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雨撑船人

2012-11-04 15:42 作者:沙地苇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沙地人老话:“打铁、撑船、磨豆腐”。极言这三样沙地营生之辛苦。在我看来,打铁、磨豆腐都在室内,不经风;而撑船一年四季奔走在风雨中,其辛苦之状不是平常人所能体会到的。

六十年末到七十年代,是萧山创造人类造地史奇迹的年代,千千万万的萧山农民奋战在钱塘江畔,硬是用肩膀挑出了绵延几百里的围垦大堤。就是这些大堤保卫住了堤内数以万计的肥沃良田,工厂和老百姓。

这围垦大堤的土是香灰土,无法抵挡住汹涌澎湃的潮水的日夜侵袭,因此要在大堤外面抛塘渣,抛石块,想想这偌大的江堤需求量有多大?于是在沙地区的每条河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幸亏沙地区河流众多,加上有无数的山:航坞山、大和山、蜀山、青龙山、雷山……统统成了大堤需要的猎物。我在《雷山藏金牛》的拙文中写道:“雷山已成了深30米,宽10多万平方米的大窟窿,若干年来它又成了“雷湖”。这雷山的石头,塘渣统统为围垦大堤“鞠躬尽瘁”了。

无数的船停靠在这些山旁的河里,有木头船水泥船,这些船中一应俱全,有缸灶、有木柴、有油盐酱醋,船舱中有铺盖棉被,撑船人日日夜夜生活在船上,一个月中难得有一、二夜回家中拿米、拿菜,和妻子亲热,晨曦中,薄雾中,撑船人已行驶着船往山场的路上,有的晚上干脆就把船停靠在山场附近的河中,等山场的抬石头师傅“吭唷”,“吭唷”把石头抬下船……,船渐渐吃水,装到只剩下船沿了,撑船人对抬石头的山场师傅千恩万谢,一包“西湖”牌香烟也已经分光,说一声“开船了”,就拔起前船的竹篙,随着船的渐渐离开,就把手中的竹篙换成了大橹,这橹形状同桨差不同,只不过长了,大了许多,“嘎吱”,“嘎吱”声中,船前进了。到了宽阔的河沿边。船中另一个人走到前船,在刚在拔起竹篙洞里调换上一支竹杠或木杠,缚上纤绳,然后这人如同蜻蜓,“嗖”的一声跳上了岸,快速地背上了用竹做的纤板,他快速地跑,一边把纤绳放出来,跑到有五六十米的地方,他弓着腰,低着头,两腿摆好马步,这背上的纤绳就崩得紧紧的,船如同喝足了母亲乳汁的孩子变得那么有精神,行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如果你有时间仔细观察拉纤人的双腿,这肌肉硬得如同钢铁,子弹都射不穿,钢刀都扎不进,腿上的青筋一根根如同蚯蚓般露了出来。再看他的脚板的老茧,足有铜钱那么厚,因为在他拉纤的脚下是堪坷不平的路,有丛生的芦苇、茅草、有刺进肉里钻心痛的荆棘、玻璃、铁钉,雨绵绵,秋雨沥沥,沙地的雨是那么多,路是那么泥泞,拉纤人披一件蓑衣,或者是塑料衣,风吹破了雨衣,整个人赤裸在雨中,就是那么一步一滑行走在去围垦的路上……到了寒腊月,风象刀子那样刮在脸上、手上、肉都龟裂了,裂开了一道道深深的口子、冰、霜钻进伤疤里撕心裂肺地痛,可拉纤人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家中的妻儿,为了家中的高堂,人就那么心甘尽愿?有时冰冷的河水打湿了衣裤,淹没了胸膛,身子不停地哆嗦,但船不能停,家中的老小在等着你的米下锅,咬咬牙坚持下去……

最难熬的是过桥,过闸。沙地多桥,把纤绳抛过桥却是一门绝技,当船距离桥还有一段长长的路时,拉纤人已站在高高的桥上,拎着一块纤板,随着一圈长长的纤绳不时晃荡时,拉纤人弯下腰,使出吃奶的力气把纤板往桥下的另一端抛,技术高的一下子就抛过了,技术差的一下,二下……老是抛不过,脸红了,衣服燥热得流出汗,倒了八辈子大霉,船已经到了桥下,摇橹的人气的要骂“笨蛋”,“呆子”时,幸亏纤板总算抛过了桥,谢天谢地,这船不会碰桥了,否则摇橹的人要赶进放下橹,沿着船沿赶进跑到前舱,拔起木杠,递给桥上的拉纤人,然后,赶紧推着桥,让船尽可能不撞桥,不熟练的人很有可能碰了桥,也把自己碰个头破血流,因为这船沿仅仅只有十多公分宽,站在上面要做这一连串的动作,有多危险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幸亏船安全过了桥,等待他们的又是另一座桥……

船渐渐驶进了新湾,驶进了头蓬,驶进了垦区,这无数的石头船,塘渣船一下子都聚拢在这里,渐渐的大堤近了,撑船人如释重负,等待着收方人的到来,这收方人实际上是围垦指挥部派出的“钦差大臣”,他掌控着巨大的权力,这船中的塘渣,石头值多少钱只要他说了算,围垦需要大量的石头,塘渣,这大堤是用一叠叠的人民币铺就的,钞票都要通过收方人的手流向撑船人手中,家中的妻儿孩子就靠收方人的一张发票过日子,松一松,紧一紧关系可大了,每天一船,一年365船,所以撑船人要叫收方人“爷”,这“爷”是千万不能慢待的,当时的收方人喝香的,吃辣的,尽管他们有不端的行为,在撑船人来讲只得忍气吞声。

望着巍巍的大堤,望着遗弃在河里的木船、水泥船,望着垦区稻翻金浪虾跳鱼跃的醉人景象,我自然而然地回忆起当年的艰苦岁月

沙地,乃至整个萧山区的历史人物中影响最广泛,最受民众崇拜的是谁?回答:张老相公。我说否也,是沙地乃至广袤的围垦里曾经是无数回撑过船,挑过泥沙围过大堤的沙地老百姓,他们才是真正创造历史的英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11037/

风雨撑船人的评论 (共 1 条)

  • 风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