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画寄悲思

2018-04-13 17:25 作者:周忠庆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中国画可以说理,可以解读,但由于它更是画家精神家园之所在,只能细细体会。我喜欢工笔花画,不仅因为它用典雅的表现形式,具象生动的花鸟形象来表现出诗一般的幽深清远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内涵,更由于它是我喜怒哀乐可以自由宣泄唯我独在的精神家园。我常常沉醉于自己作品的意韵中,得到心灵的慰籍和感动,尤其在我感到孤独悲伤的时候,更是如此。

外婆去世,我由于特殊原因竟未能送行,扶一扶七尺棺,留下莫大遗憾。每当想起,心头隐隐作痛,总想做点什么以寄托哀思,幸好我还会乱涂几笔丹青,经过数昼的构图、线描和点染,终于草成一图:月光下,一只孤独的猴子凄苦地坐在荷塘边。

画中那白色的荷花,寄托着我对外婆的怀念,也寓意着她老人家高洁的人格。外婆是普通的劳动妇女,她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具有中国劳动妇女的优良品质:热劳动,乐于助人。外婆生就一张大中华的脸,极其普通又慈眉善目,在我幼年时,她经常给我讲些充满中华文化气息的传统小故事,并籍此教育我要父母、友爱邻里、认真学习,这对于我一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设摊经营,自食其力到70多岁。放暑假时,我经常帮外婆到批发部配货,天烈日下,已近七旬的她总是拿一条湿毛巾披在头上,用嘴咬住其两角以遮太阳,吃力地挽着一蓝小百货,步行4里路才能到家。子女们劝她早日退休,可她总是说:“动一动,筋骨好。”

荷塘荷叶盈盈,一只悲伤的猴子在其间茫然地寻找着什么,正如属猴的我的心情一样。我再也见不到外婆了,只能从相片和日记中找到她的影子。1986年5月26日的日记写到:“不知怎的脖颈后痒痒的,很不舒服。下午到外婆处,讲起这件事,外婆立即从枕头里一小瓶东西,倒出点水抹在脖后,我感觉凉凉的,也不怎么痒了。据说是她在桂林军区医院工作的外甥女寄来的。”今天想来那瓶东西大概是白花油吧。 同年9月20日日记有这么一段:“明天我就要到苏州读大学了,今天上午,外婆买了只鸭子到我家,还硬塞给我12块钱,那是她设摊半月的收入呀。我不要,她很生气地扔给我。午饭后,她老人家杀好并煮熟鸭子,尔后,冒着毛毛细回去了,我送出门外,望断她远去的背影,心中怅然。”

画面的底色虽然是象征生命的绿色,但灰暗的基调则给人以压抑和悲苍的感觉。今年节前,外婆被查出患了绝症,虽然我们都瞒着她,但她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对我说:“子女们那么孝顺我,可我没有福气享受了。”在那灰色的三个月中,每次我去探望她,她很少谈及自己的病情,总是问我房子造得怎么样了,让我多关心怀孕的妻子。在她去世前三天,我去探望她,她已口不能言,只能发出几个含糊的单词。见到我,外婆发出的第一个单词是香蕉,意思是让我吃香蕉,这是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我又好不容易听懂她的第二个单词是背带,我问她是否让我爱人穿宽松的背带裤,她吃力的点了点头。这一份关爱是我无法忘怀的,走到门口,我不禁泪下,说不清是感动还是伤心

外婆走了一年多了,外婆曾居住过的傅记弄故居也因为旧城改造已荡然无存,一个时代结束了。可我从感情上无法向那个时代完全告别,所以我收集了外婆所有的照片扫描保存到电脑中,还创作了这幅作品。画成之际,我就常盘坐在画前,似乎自己溶入了其中远离尘世喧嚣,这种幸福痛苦混合在一起的不可名状的感觉使我体验了从未有过的感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dqrrkqf.html

画寄悲思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