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土家年俗(三)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2020-01-15 20:56 作者:丹水情韵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民谚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在曾经物资匮乏的年代,又白又嫩的豆腐是仅次于肉食的奢侈品,更是年餐桌上的大菜,必须早早准备。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

种豆豆苗稀,

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南术,

安坐获泉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民俗认为,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玉皇大帝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人们在这一天推磨做豆腐、吃豆腐渣,以表生活清苦来博取来年降福。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在中国,到了这一天,无论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都开始做豆腐。豆腐这种神奇的中国食物,其实背后也有众多含义。

豆腐谐音如“兜福”,或者“大福”,“腐”与“福”谐音,寓意着祈“福”。并且,豆腐不仅寓意美好,也是一道非常简便的菜肴,节期间,亲朋好友来拜年,把制作好的豆腐简易加工便是一道美味佳肴。

“豆腐”被称为饮食界的四大发明之一。说起中国四大发明,大家脑海里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可真正知道中国饮食界的四大发明,少之又少。饮食界的四大发明那就是豆腐、豆芽、面筋、松花蛋!

传说在东汉时,一王爷好道术,寻求长生不死之药,养了很多方士来炼丹,当时他们的一个据点就是安徽寿春的八公山。在反复的炼丹试验中,方士们尝试以黄豆汁来培育“丹苗”,偶然碰到同样为炼丹材料的“石乳”(主要成分为石膏),二者混合之下产生了一种乳脑,无毒、味美,还有回甘,被认为是“益寿神汤”。结果,这一炼丹的副产品竟制造出了日后中国人最重要的食品之一——豆腐。而做为豆腐的发源地,八公山的豆腐至今还非常出名,口味也别具特色。

豆腐在中国那可是南北通吃的食物,而且花样繁多,不同地区吃的豆腐大不相同。例如东北天儿冷,那旮沓吃的就是“冻豆腐”,冻豆腐熬酸菜。南方天儿热,那吃的就是臭豆腐。而且整个长江中下游的臭豆腐品种、口感、外观都大不相同。可见这道中华名小吃的魅力所在。

在豆腐家族中,含钙量最少的是内酯豆腐,南豆腐的含钙量稍高,北豆腐更优。而高钙之王,则非“豆腐干”莫属。用豆腐干代替肉炒菜,钙含量会大幅提高。不过,豆腐干含盐量高,吃前或烹饪前可用白开水浸泡半小时,降低含盐量。如果吃北豆腐,可以红烧或者白煮蘸料,南豆腐可以用来做凉菜或者豆腐羹。如果不吃这些,也可以换成豆浆、豆腐脑等。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在我们土家山寨子里,以前山里人没有电,自然也就没有电磨等工具,一家人需要用的米面和剩下加工制品需要的材料就在这一天磨好。推磨做豆腐是个一年上头都要坚持的活路,日常都是在农忙的空闲完成。家里劳动力少的甚至都是“打夜工”

一到年关,家里总是有种幸福的味道,这种忙碌的身影和声音就会出现在家里,家里的石磨就不能闲着,流逝的岁月将那两片厚厚的唇打磨的越来越薄,越来越轻,像一个掉了牙的老人,快要嚼不动那些喂到它嘴里的黄豆、糯米了,可是还是发出嗞嗞的声音。我们的爷爷,爸还有我们这代人都是在石磨欢愉的歌声中长大的,现在它老了,快要唱不动了,可是还是在辛勤的工作着。

当那嘎吱声从早到晚都在响起的时候,那盼望已久的新年就要来了。孩童时代的我们是不知道忧愁的,只盼着磨盘飞转,似乎时间也会因此加速。一帮小孩子守着磨盘,看着各自的母亲忙碌的推着汤圆,磨着豆腐,冲着糍粑,恨不得马上冲过去抓着磨把帮着推上两圈,可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人还没有磨盘高了!就是帮忙喂一下磨,母亲还嫌你碍手碍脚啦。那时候总想着早点长大,可以从母亲手中夺过磨把,让磨盘在自己的手下一圈一圈的转悠,是一件多有趣的事呀!现在终于长大了,可以好好过把推磨的瘾了。

除了推磨,有些地方泉水少,还需要去排队守水挑(背)水回家,因为紧接着的几天也是用水的高峰期。

豆腐不仅可以做成臭豆腐,还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豆制品。以前过年的时候,要上供,供品很多要求是素的。豆腐制品就是其中一大块,比如说豆腐块、豆腐干、豆腐皮等。到现在南方很多地方还会专门设置豆腐宴。所以说,二十五磨豆腐这是中国大江南北一个共同的年俗,同样也体现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gkjbkqf.html

土家年俗(三)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的评论 (共 5 条)

  • 浪子狐
  • 清淡如水
  • 从余东风
  • 淡了红颜
  • 稚藕弋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