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让世界读懂中国

2012-10-13 17:36 作者:大生  | 3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让世界读懂中国

我只不过是一名喜欢文字女子,喜欢用文字来表述思想,表达情感,无心去评论作家的功功过过、是是非非。但在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欣喜之余,也看到了网上对作家莫言或赞扬、或酸溜溜地评价、或略带讽刺的挖苦,忍不住也说两句。

莫言他能跻身于世界级文学巨匠的行列,无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有的人心存不服,说中国作家比莫言好的多了去了,这一点莫言也没否认,所以,他认为他是幸运者,没有高兴得忘忽所以。但为什么他能获奖呢?按我在欧洲居住过一段时间的经历,我想应该得益于他的作品没有太深的不易翻译的成语典故和形容词,且文风与西方人的阅读习惯相近,作品翻译的成功率高的缘故,原意表述清楚,打动了除中华民族外的其它民族读者的心,作品中淳朴的民风,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中国,因此,才让他与诺贝尔奖有缘。

在西欧、北欧,人们从小就有晨读的习惯,书藉、报刊是各家不能缺少的,即使是严肃的报刊,也有文学副刊,那上面除了本国作者的作品外,还有许多外国作品,其中不乏非洲作者的作品,但鲜见中国作者的文章。为什么?我想有两个原因:

一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文辟典故比比皆是,文章中的形容词秀丽华美,但这些成语、典故和形容词很难翻译成他国文字。比如,我在德国时,就看到把三生石翻成了有生命的第三块石头或是东方玉石,别说德国读者弄不明白,就是我看了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与原词的寓意相去甚远。再比如说暗送秋波,本来是相恋之情暗暗相送的意思,却被翻译成了有点轻挑的词――抛媚眼。使原本优美的文章成了不伦不类的作品,失去了它应有的华彩,也让外国读者无法接受。特别是诗歌,翻译难度更大,也许我们认为极好理解的词语,到了国外读者的眼中成了不好理解的情感,再者对中国典故的不熟悉,使得那些翻译的作品失去了本来风貌。如果每一首短诗都要附上一本厚厚的典故解说,试想一下,普通的读者能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接受吗?

二部分中国作者太过于追求词藻的华丽,使得这些作品只能局限在国内阅读。再者作者过于注重自己的著作权,有点轻视翻译者的劳动,造成被译作品的稀少。要知道吃肉的民族与吃草的民族在文字表达上有着天壤之别,习惯上也相去甚远。吃草的民族缠绵含蓄,吃肉的民族直白火辣。一部中国文学作品,如果有大量的典故和华美的形容词,翻译者要花大量的心血,在理会了作品的原意后,进行二次创作,将这些成语、典故和华美的形容词变成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典故和词语。因此,这种被翻译后的作品,就不是原作者一人的功劳了,它还应有翻译者的功劳。如果大家都注重名利,动不动对簿公堂,那中国的文学作品就很难走进世界,世界也就无法了解中国的文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都被成功地翻译成了多国文字,而且也吸引了众多的世界读者。拿《格林童话》来说,如果看德文原版,一点也不优美,还会让人恐怖得睡不着觉,但经过翻译家在符合原著的寓意,又符合中国文学的翻译后,成了我们喜读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翻译家辛勤的劳动,世界文苑就不会那么芬芳。

这几个月,我在散文网也读到了不少的好文章,其中就有不少能很方便地译成英文,比如孟扬先生果敢的文笔、风语先生景致的描述、明月先生的直白,小人活泼的文字,大海之子、香姨的平铺直叙,张继的写实等……,如果能大量地翻译出来发表在外国期刊上,那么,世界就多了读懂中国的机会,只有先让世界读懂中国,才能逐步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

我真的希望我们的作家、作者少一点文人相轻的坏毛病,多一点传播祖国文学的责任,在祖国步入世界强林时,为我们中华文学植下一片繁茂的森林,出现无数个莫言!

(仅为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2012-10-13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00381/

让世界读懂中国的评论 (共 3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