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拾荒者

2013-02-17 09:43 作者:黑土地HELEN  | 2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每年中国‘舌尖’上浪费掉的粮食够两亿人吃一年”,“按国际标准,中国贫困人口1.5亿”。当这两组数字同时出现在我的视野时,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群体——拾荒者。

在贫困人口中,有多少人走到了拾荒者的行列了呢?恐怕没有统计。

即使有统计又怎样呢?数字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一个个单个的“1”怎能将他们鲜活的生命历程展现出来呢。

对于居住民来说,拾荒者都是匆匆过客、四海为家,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无所谓的。

但就是这个无所谓的群体中,有一个人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无从知晓,但他却成了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一道极为醒目的景致。说他是景致,是因为他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冲击着我们的灵魂

从我家到一个大型超市之间有一条绿化带。这片绿化带设计得很别致,就如一个小型花园式的。植被种类多样,叶子色彩缤纷,树高错落有致,花儿朵朵,香飘四溢。绿化带中间铺设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甬路。甬路基本上由青红相间的砖砌成,沿着甬路每隔50来米就搭建一个平台,平台离地30厘米左右,面积十几平米,是留出来供人们驻足小憩的。甬路和平台之间用缓坡连接,让你在此流连忘返时绝不感到单调乏味,特别是从超市出来的购物者,大包小包的东西,提不动了可以歇会,顺便可以享受家乡的美。可见,设计者的用心是多么的人性化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可就在这个鲜花烂漫、绿色成荫的地方,他却突兀的裸露在那里,就像华丽的服装上蹭上了一块不协调的颜色,无论你想怎样掩饰都遮挡不住。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人在这片林地上大概生活了两年时间了,去超市的时候经常见到他。开始看见他时,有些恐惧。50多岁的男人,身体还算强壮,不去打工来拾荒,当寄生虫,真是心生厌恶。同时还怕他以拾荒为名而偷盗、抢劫,所以,每每见他坐在那里,就会绕道走。时间长些了,没听说他有过伤人的行为,就敢于从他身边经过了,但只要有可能还是绕着点。但凡事就怕习惯,天长日久,他已经成为那地的“常住人口”,路过的人就见怪不怪了。他在路人的眼中就如同空气、如同风儿。

寒来暑往,他就在那蛰居着。天当被、地当炕,剩菜剩饭当干粮;日奔走、繁忙,垃圾挣钱把家养。

天他会躺在树荫下休息。遇到天,他就搬到平台上来,铺盖湿了他会将它们晾晒在树枝上。天他就躲进别人驻足小憩的平台底下,为了御寒,他将塑料袋里装满垃圾添堵在平台的四周缝隙处;冷得难忍的时候,他也会点燃篝火取暖。说实话,真不知他怎么将那么大的身躯从不足30厘米高的缝隙中钻进去的。为了御寒,他得动多少脑筋呀。

白天他奔走于繁华的闹市,夜晚他细心地进行分类,把捡来的、在他眼里是宝贝的东西规整规整。能用的东西,像大点的漆桶呀、酒壶呀、衣物呀等等留在身边,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作为废品卖的,他也分类有佳,饮料瓶装进编织袋;包装泡沫码成堆,纸张捆起来,垃圾凑够了才挑着去卖。他挑着东西走路挺有意思的。两个鼓鼓囊囊的大包,系在一根木棍的两头,棍子被压得一颤一颤的,像要折了,令你有点提心吊胆,但他却毫不在意,一边自豪的走着,一边哼着小曲,就像故意的显摆自己的本事一样。

尽管是个拾荒者,但他看上去并不显得蓬头垢面。衣服虽然破旧,但他总是尽量弄得整洁。不论从哪,他都会想方设法搞到水放在桶里、壶里储存着,遇到阳光明媚的天气就会洗洗涮涮,你从他那片栖身之地经过的时候,常会看到晾晒在树枝上的五颜六色的衣服。总之,他俨然把这里当成了家,精心地料理着。

当一个人能把荒野当成家,并精心打理的时候,你还厌恶他、鄙视他、歧视他吗?面对无数的营营苟苟之人,无数的尔虞我诈、贪污受贿之事,你对他的行为不产生敬畏吗?

不论他是个只为自己活着的鳏夫,还是要养家糊口的担当者,他应该都是一个热生活或者热爱生命的人吧。他不仅在生活,并且尽量地让自己有尊严的生活。他的行为让我觉得,拾荒是他无奈的选择,但绝不是低贱的选择。

在我们这个人多得令人窒息的社会,有多少单位愿意雇佣一个50多岁、没有什么技能的人呢?尽管他还有劳动能力,尽管他作为人还想活着,甚或为了亲人必须得活着。

作为人,作为同在蓝天下共享阳光和空气的人,他活着为此付出的艰辛是那经常出入于高级餐馆,甩开嘴巴饕餮的人能够想象得到的吗?

拾荒者,他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奔走于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他们不偷、不抢、不坑蒙拐骗,更不贪污受贿,他们依靠自己的辛劳和汗水、甚至是泪水和血水,来养活着自己或者依靠他为生的家人。他们把富有者随手丢弃的、视为废物的垃圾当成宝贝给捡拾回来,用句时髦的话说就是把“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给放对地方,让它们重新服务于我们这个社会。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均GDP是不高,但我们创造的财富真的养活不起这13亿多儿女吗?如果我们能相对公平些,会出现一边是两亿人的食物的浪费,而另一边却是1.5亿人口忍饥挨饿的情景吗?

和谐的社会要靠合理的分配以及富于爱心的社会氛围来保障才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60016/

拾荒者的评论 (共 2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