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沈园印记

2011-01-14 04:36 作者:河清海晏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知道绍兴,应该是从小学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始的,然而走进绍兴,却是在2005年的深秋。

绍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名士之乡、酒乡、桥乡、水乡。摇一叶乌蓬船穿行于小桥流水之间,人便不由自主地融入了江南水乡这幅水墨丹青之中;访一访兰亭、沈园、鉴湖、鲁镇,王羲之、陆游、秋瑾、鲁迅、周恩来等古越先贤、名人豪杰接踵而至。两天的绍兴之行,虽说处处皆是美景,但景与景给人的感受和体会却截然不同。兰亭让人感受到中国书法的奥妙精深,鉴湖让人感受到巾帼不让须眉英雄气魄、轻视金钱的豪侠性格和杀身成仁的革命精神,鲁镇让人感受到当年鲁迅刻画祥阿Q、祥林嫂、假洋鬼子等人物的良苦用心,唯独沈园,却让人感受到“声声别离,点点是离人泪”的凄楚以及古人对命运的无奈和今人对古人的无限惋惜……

沈园之所以闻名,当然要归功于我国宋代伟大的诗人陆游了。据说,二十岁时,大诗人陆游得与同郡的唐琬结合,唐琬是大家闺秀出身,知书达礼,婚后,伉俪相得,感情甚洽。唐琬与陆游的母亲本是侄女与姑姑的关系,却不知因何而失欢于既是姑姑又是婆婆的陆母,陆游虽努力相求,却终无效,被逼休妻,而置之于别馆,时往探视,又为母发现。唐琬只得再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间再无音讯可通。孰料世事弄人,缘深情浅的这一对恋人,竟在六年后的一天午后,在沈园中意外邂逅。然而景色依旧,却已物是人非,陆游“怅然久之”,于沈园内壁上题一首《钗头凤》,沧然而别。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读此词后,也填了一阕和词:“世情薄,人情恶,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过分的内心压抑,使才女唐琬不久便忧郁而逝。陆游非常悲痛,沈园于是成为陆游一生的伤心和追念唐琬的故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据说,陆游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他还是泪落沾襟,写一首诗以记此事,诗中小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在诗中哀悼唐婉:“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事茫茫。”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相传75岁的陆游,曾梦游沈园,并写下两首十分哀惋的七绝,题目就叫《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情,能在死后四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也真是一种幸福了。

于是,沈园便成为了中国第一爱情名园。

江南大小园林不下百千,沈园是幸运的。因为它见证了陆游与唐琬的悲欢离合,乃至生死别离。数百年来因封建纲常而难成眷属的天下有情人来此都能深切体味到“错”与“莫”、“难”与“瞒”中的悔恨与内疚,都能从中读懂主人公内心泣血的告白。

游沈园已经三年多了,但只要谈起浙江,说起园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沈园。我是一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没有经历什么凄婉的爱情,但对沈园,我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也许是因为人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抑或是因为悲剧总是让不该发生的结局发生,而悲剧往往给人心灵的冲击和震撼更为持久的缘故吧。

今天,我时常这样想,也许一个人最初得到的,却也是最终失去的。世事沧桑,在一生如烟的往事中,不知道有多少驻足刹那间就足以改变一切的选择。争取是一种选择,退让也是一种选择。“选择”是一种选择,放弃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最要紧的是,自己不要委屈了自己,因为世间很多美好的事情总是让人没有时间,没有机会,没有念头去挽回……

相信每一名游沈园的人都会有此感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94628/

沈园印记的评论 (共 5 条)

  • 乐之云墨
  • 黛妆素笺
  • 水墨年花
  • 井水蓝
  • 傷年已陌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