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谈谈衣食住行

2010-05-25 04:51 作者:张阡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曾经提到:人活着,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我们的生活里离不开衣食住行。一直想写写有关衣食住行方面的东西,但又因惰性与浮躁而未能静下心来动笔。今天无事,于是就这个话题随便谈谈。

衣: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圣经故事里读到过:人们最早是不穿衣服的,自从亚当、娃被蛇引诱而偷吃了禁果之后,才知道赤裸裸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于是他们各自在隐私处遮挡了一片树叶。再后来就开始了穿衣,准确地说应该称作穿“遮羞布”。

最早的时候人们因没有布,于是先是树叶,继而兽皮,再后来才开始了绫罗绸缎。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服装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从远古的兽皮到秦代的长袍;从华丽的唐装到清代的旗袍;从正统的中山装到雅致的西服;从高贵的裘皮到随意的休闲服……。

这种服装的幻化演变无不显示出服装文化的一次次革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男人在今天包裹得是越来越严了,然而那些看似衣着名牌、道貌岸然的人也许在世人面前不过是穿了件皇帝的新衣!而女人则是越来越露了,她们恨不得浑身上下都长满脸。

衣饰是一种文化的昭示。我永远无法理解在文明已经遍及整个世界角落的今天,居然还会有裸奔的事实发生!

时尚和品牌一直是服装世界里永不褪色的主题。服装设计已经成为引领时尚和主导潮流的主线。今天,服装已经不仅仅是起到保暖的用途了。它还起着一种弘扬文化、推动文明的巨大作用。而年轻和美丽永远是推动这个潮流前进的动力。当然主导这一场时装革命的主力军首先是女人。

衣饰是一种美感的组合,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十分懂得打扮自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着装进行一番探讨。

穿衣有三层境界:第一是和谐,第二是美感,第三是个性。聪明、理智的你买衣服时可以根据下面三个标准选择:你喜欢的、你适合的、你需要的。不符合其中任何一条都不要轻易掏出钱包。

经典很重要,时髦也很重要,但切不能忘记的一点是匠心独具的别致。

选衣服和选丈夫一样,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只可惜许多人并不知道哪些衣服适合自己,就像不知谁适合做自己的丈夫一样。

不要太注重品牌,这样往往会让你忽视了内在的东西。

衣服可以给予女人很多种曲线,其中最美的依然是x形,它可以衬托出女性苗条、修长的身段,让女人味儿十足。

应该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在服装的搭配上,不仅能让你以10件衣服穿出20款搭配,而且还可培养自己的审美品位。

选择精良材质的保暖外套,里面则穿上轻薄的毛衣或衬衫,这样的国际化着装原则将会越来越流行。

无论在色彩还是细节上,相近元素的使用虽然安全却不免平淡,适当运用对立元素,巧妙结合,会有事半功倍的美妙效果。

优雅的衣着有温柔味道,但对于成熟的都市女子来说,最根本的是高贵和冷静。

时尚发展到今日,其成熟已经体现为完美的搭配而非单件的精彩。

闪亮的衣饰在晚宴和Party上将会永远风行,但全身除首饰以外的亮点不要超过2个。否则还不如一件都没有。

一件品质精良的白衬衫是你衣橱中不能缺少的,没有任何衣饰比它更加能够千变万化。

每个季节都会有新的流行款式出台,不要盲目跟风,这样反而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关键是购买经典款式的衣饰,耐穿、耐看,同时加入一些潮流元素,不至于太显沉闷。

黑色是都市永远的流行色,但如果你脸色不太好则最好避免。

重视配饰。衣服仅仅是第一步,在预算中留出配饰的空间,认为配饰可有可无的人是绝对没有品位的。

穿衣服是一门学问,必须要懂得合理搭配。你不可以穿西装时穿运动鞋;也不可以穿休闲服时打着领带。

当然,高档次的衣服是否能够穿出神韵来,还要看你的气质和修养了。

绝对没有所谓的流行,穿出自己的个性就是真正的流行。穿衣服的第一常规就是打破一切常规。如果你能够打破而且能够恰到好处的话。

食:民以食为天。说明吃在老百姓生活里的重要性。我们的祖先在造“吃”这个字的时候,用了“口”和“乞”组合。可见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乞求到一口食物是多么地艰辛!于是为了吃披星戴月,为了吃终年忙碌,为了吃忍辱负重,为了吃流离失所。这种种的不易使得我们的祖先几乎忘记了遣词造句,以至于早晨起来碰见熟人会很客气地打招呼:吃了没有?甚至你刚从厕所出来他也会热情地问:吃了吗?说起来,这种见面礼远远没有西方人的文明。

吃成了人们生活里的一件重要内容。于是在我们民族的词汇里面出现了“吃力”、“吃苦”、“吃亏”、“吃紧”、“吃惊”“吃不消”……

吃,是如此地艰难!也许忙碌一年都会吃不饱穿不暖。但年是要过的。年饭是必须要吃的,无论如何也得吃饱喝足,即使是再不好的年头!

于是便有了过年。而且这个年一过就是半个月。

在收成好的时候,过年便成了一次盛大的庆典。家家户户都要团聚,并且做出许多的美味佳肴,人们在忘我地吃。用一个词汇来形容,似乎就是要“吃透”!

然而肚皮毕竟是有限的。再好的东西一顿又能吃多少呢!于是吃剩变质倒掉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奇怪的是人们在此时根本注意不到浪费,也感觉不到心痛。甚至几千年来一直在延续这种传统,居然意识不到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陋习!

吃,不知是饿坏了还是吃馋了,或许是胆子吃大了吧。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菜蔬谷物了,而是把目光转向了悬崖峭壁、深水天空。管什么山珍海味、珍禽异兽;管什么物种灭绝,植被荒芜!

为了满足贪婪,高官们可以不顾法纪,为了享受美味,巨商们竟然敢去试法;为了几根发菜大批农民居然地毯式挖掘植被,为了一个熊掌少数权贵竟然动物园里动刀……

最终人类终于为自己杀鸡取蛋式的愚蠢行为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

如果你的记忆力还没有完全丧失的话,一定还记得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沙尘暴,以及那场殃及全球的非典。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遏制人们对吃的热望。

生活中,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吃了,而是把吃花样翻新。家里来了朋友:去!炒几个菜!其实,菜又何尝仅仅是炒出来的呢?蒸、煮、煎、炸、燉、烧、烤、熘、拌、烩,真是花样翻新、令人神魂颠倒。

于是中国便形成了八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湘菜、闽菜、浙菜、苏菜、徽菜。而这其中又主要分为南北菜系-----南方菜以甜为主,北方菜咸辣为主。

或许是甜食吃多的缘故吧,南方人个个眉清目秀,精致玲珑。他们办事精明利落,说话委婉动听。然而和他们成为真正的知己也许很难。你可以听他们唱歌,听他们唱那优美的越剧或者黄梅戏。其实他们吵架也像唱歌似的。而北方人,或许辣和咸吃多的缘故吧,个个性情爆燥,五大三粗。他们豪放直率,不善心计。他们轻易就会成为你的朋友或者敌人,也许还是一生一世。你没事可以和他打牌聊家常,但你最好不要听他们唱地方戏剧,比如川剧、豫剧、梆子、秦腔。因为他们连唱歌都像吵架似的。

吃是一种学问,而烹调则是一门艺术。因而在数千年的饮食文化演变中,造就了无数的烹调大师和美食家。

严格地说,烹调艺术就是掌握火候和放盐的艺术。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才能够使菜肴做到炉火纯青。

非常欣赏名厨的才艺,他能够用和普通老百姓家里相同的佐料制作出完全不同口味的美味佳肴,而且是色、香、味俱全。

也很佩服世人的创造力,他们能够从吃到炒,再从炒锅里面炒到锅外:炒作,炒股票,炒名人,炒房地产……

饮食文化毕竟是有历史和地域性限制的。但是通过饮食文化可以从中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差别。在西餐厅,一盘烤牛排他会烤制到八、九成熟就端到你的桌上,然后给你配备许多分装的佐料,任你选用。这是一种自由,很人性化的自由。而中餐则不同。无论你是吃什么菜系,进来了你就别无选择,就没有了退路。在南方,炒菜放糖自不必说,汤圆汤里放姜,粽子里包肉,馒头里放糖是你永远也无法逃避的结局。如果你是南方人来到北方川菜馆,即使你提前声明,要了微辣的菜肴,也会让你张口结舌。倘若你进入西安餐馆,那么几乎所有菜都会很咸。倘若你是女士恰好又是进了一家面馆,那么,提醒你最好别要大碗,哪怕你已经饿得半死。因为小碗已经够大了,而大碗则相当于你家里常用的面盆!这正应了一句流行语:我的地盘我做主。吃不吃!

仔细想来,大概这碗里面就残留着秦始皇大一统的独裁专制思想吧。

住:我们的祖先从树上来到地下的那一刻,就在寻找一个安全、温暖、可以容身的居所了。我不知道第一个找到那个巨大洞穴的山顶洞人是否曾经狂喜过,然而我却知道唐代诗人杜甫为了自己的茅草屋被狂风所破时的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因此人生理念、生活方式也会不同。但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居所是每个人寐以求的事情。然而,我们身边大多数人的居住环境真的还是难以让人满意。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坦诚地说这些年经济是得到极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了。现在社会上叫的最响就是这几个字:房改,教改,医改。

房改可谓是个潘多拉的魔盒,它在带来了楼市繁荣、居住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房价的扶摇直上。房改最初的目的应该是叫大部分的老百姓都可以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是今天,随着贫富两极的进一步拉大,高昂的房价最终还是无情地打破了低收入家庭的安居梦。社会上有句顺口流:房改是把你的腰包掏空,教改是将你二老逼疯,医改是提前为你送终。

我曾经去过陕北也路过山西,见到过那里大大小小的土窑洞。当有一天我站在厦门这个优美的拥有万国建筑称谓的鼓浪屿岛上的时候,我才知道人与人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有多么大的差别!说真的,不能不为同胞们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轮回还像大老鼠一样住在用人工在黄土高坡挖凿成的土窑洞里面而感慨。

安居,一个多么诱人的词汇!有一天,终于可以住进属于自己的房子了,然而,我们自己却为自己设置了一个用钢筋水泥封闭的高级牢笼,这个冷冰冰的牢笼囚闭的是一具具活着的肉体,密封的是一个个孤寂灵魂

说来可悲。我们生活的节奏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一天天加快了,但我们与人群的隔膜却越来越深了。

行:古人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听先主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每每想起这段话的时候,我就会陡然生出诸多感慨。

从前一直认为自己不笨也不是那么孤陋寡闻。有一天,当我走了很多地方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什么是海阔天空。才更加知道自己是多么地浅薄、愚昧和无知!

常一个人背着简单的包裹,徒步登上那直入云霄的一座座高山,或直面广阔无边、神秘莫测的大海,这时候你不能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壮丽迷人叹为观止,也不能不为人类自身的渺小感慨万千。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永远记得那次站在黄山之顶时那种令人回神荡气的感受,也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站在三亚海边那种心旷神怡的心情

就这样行走在自然的风光里,体味在世态的炎凉中。一路上,曾经看见过无数的不平和不幸,也遭遇过许多的骗术和愚弄。因为最原始的善良,曾经被困在河南,也因为最原始的私念,曾经被骗空口袋。然而我又能说什么呢!我发现有时候人没有点阿Q精神是无法活下去的。因而我也更加固执地坚信:唐.吉珂德是个好人!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这些情况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事实并非如此。刚刚解决了温饱的人们却依然是一脸的困惑和迷茫。许多人并不一定就有充足的时间和清醒的意识去选择人生之路。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一步走错,也许会影响一个时期,也许会影响一生。而一生的时间能有多久!

还是趁我们还活着,努力去充实和完善自己吧。与其荒废年华,浪费生命,不如多读些书,多走些路。直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4188/

谈谈衣食住行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