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激荡心灵的故乡

2012-07-30 21:36 作者:捭阖2010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思乡之情犹如一坛珍藏的老酒,愈久愈香,愈久愈浓。它是深埋心底不可诋毁的圣地,是之泉源,根之所在。

六月初,麦浪翻滚,瓜果飘香,我独自带着归乡寻梦的情愫回到故乡韩城。

韩城,是上苍馈赠人间的特别礼物,是生命书写的不朽传奇,万年积淀的文化奇葩。她镶嵌在祖国阴山与秦岭两大山脉的纬向之间,是新华第三沉积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推断,若干年前,这里不仅是一片丰盈茂密的高原森林,也是各种动物快乐游移的生存家园。一次又一次的地质变动,一回又一回的沦陷挤压,使原有的植物和动物,失去依托,卷入黄泉,在历经数年的与世隔绝和强压热烘的煎熬之后,最终转化为可燃性沉积岩——煤,正是这里的沉积开启了韩城人的致富之路。

“奕奕梁山,维禹甸子。”(《诗经》)“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公羊传》)“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尚书》)“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史记》)。这些史料引伸出的梁山、黄河、龙门集中一地,构成韩城的标志性特征,成为韩城的唯一。

韩城的地貌特点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山脉处于境内西半部,山势由东向西、从南至北渐次升高。童年的时候随同玩伴爬过象山、狮山、寨子山,也虔诚地聆听过长辈们对山的美丽传说,类似这样有名有姓的山在韩城很多,且皆有众说纷纭的来历、神话般的传说和劝人善行的故事,其实它们都是梁山的优秀儿女,都系挂在梁山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梁山形似屋梁,神似脊梁,横贯南北,延伸相临,护佑着韩城人的幸福安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千百万年的历史演变中,梁山的高远与博大、挺拔与坚韧、智慧与涵养、担当与从容,在人与自然的交织中,悄然地钻进了韩城人的骨子里。韩城人的性情,韩城人的气魄,韩城人的风貌,无不透着梁山的内在品格。

亲近与触摸梁山是我多年的一个心结。在一次偶然的同学相聚中,知悉高中一位身材矮小单薄的同窗党和宝,自打农林学校毕业后,一直立命于梁山深处的一个林场,或许是山高路远出行不便,或许是林业基层工作者的使命使然,总之,少有他的消息,就连家人和他也是聚少离多。一晃就是三十年,他那黄金难抵的青年华已经兑换出梁山的葱翠茂密和扩展的10万亩山林,还有林业工程师、“梁山好汉”、“山神”等三个称谓。听了他的故事,说不清的缘由,就是眼睛有点发潮。之后,从林业网站上查到了他的联系电话,并怀着一颗敬畏梁山的纯净之心接通了“山神”的电话,电话中感受到了他的质朴、热情、谦卑、执著,这也就更激发了我深入梁山探宝的热情和决心。

一个周末的下午,得知我回乡消息的他,放下手头的事情,星出山,专程迎接。次日,当东方刚刚吐出鱼肚白,一个身材厚实、精神饱满、装束简朴的中年男子,已一口气从十里之外的家里徒步寻找到了我的住处。时间和空间时常会给彼此熟悉的人制造一点相见时陌生的尴尬,明明知悉,却还陌生,我们总算在握手相拥的那一刻,完成了情感的时空对接,犹如神九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一样,瞬间就捻接到彼此可以随意与欢畅的交流。

在“山神”的引领下,我们驱车深入梁山。

一路上,听着乡音,品着乡气,观着乡景,心中除了兴奋,还是兴奋。

车子渐渐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粉尘悬浮的天空,驶入遍布绿野、语花香、空气清新的崇山峻岭之中。虽然走的是山路,路也不宽,可大部分是水泥路。偶尔看到几户炊烟袅袅的人家,差不多都是分散居住,每户门前都整齐堆放着柴火,一眼就能认出是花椒树上裁剪下来的多余斜枝。房子多半都是新建的,美观漂亮,在山幽林密处更显优雅别致。门楼突出,门楣内容也很个性,诸如“勤耕第”、“勤奋人家”、“和气生财”、“紫气东来”等等。农户人家虽比不上城里人住的大厦高耸,但一定比城里人住的舒适宽畅。当回头再去远望美丽的小山村时,已经模糊得如同画卷上的星星点点,而小山村那种悠闲热乎的生活气息依然可感。

昔日的庄稼地几乎都变成了今日的花椒林和核桃树,它们在装扮了大山美丽的同时,也多少圆梦了农户们的致富心愿。

群山连绵起伏,犹如大海掀动的波澜,呈现出簇拥迭加的波峰、波谷。车行近两个小时后,看不见一个村庄,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酒的汉子,形态各异,不知沉睡了多少年,从未有人惊醒过它们。越过一个山岭,车子缓缓滑向谷底,落差足有800米之后直接冶户川公路。显然“山神”引领我们走过的是一段有惊无险、景色多彩的捷径。

山谷中的小河,婉约着仙女般的好奇多情,柔情缠绵地汨汨奔流。扭动的身姿,舞成一条银色的丝练,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脚,流淌成万年不息的山歌情诗。自远古而来,向未来而去,千曲百廻,无怨无悔

冶户川,中华文明的一个支脉,通向陕北的古商之路。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冶户川从汉代开始产铁并由政府经营,直到宋朝后期才结束了政府经营的历史。宋朝以后直至解放前,炼铁的事情都是民间经营。昔日,韩城的商户们将韩城的铁器用馬驮着组成商队运向陕北,又将陕北的盐运回韩城,走的就是这条道。这条小河叫凿开河,其名字有个传说。相传鲧受帝尧治理黄河祸水之命,在这条河道接近黄河入口大约5公里的龙门山,凿山治水。鲧为使黄河捷径直走东北入海,堵截而治,辛苦九载,倾注全力,非但功败垂成,反而使万民被水漂没,流离失所,帝尧动怒,杀了鲧。禹继承父业,因地制宜,注重疏导,缜密部署,带领三万三千多名民工,坚守治水前沿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成治水之伟业。世人为了纪念鲧禹父子治水的不杤功绩,把这条绵延百公里的川河叫凿开河,而把禹在龙门山下开凿的大约30米宽的黄河通道石门至延伸一段狭口叫禹门,表示对禹的深切怀念,因这一切虚虚实实的传说都发生在龙门山周围,所以通常又叫龙门。龙门位于现今韩城东北三十公里隔黄河与山西河津的相望处,只要置身龙门桥中央朝西北正视,悬崖峭壁直插云天,对峙如门令人敬畏,黄河涛声咆哮如雷。

梁山是大自然的宠儿,一切生命的依托,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梁山上的禹门洞穴,是五万年前先民受恩梁山的活动痕迹,续写了蓝田人、大荔人演绎的人类进化历史,正是这缕暖暖的曙光把韩城的文明传承至今。

凿开、建沟、白矾、盘河、汶河、泌水、涺水、芝水、吕庄等九条河流,是梁山母亲肤体流淌出的甘甜乳汁,哺育了韩城这块土地上的所有生灵,它们在完成苍天赋予自己的使命后,毫无牵挂地沿着各自选择的路线,汇入黄河母亲的怀抱。

黄河是大自然眷恋韩城的一个伟大象征,它像一根撕扯不断的藤蔓,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伸出自己柔软的生命之驱,悠然地穿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的沟沟坎坎,跃入韩城龙门,几乎没有停留,只是张开它那65公里长的浑浊口唇,轻轻一吻韩城脸颊,一无反顾地伸向远方。

人类始终直面的挑战,或许是填饱肚子,或许是战胜自然,或许是宁静内心,或许是改变命运,人类存在的唯一意义也许就在于上下求索,不断前进,犹如这永不停歇的凿开河,它不屈不挠的执着信念,让古老的悲伤、崩坍的黄土、低沉的阴霾,挟雷裹电,卷进黄河,融入大海,轮回新生,这就是一种叫命运的传唱。

在历时三个半小时里程近一百公里的艰辛行驶后,我们抵达目的地——古雷镇。这里是韩城与陕北的交汇处,先民生活的一个聚焦,梁山最厚实的肩胛部位。茂密润泽的原生态森林,寂静优美的自然环境,感觉明显比城里气温偏低,让人误以为这里还是春天。登上15米高的森林防火瞭望塔,海拔正好1650米,置身于韩城境内的制高点。俯瞰翠如碧玉的连绵群山,仿佛融入一片绿色海洋,显得既博大又亲近,既辽阔又丰盈。午阳瀑布一样的光束照射入它绿幽幽的深处,倍感光芒夺目,心旷神怡。瞬息间,整个世界全是细密的迷人的柔情的青纱帐。绿海无影,只有阳光。它不曾有过丝毫的静止;它永远跃动不已的是那浩瀚而坦荡的生命。

韩城属暖温带半干旱内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季温暖干燥、夏季热而多、秋季凉爽湿润、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虽然这里也是韩城躯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气候却显得有点个性。春夏秋冬都低于韩城的平均气温,尤其是冬季极端最低温度在—25℃左右,甚至更低,土壤也多为褐色,正是这种个性气候和土壤决定了这里植物的生存策略。

地球上有2万种植物,小小梁山就有762种以上。油松、白皮松、侧柏等针叶乔木,都是这里的“老居民”,它们历经改朝换代,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与万物变迁。到了秋冬的转换季节,随着温度下降至零下,绽放了多彩与唯美的白桦、椴树、漆树、千金榆等阔叶植物,以及施放了花香收获了喜悦的沙棘、黄蔷薇、绣线菊等灌木类植物,叶落归根,沮丧无语,悄然入睡。继续保持青春岁月的油松、白皮松、侧柏等针叶树木却能在—25℃的寒冷环境中生存下来,它们的叶子里含有防冻剂,从而保持了冬季不掉叶;它们的针叶上有一层厚厚的蜡质涂层,限制了水分从毛孔中流失,轻松地拒绝了衰老与死亡的造访。这是它们的资本,也是它们的骄傲。

地球上拥有动物大约130万种,梁山潜居野猪、金钱豹、大山雀、灰喜鹊、各种昆虫等动物仅194种,可在动物家族中,如同人类的家庭成员一样,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它们也是梁山母亲的孩子依赖于山林的喂养,同时,它们也力所能及地尽到了播种和养护山林的责任,填补了人类的许多空白,在整个山林,许多险象丛生中的高大树种,就是它们播的种子。风也会播种,椿树、五角枫和青蛙树等槭树科植物就是风传播到这里的,它们的翅果是飞行能手,只要风给力,它们就能一路远行,风累了,它们就安下家。燕子、大雁、蝙蝠等迁徙类动物,在不经意中把适合这里的异乡树种通过排泄的方式播种下来,同时也把这里适合异乡生存的树种传播到世界各地。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妈妈平等善待子女的真情大。对于有梦想的人类而言,只有生物多样性才能提供圆梦的一切可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或者灭绝,出现的不仅仅是生态系统的紊乱,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命安全。只有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才能保护我们人类免受自然灾害和疾病的侵害。

生命是爱的结果,爱是生命的延续,有爱便有了一切。

爱翘尾巴的褐马鸡,是梁山的“土著”,梁山是它们祖祖辈辈栖居的老巢。它们同大熊猫、金丝猴一样,是我国特产的一级保护动物。处于濒危灭绝边缘的褐马鸡,深爱着梁山的一切,它们的存在,有力地证实了梁山具有得天独厚的生存优势。梁山因褐马鸡而荣,褐马鸡依梁山母亲而存。国家在这里不光投资修建了褐马鸡救护中心,还年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养护山林,尽心为褐马鸡及动物家族营造舒适的生存环境。

“山神”党和宝,三十年来徒步近17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圈多,像医护人员关心病人那样,精心察看火情和虫害,组织修路,播种造林,呵护动植物的健康成长

这里目前圈养的褐马鸡数量有40多只,散藏深山有1000余只,占世界拥有总量近三分之一。它的身高不足60厘米,体长1米~1。2米之间,体重5公斤左右,全身浓褐,头颈灰黑,脸和两颊裸露无羽,艳红照人,尾巴炫耀似地高高竖起,它拥有尾羽22片,有两对特别显眼,被称为“马鸡翎”,清朝王公贝勒和四品以上的各级文武官员的花翎,一部分是马鸡翎制作的,拥有它就意味着身份和地位高人一等。褐马鸡天性善斗,不避艰险,为了捍卫领地和爱情,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

梁山脚下党家村,是古建筑村落列入“国际传统居民研究项目”的明星村,村子东哨门外大路北侧有一节碑,其碑青石质体,一丈多高,雕刻精美,是清朝皇帝对七品官员党伟烈之妻牛孺人早年丧夫、守节不二、孝顺长辈、和睦邻里的标榜。

对于整个生命世界来说,坚贞是一种负责的表现,是自然赋予生命的一种责任。

在我眼里,古雷镇的夏天,是粉蝶表演的舞台,色彩和谐的画卷,葱茏翠绿的海洋,母亲甜美的体香,肆意追梦的仙境。古雷镇的春天、秋天冬天,我没有涉足过,实在不知它是什么模样?“山神”就像男子对自己心爱的女人那样熟悉这里的季节特点,还没有等我发问,他便吟诗般娓娓道来:“古雷镇的春天,是嫩绿最美的萌芽,鲜花绽放的笑脸,情人闪动的眼眸,一首优柔飘渺的古筝名曲;它的秋天,是桦林染透的金黄,漆树流泻的红云,动物欢庆的盛宴,令人心醉的佳酿;它的冬天,是松柏独焰的节日,万物入眠的怀抱,冰写真的画板。”当我们上车返回时,一种依依不舍的心绪将头下意识伸出车窗外回望,远距离眺望古雷镇,犹如悬在梁山的一弯俊美的眉毛,又清秀又漂亮,让人爱的刻骨铭心。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仅是为了生存需要,也是自然烙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内涵。笔者一路上看到和感受到的是:梁山深处有森林,浅山处处花椒林,川道原上经济林,街道路边树荫林。勤奋、智慧、内敛的韩城人有能力让人相信,不久的将来,韩城会成为人们心中美丽富饶、人文飘香、祥和安逸的香格里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68485/

激荡心灵的故乡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