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家乡潼关

2012-12-25 22:32 作者:旋风王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

潼关在东汉以前还没设关城,到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才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据《通□》载:"自渑池西入关有两路,南路由回阪,自汉以前皆由之。曹公恶路险,更开北路为大路。”建安时改山路于河滨。当路设关,始有潼关。

潼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不能逾”。汉潼关城在今城北村南。

到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移关城于南北连城间的坑兽槛谷,即禁沟口。唐朝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又迁隋潼关城于黄、渭河南岸。宋熙宁元年十年(公元1068年月1077年),遣侍御史陈洎扩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千户刘通筑城,明洪武九年,指挥金事马增修城牌“依山势而曲折”筑城墙,后称明城。清朝增修扩建,北临黄河,南跨凤凰、麒麟二山,东断东西大路临黄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断东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城门开六处,每处各有两洞,中有瓮城相连。东门称金陡,先名“迎恩”,后改“平藩两陕”;西称“怀远”,后改“控制三秦”。南门有两个,东边的称作上南门,先名“凌云”,后改“麟游”,再改“览山”;西边的称下南门,先名“迎薰”,后改“凤□”。北门也有两个,靠西边的是大北门,先称“吸洪”,后改“霸英”。南北水关门有两个,南边北门筑闸楼七间,里设天桥;北边门筑闸九间。六大城门,除南门无楼外,东西城各有两个。潼水穿城而过,经潼津桥注入黄河。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冯玉祥修筑潼河大桥。城内建有金陵寺、钟楼、望河楼、吕祖庙、阅书楼、象山祖师庙及牌坊、楼阁多不胜举,古称“金碧辉煌,映映川原。”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隔河炮击,飞机轰炸。国民党军队借修筑工事之机,拆毁大量建筑物,西城门楼和箭楼被焚。

解放后,党和政府又拨出专款,对县城部分建筑物又进行了修复。不过,五十年代末,中央决定修建三门峡水库,潼关城建筑物拆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潼关地理

潼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东接河南省灵宝县,西连本省华阴市,南依秦岭与本省洛南县为邻,北濒黄河、渭河同本省大荔县及山西省芮城县隔水想望。界于东经东经110°09’30”——110°25’32”北纬34°23’30”——34°39’00”之间南北长28.4公里,东西宽约24.6公里,总面积526平方公里。潼关县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居西安、太原、洛阳三大城市经济辐射圈的中心。陇海、同蒲铁路交汇于城西,310国道、101省道、西潼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黄河铁路大桥使黄河天堑变通途。程控电话城乡均已开通。移动通讯与世界联网。潼关境内有许多村名都蕴含着各自古老而不衰的人文传说。诸如代字营乡的姚青村,相传东汉开国名将铫旗葬于村南,故村名古称姚旗。只是人民公社化时,该村编为青锋大队,所以又改称姚青了。太要镇的窑上村,相传秦王李世民东征时曾驻扎于此,因而村子古称“秦王寨”。与此相关的是,李世民部队还曾在南头乡东马、西马屯田养马,故而两村旧称东马屯、西马屯。安乐乡的东柳、西柳两村,相传是秋时农民起义首领柳下惠屯兵操练之处,故旧称东柳屯、西柳屯。城关镇的亢家寨村,位于凤翼塬头,隋代名将杨素归葬于此,原有高大的墓冢。未料其子杨玄感起兵反隋,兵败自刭,株连杨素,虽未惨到掘墓鞭尸,地面建筑却被全部焚毁。若非墓志出土,恐怕此村永远要称作“冢圪垯”了。高桥乡的刘家村,按刘氏神轴记载,是东汉“父子阁老”刘崎、刘宽的故里,刘宽还牛不让之事发生后,此村又称“还牛堡”。还有四知村,相传东汉太尉杨震礼葬潼亭,有大鸟吊于此而得名吊孝村,后来改称吊桥村,如今为纪念杨震“四知拒金”的廉行,又更名四知村。

因为传说而生禁忌的有太要镇的兴益寨,位于禁沟西岸,相传泗州军曾驻扎于此,古称泗州城。城北有地名曰大、小校场,当地村民耕地时常常捡拾到铜质箭镞等什物。此地办神会唱戏历来忌演《水淹泗州》。南头乡的南头村,有郭姓大族,自认为系唐代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的后裔,因而此地唱戏忌演《打金枝》。

有的村名还融入当地群众的口头语言。太要镇寺底村地处太要洼地底部;北部的蜈蚣岭绵延而西,有村名万仓,地处洼地边沿;万仓东南的窑上村,卧伏高崖之上向下窥视。群众形容三村地势:寺底窑上加万仓,老鼠爬在锅沿上,吸溜吸溜喝米汤——形象贴切,耐人咀嚼。成为歇后语的有:老头掮门扇——安上(安上村);死人不哭——兴哩(星益村);拉马不骑——歇马(南、北歇马两村);赌钱不输——赢哩(代字营、寺角营两村,俗称营里);贼娃子打官司——难赢(南营村);肚脐上扎花——皙腰(西姚村)等等。

如果说上述村名文化都是茶余饭后的草根创作,那么模仿周兴嗣编排《千字文》,把零散的村名连缀成一个完整优美的传说故事,则无疑需要文人创作了。且举“闻太师命殒绝龙岭”为例,说的是商纣王的掌朝太师闻仲受命率军讨伐西岐,首战失利,仓皇溃退到潼关境内秦岭脚下,眼看追兵将至,闻仲却束手无策,后人即称此地为“断策”,衍化为现在的段村(又称段翟)。瞎打瞎撞,逃到一处河湾,已然兵无糇粮马无草料了,现在人称“断草湾”(地在东段草、青云湾和白云堡一带)。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败军继续东撤到一处地形比较开阔的地方,闻仲传令安营扎寨,稍事喘息。扎营之处即今中军帐村。惊魂甫定,忽报追兵又至,闻仲慌忙上马,不辨西东,稀里糊涂逃到一个两侧高崖,酷似巷道的所在。恍惚间,觉得有人持枪猛刺,闻仲惊叫落马,此地遂得名“落马胡同”(胡同村)。侍卫急忙扶他上马,继续向南逃窜。慌不择路间,爬上一道山岭,猛抬头却见一块碣石竖在路边,上书“绝龙岭”三个大字。闻仲年轻时听一道人算定自己是孽龙转世,如今前有天堑,后有追兵,如何是好?遂仰天长叹:“天绝我也!”大叫一声,气绝而亡。后来人们避讳“绝龙岭”之名不祥,方改称“鹿岭”。

这闻仲确乎是条孽龙,生前助纣为虐,死后还要贻害地方。听老辈人说,解放前鹿岭流行一句民谣:“上了鹿岭坡,娶的没有招的多!”说的是鹿岭这地方苦瘠、贫穷,外地女人不愿下嫁此地,当地女人因穷嫁不出去,只好招赘更苦瘠的洛南人做上门女婿了。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远大。境内金、银、铅、铁、铜、花岗岩、大理石、石墨、石英石等矿产十分丰富,有中央和地方所建金矿20余个,黄金采选、生产、加工已具有规模,年产黄金近20万两,是全国第三产金大县。

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马趵泉、佛头崖、铁沟筐泉及黄河铁路大桥、港口高扬程抽水站、禁沟铁桥、太峪水库等

登上潼关,不禁令人凭吊这座古战场。公元211年,曹操与马超激战潼关,曹操以沙筑墙用水浇灌,一冰冻成垒,马超兵败西逃。公元756年,唐将哥舒翰统兵20万镇守潼关,玄宗听信杨国忠谗言,迫使哥舒翰出关作战,结果被反军安禄山打败。安禄山占据潼关西进,唐玄宗仓皇西逃。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由洛阳进发潼关,唐将田令孜率兵10万镇守潼关,未料起义军由禁沟潜入,夺取潼关,直捣长安。元朝末年,朱元璋攻破潼关,从而安定陕甘。解放战争时期,陈庚、谢富治兵团在潼关一带打败国民党军,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38372/

我家乡潼关的评论 (共 7 条)

  • 着墨
  • 江清月近
  • 今生依梦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二民
  • 听雨轩儿
  • 浪花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