨是:仁德是一种普世价值观,不是孔子杜撰的学说,所以到处都能看到讲忠信的人。自我锤炼的目的把自己与普世价值观合二为一(天人相应),怎么锤炼呢?就是学会“好学”的品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grpr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120的评论 (共 8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淡了红颜
  • 心爱
  • 雪儿
  • 吴勉翰
  • 襄阳游子
  • 心静如水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推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