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童趣

2013-02-14 09:16 作者:丽日一天晴  | 2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在城南的一个小村庄度过了童年。那时村庄长满了树,村东流淌着一条小河。我家里住着三间平房,兄妹四人穿着依次由大裁小的改装衣,每天吃两顿饭,人造肉就是上等的佳肴。贫穷、苦难、单调、无奈,伴随了我们多少个秋。但经过数十年岁月的过滤,这些记忆早已淡漠,而摊开在记忆河床上闪着光亮的是那些童年的快乐,浸润在心底让人久久不忘的是童趣留下的淡淡的甜、丝丝的暖。

我们从大自然中捕捉了无限的乐趣。村东的小河是天然的游乐场,天大孩子们滑冰,像我胆子小的,在一旁邯郸学步老摔跟头;天水暖,可男孩子们霸占了整个浴场,光着屁股在水里游够了就打闹。我们从旁经过时总是努力地歪过头,捂着眼睛不看。小河边有菱角,常挖出来吃;水里经常有小鸭子游来游去,模样挺安详;还有小鱼小虾,孩子们在水里看鱼虾从身旁游过,随手一抓,就能体验鱼儿从手心溜走的滑腻感觉,村里从没有人钓鱼;鼓胀着肚皮的青蛙呱呱得叫着、蹦着,孩子们趁它不注意,从水里捞出小蝌蚪,盛到瓶子里,拿家养着,看它们长出尾巴,才放进水里。

我们更草地上找乐趣:逮蛐蛐、蚂蚱,蝈蝈、螳螂,然后把活蹦乱跳的战利品放进青麻编制的小笼,养起来。放几片草叶,留给它们吃。

有时找根长杆子,在杆子的一头扎个网子,就去河边粘蜻蜓。看蜻蜓们快活地在水面上飞来飞去,好像挺忙碌,也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这样乐此不疲,但我们更想粘住它。战利品往往很少,便转移阵地,去树上套知了。小眼睛仔细地搜寻知了的身影,知了可千万别叫,一旦叫了,就暴露了行踪,变成了我们的俘虏。小孩儿心急,便搬起小树摇晃一下,知了便惊觉,呲的一声飞走了;也有的专注,被我们逮个正着,不叫的哑子就扔掉,会叫的留下,两个手指稍稍用力捏住它的腹部两侧,它就叫。我们常凑在一起比赛,看谁的知了叫得更响。当然男孩子手里的最争气,往往把我们比下。因为知道它们是餐风饮露的,最迟第二天早晨就放生。

我们女孩的最爱是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染指甲。庭院道路两旁亲手栽种了好多花草,绚丽多彩。其中的指甲花把我们带进了审美的天堂。指甲花有大红的,粉红的,各取所好,摘一些花瓣放在瓦片里,用光滑的石头捣碎,直到流出津液。将捣烂的花瓣铺一点放在每一个手指甲盖儿上,裹上豆角秧叶,用细细的线系上,不到半天花汁便浸入指甲内部,揭开秧叶儿,去掉花瓣,稍稍风一吹,得!颜色牢牢定上了。两只小手一摊,红指甲美丽耀眼,花汁的清香隐约扑鼻,若是有人从旁经过,夸上一句,女孩的脸颊便飞上羞涩,心儿便暗暗地陶醉。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我们便干力所能及的活儿,在劳动中收获了很多快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养小鸡是我们最快乐的事。好奇地盯着小鸡把蛋壳渐渐啄破,湿漉漉的身子钻出来,晃了几晃便向这个世界宣布:我来了!为了区别,在小鸡的头上,各家做着各家的记号。有的为了好看,给它们刚刚长出的翅膀图上色。每天我们喂它们小米,小盅里放上清水,留给它们喝。白天把它们放出来,去园子里捉虫、玩耍;傍晚招呼它们集合,只要拉长声音冲它们咕咕地叫,它们便屁颠屁颠地奔来,进了巢,挤在一起,互相传递着温度,便安静地睡去。后来,小鸡长大了,男青年高顶红冠,身披亮丽羽衣,雄赳赳,气昂昂,高唱劲歌;女青年则朴实内秀,产蛋生子,在做妈妈之后护领孩儿啄泥、觅食,颇具有中国妇女相夫教子的传统美德。

院子里种满了菜,黄瓜、豆角、西红柿、茄子、窝瓜、葫芦,应有尽有。大多亲手种,看它们从土里钻出来,长大,就搭好秧架,引它们往上爬,开出黄的、紫的、白的各种花,结出各式各样的果。其间灌水浇菜,比较辛劳,但乐此不疲。这些都是高等动物人吃的蔬菜。牲畜的呢?小村里牛羊都少,但家家养猪。我和女伴们约好,一起挎着篮子去村头庄稼地里挑菜。清凉凉的水经沟渠汩汩地流进田地。我们蹲在渠边,掬一捧水,感受清凉。在挑菜的同时,注意沟渠两侧的秧苗,几乎每次都有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把向日葵、桃树、杏树的小秧苗逾进家,栽到院子里。葵花盘跟着太阳转,也妆点了风景,家里每年都能磕上葵花籽。我栽到后院的桃树当年结了十几个小毛桃,酸甜的,挺好吃。

那时整个村落不大,但家家门户是敞开的,孩子们经常聚在一起玩耍,伙伴间的游戏开掘了彼此快乐的源泉。

对男孩子来说,跳墙扒寨子上树下河,是常有的事,常被大人斥责;女孩,丢手绢练布子儿拍皮球织袜子,玩得其乐融融。男孩女孩都参与的:夯房子、抢山头、挤旮旯、藏猫猫、过家家。有时我们两个女孩也钻进门口的玉米秸里,藏得不亦乐乎,出来时满头满身都是干玉米秧叶子,抖抖干净,回家了也不挨骂。在土堆旁过家家,从里面掏些湿土(沙子),小手把它们做成馒头包子什么的,放一边假设的锅灶上去蒸,同时伙伴们扮演着家庭中的各种角色,过小日子似的,享用大餐。

家境贫穷,学习条件差,但艰苦的文化生活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每天早晨听《小喇叭》里曹灿叔叔讲完故事再去上学,中午再打开收音机听评书《岳飞传》、《杨家将》、常志的快板书《西游记》。放学了我们做完作业开展第二课堂:看小人儿书,那是精神文化的奢侈品,每个孩子都珍藏几本。看着连环画,读着文字叙述的故事,整颗童心就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这些小人书,是姑表兄弟姐妹见面时务必拿出来分享的必需品。

那时村里常来民间艺人说书,匆匆吃过晚饭,就带着小板凳去大队院子里听书。说书人开说前先互相扯淡打趣,然后拉琴开唱。字正腔圆、余音绕梁。儿时脑海里有了印象,长大了也总是喜欢听乐亭大鼓、单弦等等。

有时哪个村子里演电影,就搭伴追着去看,《地道战》、《苦菜花》《两个小八路》,黑白片,却叫我们看得出神,精彩难忘。我家离县城不远,还跟着大人去城里看过几出戏《野猪林》、《卷席筒》等。

最惬意的是夏,天上星光闪烁,地上葫芦花开,小村安详静谧。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仨一群俩一伙聚堆儿,干什么?——俩瞎话儿。爱听老爷爷讲鬼故事,然后我们孩子之间也互相讲,大家分享。我有诀窍,白天看故事书,晚上总能讲出鬼故事之外的新鲜素材,小屁孩儿们伸着脖子瞪着眼睛咽着口水听得入神。

那时为了生活,父母总在忙碌,无暇看管孩子,我们则过得宽松自在;村民善良淳朴,乡里乡亲心无芥蒂,孩子不用牢记“不和陌生人说话”,处处紧绷着一根弦防范别人;没什么电动玩具、现代网络,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零距离地接触自然,亲密体验殷殷乡情。比起现在的孩子来,我觉得我的童年幸福得多,滋味浓得很。越到今天,越是充满了怀恋。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是躺在记忆沙滩上的珠贝,照耀着我的人生,温暖着沧桑后依然不老的心。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8932/

童趣的评论 (共 2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