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笔:淄博采风

2018-05-25 11:02 作者:流浪者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随笔:淄博采风

金秋十月,我们一行十七人,在《海河文学》杂志社领导的亲自率领下,来到古城淄博。参加首届“海河杯”、“中华文韵杯”全国文学大赛颁奖会暨鲁中笔会。颁奖大会开得热烈、成功,全国共有106名作家获奖。获奖作品有散文诗歌,也有小说,篇篇是美文、章章是精品。

头天的颁奖活动结束了。作家们的兴致浓烈,回屋后,纷纷交流各自的写作感受 、经验与体会,并做好转天文化采风活动的准备工作

出发了。首站,参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纪念祠”。脚落门前,不禁想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人比黄花瘦’等词句。回味之余,只觉‘一个愁字’,道尽了她心中的凄婉。

出祠院,路上行。又想起南宋另一位女词人朱淑真。可惜‘月相怜、今宵不忍圆。’嫁与一个市井小吏。翅不得展,志不得伸,寡欢少言、郁郁而终。不似李清照幸运,夫妻恩、相濡以沫。

我边行边思,再抬头,已至“三贤祠”。迈步而入,映入眼帘的是三棵千年古树围护的一座六角亭子,匾额上书“范公亭”三个遒劲大字。亭内有一眼井。据说,当时青州黎民闻听范公病逝,为纪念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好官,将“醴泉”改名为“范公井”,以示永久的纪念。(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另有二贤,一位是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他“宽简”为政,为民谋利,给青州人民带来许多实惠。一位是富弼,救荒赈灾,拯救五十万灾民于生死,博得了青州人民的爱戴。

我面对三位雕像联想:人民是最好的试金石:无论是谁,为官一任,只要为民服务,人民就会永远感恩、纪念他们。

上午的行程基本结束了。下午,我们开始游览“青州博物馆”。这里馆藏丰富,品类珍贵,有石刻、碑碣、字画、陶瓷器、青铜器,玉器、古货币,更有在龙兴寺遗址出土的窖藏佛教造像400余尊,他们个个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头天采风,我初步领略到,脚下这片土地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沉积着丰富的人文资源。

第三天一早,与会作家来到临淄区,参观“齐文化博物馆”。

走进大厅,我立时被墙上一幅画像所震撼,它上面基本记下了整个齐文化的源流、奠基、兴盛、发展、兴盛、中衰、融合、大一统的全过程。

齐文化源于东夷文化,奠基于周朝姜尚、初次高潮于秋齐桓公、发展于晏婴为相时,再次高潮于战国的齐威王、齐宣王,随后中衰。八百年走来起伏跌宕,最终融合于鲁文化,构成了以齐鲁文化为核心的儒学,实现大一统。

齐国是春秋五霸之始,七雄之首。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明君贤相,能臣武将。像家喻户晓的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膑、淳于髡等等。如今,这些历史人物依然被人们称道;由齐国历史演变、延续的成语,依然被现代人应用。

当我在展柜、图解前阅览时在想:齐国国强民富的时代、正是文化兴盛时期。这是历史规律吗?我问自己

下午一行人,又参观了齐国故城、桓公台遗址、晏婴墓、齐国故城城垣遗址、孔子闻韶处等遗迹。方圆不大的距离,居然有如此多的古迹遗存,实在令我震撼和怀疑。这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吗?他分明被古迹文物所包围、被齐文化“开放进取、兼容并蓄”所统领。齐文化的精髓,现在依旧影响齐鲁大地:开拓进取,争当人先。

两天的采风活动结束了。我的心依旧被鲁中大地的厚重历史、人文积淀以及衍生的开拓精神、豪爽性格、助人品德所感佩、敬慕。我虽不是鲁中人,确深爱这块土地,深爱这里的朋友、人民。

2017/11/3

姓名:余益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bevrkqf.html

随笔:淄博采风的评论 (共 7 条)

  • 听雨轩儿
  • 程汝明
  • 心静如水
  • 海洋的宽容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