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地铁小闻

2012-12-24 08:42 作者:姝儿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从群里宣起体验地铁,便觉得可以。之后,闻说杭州地铁1号线没开通多久就开始进水的新闻,心中便不禁好奇和不解;同事又说笑道诸如不做“先驱”,以免有隐患等等。关于1号线的种种不良之说起伏。然而,地铁还是在正常地搭乘着杭城的人民,她作为杭城的一个新标志,在闲暇之余,让我们作为话题把玩;当真正意识到它在起着某种作用时,我们还是加以肯定。

新起的事物在迷糊中蹒跚,当其意义在思量之后成为必须,它必然被接受。颠簸的是人们的心思,承认和接受改变总是一个需要花时间的过程。

我承认并接受着1号线所带来的惊喜与奇迹。我把上海的记忆成功地赋予给了我所在的城市——享受乘坐地铁的每一分钟。

【把指头伸进嘴里的,不仅仅是中国孩子

地铁停在某一个站的时候,个子高高大大的他推着婴儿车近来了。有意无意地区看陌生人的脸尤其是眼睛,显得不尊重甚或会遇到尴尬。孩子的脸朝我的左方,于是观望这个孩子的动作显得没有目的性,我便没有关注男子的相貌。少过了几站,男子的电话响了。仍旧时不时看看逗趣的孩子,我不大能听出男子和电话那头所说的话,那就姑且认为是杭州方言。在某个清晰的时候,我用最基础的英语语言的辨别能力确定,男子在说英语,我不禁抬头看了一眼,果然是外国朋友。他高大的形象和笔挺沉稳的轮廓,让我继续认为欧美的男性魅力,从来都极富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对于在婴儿车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孩子的手指始终塞在小嘴巴里,自然的表情明显不害怕周围的人。老大爷笑呵呵地朝孩子挥手,孩子一点不动神色。出于语言不便沟通,男子只是微露笑容。老大爷却一直在乐呵,意思是孩子的手指塞在嘴里,乖乖地,也逗趣。旁边的另一位妈妈说小孩子都是这样的。男子有地看着孩子,时不时地扯扯他的小裤脚,拉拉他的小手,当它有点不耐烦坐在车里时,男子用他们之间懂的语言哄着,食指朝上指着,大概意思是还有一站。(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透出一种比较的眼神】

女孩约莫四五岁,乖乖地抚着地铁内的扶手,静静地看着一个小男孩,旁边站着应该是妈妈。某时候小男孩在车厢乱窜,似乎是奶奶或者外婆跑过来拉扯。小女孩继续看着小男孩,眼睛一动不动。老年人和小男孩坐在位子上后,小女孩继续看着小男孩,目不转睛的。

小女孩的安静是自然的,对女生从小教育的文静是中国一个明显的传统,男生的爱动和闹腾也从来是可以接受的。小女孩也许不明白小男孩要做什么,在她所看到的眼前,男孩的动作都是陌生和独特的,而妈妈只是静静地同样拉着扶手,没有注意小女孩的表情和眼神。让孩子理解并表达,这种看似简单的事情被很多父母忽视了。

回想起在公交车上几个看似初中生的说话情景,也可以想象,在这种看似幸福的时代里,他们所理解的幸福就是直爽地把玩乐大声地说给同伴听,或者与同伴一起大声地玩乐。如何教育下一代,如何让孩子在未来的路上可以只是自己并且积极坦然地走下去,于我们这些准备为人父母的来说,问号重重。而莫名地竟然能相信,婴儿车上的孩子会是优秀的孩子。

【牛顿第二定律深深地烙在了中国学生的脑子里】

本想拍几张照片以表展示杭州地铁的心意,环顾四周的结果,除了地铁环境和上海基本相似时,便是这日深黑的衣服色调竟让某些不洁净的人与之不那么相称。上海的繁华造就的型格似乎是杭州用硬件设施加以修饰也不能比的,而真正生活在贫民窟的人们即使富裕了也有他们最天然的本色抹不去,要不然怎么说生长的环境总是能那么刻骨铭心挥之不去呢。

她在摆弄着一张物理试卷,关于力的题目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清晰入眼,我对这久久没有提上日程的公示竟在她出来了之后,有太多的熟悉,心里还念着怎么寄来着。想起来,五年多过去了,高考竟如一场惊又呈现在眼前。而我们所谓的人上人和理想的实现在学校和社会舆论中北定格,考上大学成为唯一的出路。

女学生折起试卷,攒在手里,两支笔骨干地并排在另一只手里,脚上的运动鞋红的特别,粗粗的眼镜框下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试卷,宽大的校服里,装着一个瘦小的身体,围巾绕在脖颈上,头皮在黑发中明显起来。

或者我们曾经也点着蜡烛应对中考,然后再被子里打着电筒看复习资料,甚至在厕所、走廊、楼梯角都有苦读的身影。面对今日的我们,一个优秀的人或者一个成功的人,他的天分和后天是如何分配,努力和结果在每一个人身上各异,我们有几分理由相信中国的教育让人才辈出?或者我们本身就是牺牲品,而牺牲品中,怨天尤人和自卑自悯的人从来都是不曾重生的。

【无声的世界里,可以更自在】

邰丽华的美在于她独特地相信并可以自在地活在自己所在的世界,就如他们两个。两个汉子坐在对面,和大多数在车厢里的人一样,头发有些乱,衣服是简单并不干净的外套,脸色是土黄带着点黑的。这样随意的定义给予他们俩的时候,手语成了我唯一的关注。

他们的双手灵活地比划,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言语,相应的表情很丰富,合着并不白的脸色更加自然平和。没有争吵,即使有摇头,也是那双手在不停地解释。车厢是安静的,出了那个老年人带着的小男孩调皮地叫着之外,大多数的人说的话只有身边认识的人听得到。而在他们俩的世界里,这样的安静来的更干脆,也许他们不是安静的,因为在到站走出的那一刻,他们还在极力地比划。

一种理解,一种相识。歇斯底里的侃谈和争辩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极为平常,而真正的相知的彼此,话语从来都显得多余。于我们并不能志同道合的人,过多的嘴舍只是一种徒劳。事实往往会说话,竟是在你觉得自己无奈并强迫脱口而出之时。

内心由于膨胀得厉害,适当地找个出口,然后会发现宽容只是一件小事,大事是因为没有觉察到这件小事。思忖周边的世界,我们活在一个更小的圈子里。放大生命的涟漪,也许,我们不仅在拯救自己,也在掂掇着社会的斤两,然后更加清晰地,确定生活的方向。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37592/

地铁小闻的评论 (共 3 条)

  • 着墨
  • 今生依梦
  • 听雨轩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