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逼船

2012-08-28 16:55 作者:沙地苇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萧山的沙地在没有公路之前,它的交通工具主要有两种,水上用船,陆上用羊角车。

沙地的土壤是香灰土,只适宜种旱作,也就是大小麦、毛豆、番薯、玉米、六谷、小米、棉花等,就是碰不得水的作物。后来沙地棉花种得少了,耕地上种起了络麻,成为全国著名的黄麻产区。大量的络麻和棉花要运出去,就要靠船,因为养角车是绝对担负不起偌大的运输任务的。羊角车是用木头打成架子,头像羊角,中间高起,两边可装二三百斤的架子车,轱辘也是木头做的,讲究一点轱辘装上铁皮,推车人用双手握着车柄推,这活吃力,又装不了多少东西。

水上运输除了牛拖船以外,又发明了“逼船”,这简直可以说是沙地的一种绝活,牛拖船我在嘉兴、桐乡那边都看到过,唯独逼船,萧山独有。今后萧山区政府如果要申报非文化物质遗产,我想这倒是拿得出手的,如同萧山花边一样。

沙地河湾众多,但河湾并不宽,再宽不到四十米;河不深,再深不过五六米;且两岸平坦,有点坡度,人可艰难行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沙地区河水清清,河岸边芦苇丛丛,水、野鸭躲在丛中,野兔经常出没。公路只有一条,义盛至萧山,车子廖廖无几,大件物品仍要通过木船运输,人们的日常用品也要靠船运输。

当时小镇上有许多百货店,卖南货、文具、生产资料。店里经营的老酒、香烟、桂圆、荔枝、带鱼、咸鲞、咸肉、铁丝、铁钉、化肥、农药、煤油、煤球,这数不清的生活必需品每天都要从萧山,瓜沥用来,又要把络麻,棉花运去投售。

每天天刚亮,各商店就把所需货物的清单交给撑船人,撑船人拿起海螺放在嘴里吹响:“呜——我要开船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他拿起长长一根竹篙,把船慢慢撑出,到了宽阔的田野边,犹如撑杆运动员一样,将竹篙往水中一插,如大鹏展翅,轻轻落到岸上,又迅速抽起竹篙,插在船尾凹陷处,这竹篙便紧紧逼住了船尾。船就像驯服的羊群乖乖向前“行走”了。

这船就像一匹野马,撑船人若不是一位高超的“骑手”,船就“骑”不住,就会向对岸撞去,或在中间打转转。没有本事的撑船人拿着竹篙在岸边发呆,岸上的人看了会哈哈大笑,讥笑他“偌大的人一只船都管不牢”。而且河中央来来往往的船只很多,你船逼不住,挡了人家的道,或者撞破他船里的东西货物,人家更要骂你个狗血喷头。

逼船是件辛苦活。沙地老话:“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磨豆腐都在室内进行,风霜不会侵袭,唯独撑船一年四季在风雨中行走,严寒酷暑,风霜刀剑,想避都避不开。

沙地多风雨,当地农谚“大雨隔灰堆,小雨隔牛背”,七八月份台风肆虐,寒腊月又会结冰,可是船都不能停。小时候我常常看见撑船人在破冰前进:船里的人用竹节篙敲醉河中的冰,河边的人用竹节篙逼着船一步一步的前进。

船要逼住,推着它前进,手脚要用多少力气。时间久了,腰酸背痛。河边有石头,有玻璃,有铁钉,更有无数的荆棘,踏在上面,撑船人的脚板如同铜铸铁浇。人有三急,但这装货物的船不能停,撑船人真有一绝,悄悄拉开裤裢,一路走一路撒尿,幸亏路上女人不会计较,看到了也脸红红的不当一回事。

撑船人也有高兴的时候,批发部的老板客气,招待吃老酒,脸红得像关公,便会满载着货物,高兴地喝起绍剧:“山中哪有妖和怪啊?师父面前把口夸……”。

船回到了义盛,这悠扬的海螺又吹响了:“呜……我回来了,好拿货物哉!”这辰光刚好是下午三四点钟,船埠头如热闹的街市。人们快要把船踏沉了,急得撑船人连声说:“勿要动,勿要动,我都会帮你们拿上来的,性急会生囡的!”但谁会听他的,拿着自己的货物匆匆回去,还要做生意呢。

太阳西下,红红的晚霞正照在河埠头,第二天,一根竹篙逼住船,再次慢慢地行驶在家乡的河面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80281/

逼船的评论 (共 1 条)

  • 大海之子
    大海之子 未通过并说 怎么只有题目,没有内容?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