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118

2018-04-28 06:12 作者:张关林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118

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季路:即子路。侍:陪侍,陪在尊长身边站着。盍:“何不”的合音字。

裘:皮衣。伐:夸耀。施:施加给别人。)

(白话)颜渊、子路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说:“我将来愿意让我的车马和好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无所谓。”颜渊说:“我如果对社会有贡献,不自夸,也不把繁重的劳务施加给他人。”子路对孔子说道:“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在于使老人都得到奉养,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能得到关。”

(张说)这里谈到的“志向”,不要误解为现在学校学生的职业选择。孔子学院的教育目的只有一个,是改造人心,建设理想社会,不是指导谋职的。所以这里的“志向”,是指学生改造社会的个人着力点,不要曲解为谋职方向。三个人的着力点虽然不同,但都是为建设儒家式理想社会服务的。子路豪爽,讲义气,看重的是共享财富。子路的社会改造着眼于物资平均分配。颜回则强调个人修养。他觉得自己将来无疑会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而有了贡献容易骄傲自满,就会走向反面,颜回认为这个问题很严重。其次,急于改造社会,容易劳民费力,过分劳民会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也是需要注意的。颜回重视的是改革家的自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两个人的志向其实相辅相成:子路着眼于社会稳定,颜回着眼于管理者的品德。可以说,颜回对子路作出了补充:社会改革固然要看效果,但改革家的主观因素对效果有直接影响,甚至还是前提。许多人解释这段文字时,都说子路的志向比颜回低。这是不对的。两人的着力点不同,但都是不可或缺的。

子路想听老师从哪个角度作贡献。孔子说:老年人有所奉养,衣食无忧;少年们受到教养关怀;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中年一代能相互信任。孔子显然是从社会总设计师的角度作贡献。

孔子描绘了一个以人为本的理想社会,描绘了社会并存的三代人应该具有的状态。老年人有养老金,就可以唱歌跳舞学画画,安度晚年;年少一代能得到良好的道德和知识教育,少年强则国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是肩挑大梁、工作繁忙的一代,他们最重要的是相互友爱、照顾、帮助,一句话,相互信得过,这样才不会内耗,才有能力支撑起这个理想社会。

社会并存的三代人如果真像孔子描述的那种状态,那么这个社会的各种制度和机制无疑是非常健康有效的。人类社会数千年来的演化,也的确是在朝这个“人得其所”的社会前进。什么叫以人为本?就是所有的努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人都妥帖地、可持续地安顿好。这是社会总设计师的视角。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ezpr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118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