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景要与文化共生

2013-03-12 19:22 作者:都市笔者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郭翰/文

理出这个题目,心中油然有种思考。

风景何为文化?文化咋有风景?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许我们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因为文化和风景都是很宽泛的词汇,也许我们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文化?究竟是什么风景?

最近到一个地方,听说要进行一个旅游景点的打造。心情依然抖擞,感觉异常兴奋。因为地方的发展,除了经济建设,应该还有一个概念,那就是文化的打造。

这种打造有种异常非凡的大手笔,如此有种上有天堂,下有此地之意。这种大发展,可以说有很多意义,除了惠及百姓,还有树立典范的好处。当然要拍手称快,也要身旁叫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可地方要发展,如何才能找到一种文化的支撑?也许很多人并没有关心过。可文化就会偏偏体现一个地方人文精神的境界。

因为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地方实质、生命哲理、发展底蕴,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人、鼓舞人,是一个与生产劳动一样不灭的形态。

文化的含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很多有名的景点景区,长胜不衰,那就是文化底蕴丰厚。因为有着这个地方发展支撑的灵魂,那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实,可以看看,任何一个旅游景点景区,很多没有特意塑造的行为,可就是源源不断的发展了起来。那就是令人向往的还有一个要素,天然雕琢的行为较多,人为塑造的行为较少。

可不是说,风景犹在,文化犹存就能万事具备。在这样一个发达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除了过眼云烟的风景就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除非少之又少的景区,然后突然被人发现之后,千里奔腾也要看上一看。

作为一个地方,肯定有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背景。这就回到了题目的原意,风景在,文化新,自然不愁发展。如果只注重腾云驾雾的感觉,而忘记了文化氛围的塑造,那么这样的景色也会在时间沉淀中慢慢变得一文不值。

古时就有“凤飞众随从而生风”,钱钟书认为:“‘风’之一字而于《诗》之渊源体用包举囊括……”诗的教化功能则是通过“风”对情感的艺术表达而实现的。

李白也有:“当时饮酒逐风景,壮士就与功名疏”之句。

王勃《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看来,风景自古与文化就有渊源。没有文化支撑的风景,无法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进入人的心灵

“风景”有两个永恒的要素,即自然和人,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风景”是人和自然之间互动关系的显现,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如是。

可以看出,没有一层不变的风景,确实与人的心情有很大关系。因此,打造旅游景点景区,可也不是随心所欲,一定要找到地方作为文化支撑的点,也才能打造出让人神往的旅游之地。

否则,打造再好,也无法牵动人们向往的热情,这是其一。其二,即使重金打造起来了,如果想当然,或者无意识对自然进行加工修饰,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失去特色。那只能算一种旅游度假休闲之地,绝对没有文化的元素,让这个地方风靡起来。

因此,吸引不来游客,也就带动不了发展,原有的投入也就会消失殆尽。除非用产业链条的形式,除了游客的向往,还有产业的拉动。

但这种方式不仅危险,而且容易浪费资源。因此,地方建设不一定要看着楼高或者烟花三月的景色,如果真要建设一个地方,让一个地方发展长胜不衰,一定不要忘记了地方文化的打造。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718783/

风景要与文化共生的评论 (共 7 条)

  • 王鹏
  • 听雨轩儿
  • 今生依梦
  • 剑客
  • 纤纤柳絮
  • 兰子君
    兰子君 审核通过并说 泰山、滕王阁序······都是因为有了无数文人骚客的歌颂才经久不衰,但是也是因为这些风景才是的文人骚客可以歌颂,文化和风景是共生的。
  • 孟杨

    孟杨否则,打造再好,也无法牵动人们向往的热情,这是其一。其二,即使重金打造起来了,如果想当然,或者无意识对自然进行加工修饰,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失去特色。那只能算一种旅游度假休闲之地,绝对没有文化的元素,让这个地方风靡起来。 因此,吸引不来游客,也就带动不了发展,原有的投入也就会消失殆尽。除非用产业链条的形式,除了游客的向往,还有产业的拉动。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