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爱这土地

2010-10-14 15:08 作者:我爱黑夜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这土地

弹指间,人生已过了四十个秋天。一个感觉越来越深刻——一切都是轮回,时间,连同生命。况且,生命本身就是与时间对应的,人的中年,正是对应了秋天,洒脱中带着伤感,深沉中透着淡愁。每次走过田野,昨天玉米还翠绿如海,今天已经是田地新翻,泥浪层层了。望远方,视野开阔,高天淡云,淡树疏村,忽然想发孔子在川上的感叹,说出口的却是:“天凉好个秋啊!”

就在或平淡,或无可名状的感觉中,我走在家乡的路上,几十年来,几乎不曾离开过这路,我熟悉着它的沟沟坎坎,曲曲折折。我熟悉着家乡每一寸土地的变迁,因为,在它的怀抱里,我一天天生活,一天天长大,成熟。有时候,走在某条街道,会想起这里曾经是个竹园呢,那竹子长不高,叶子仿佛永远是疏落干黄的样子,竹园中,还有大人也搂抱不住的杏树,果实熟了,又大又黄。

竹园的旁边,是有个饲养室的,饲养员阅历丰富,天时,就在饲养室听他们讲故事,门帘是草织的,隔风,室中央拢一堆火,烟熏得人睁不开眼睛,我们几个小孩挤在一起,听完鬼故事,吓得不敢回家。

记得那时候,村子周围,沟渠纵横,清流不断。我们会沿着渠,一直走到河滩,河滩有大片大片的柳树和茂密的芦苇荡,捉鱼,逮,做柳笛……

那时候,我们精力旺盛,整天不沾家,现在想来,那片贫瘠的土地,竟有那么多无穷的欢乐,这欢乐,就像生命的密码,一旦打开,其藏品就丰富无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偶尔会踱到当年小学的旧址,如今已成了人家的宅子,只两间颓房和断壁,让人依稀能忆起当年的模样。现在再看,这地方实在是太局促狭小了,但在这里,我们玩游戏,下了滑冰,打乒乓球,照样玩得不亦乐乎,老师都是民师,如今多已退休或转行,教我书法,对我写字有重大影响的王老师,生活更是惨淡,但我正是从这里学起,由学校而社会。

感觉家乡就是慈悲的佛,他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是在向我讲生活的经和法。儿时污水横流的街道,散发着浓浓香气的五月槐花,父辈贫苦而火热的劳动生活,简单纯朴的邻里情感,都是一种直白的生命的渗透。哪怕是落后与丑陋,也是在警示我要远离它们。

更有父母手把手的教育。小时候,特别喜欢跟在做饭的妈妈后面,闻厨房里浓浓的烟火的味道,于是,还没上学,我做学会了做简单的饭菜,小学的时候,还学会了擀面条。年龄稍大,父亲便领着我们下田干活,初一的时候,还独自一人装了一辆麦秸车,少年时代,我个子矮,没力气,但父亲不顾惜我,每到假期,天还不亮就催我和他一道去装车,用借钱买的拖拉机为人家送沙石,是当时家里主要的收入。两年下来,我的胳膊有了腱子肉,手上有了茧,却觉得抓什么都有力了。以后,觉得自己长成了大人,肩膀可以扛很重的东西了。

求学,毕业,工作,成家,做父亲,按部就班的生活,给了我一份淡然和平静,我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但扎根于家乡的土地,内心涛远尘净,因为这里的人和物,都融成一种叫血和情的东西,在我的内心流淌。

每年的清明,我都会带上儿子去上坟,我们恭敬地磕头,上供品。这是仪式,也是一种牢记,我想让儿子知道,我们的长辈就长眠在这块土地的怀抱里,但却留下了根,我希望他将来走出这片土地,但不要忘记,正是这片土地,给了他一切。

又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走向田野,褐色的泥土像父亲裸露的胸膛,远处,修公路的工地,正如火如荼地忙碌着,我们这里要成为开发区了,不久,家乡将会以新的面容出现了,我想披上美丽的衣服,家乡一定会秀若美女了。

心头忽然涌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眼睛顿时湿润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84052/

我爱这土地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