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乡情

2012-06-14 09:33 作者:文学  | 2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老家里,有父母二老的根思情,父母到了退休的年龄后,办理退休,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又回到阔别几十年的老家,叶落归根,二位老人不是属于叶落归根的那种,只是城里的生活到处昂贵,再者,老家的空气新鲜,开销低,孩子在城里生活、工作、居住、经济都是有些紧张、忙碌、逼仄、拮据,老人不愿意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才不得不回到老家,重拾掇起儿时的农活来,说是享受天伦之乐,享受馀生。作为孩子的我们也是一脸的无奈,老了老了,父母年迈了,不但不能在身边照应,还让父母为了我们着想。我们心里一直隐隐怍愧。

我是每隔一段时间小回家一趟的,往往都是感到久违的亲切。看到村庄的水泥路,看到村庄的影子,心里总是有一种特有的亲切感。萦绕心头的少儿时期的家乡的娱乐嬉戏,是那样的浓浓。脑海里沉淀在深处的那一厚厚的故事,镌刻着,一辈子脑子里什么都是能够忘记掉,唯独儿时的成长历程中的许多故事永远的无法泯灭掉,犹如一幅幅绝美的画卷,无法复制的展现在自己心灵深处。

我的故乡是中国有名的早已成为古迹的偪阳城,在古代的战乱年代里一场你拼我活的地盘抢占里化为灰烬。上级政府一直想复古,因为工程浩大,资金不足。因而搁浅。家乡坐落在中国的运河南岸,穆桂英挂帅的争斗于此,现这里到处是关于穆桂英的传说,山名都叫“穆柯寨”。这里居住着穆庄村人家。偪阳城南面是峮嶙连绵的山脉。

记忆里,我的家乡是守着沃土贫穷的乡村。一跺脚能够踩出油的土地,就是不长庄稼。大锅饭年代的人,是出工不出力的年代,平均主义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斗私批修,成为田间地头的战场,两面派斗争实为激烈。哪有闲心种庄稼,哪有心思用心呵护庄稼。少有聪明的村民在偷偷地种庄稼,水果,辣椒等作物,长势喜人,但是有人举报,叫造反派发现了,那是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的,不能叫资本主义自由泛滥的,那是要进行批斗的,那是妄想发资本主义的财,这是典型的走资派,典型的地主派,典型的小资产阶级,阶级斗争必须的牢牢的抓住不放松,不能让阶级敌人有半点的抬头,我们必须踏上一只脚,牢牢的踩住,否则,一旦松懈,敌人的人还在,心不死,一旦给留下喘息的机会,他们就会翻身,重叫我们受二茬罪,吃二遍苦的,必须坚决的彻底的将其斗争到底,有时候斗到天昏地暗的才可罢休。

我的家里由于父亲是“臭老九”的身份,所以分得田地都是特别的孬,特别的贫瘠低洼,大锅饭年代后期是指挣工分的,我们总是吃不上的,一年到头都是提前的东家借,西家凑借着吃的。工分挣得比别人少,父母没有任何怨言,只能是打掉牙往肚里咽的。母亲心里有奉凂也只好是里偷偷地流泪算是自我的解脱,翌日,照样的参加生产队里的大呼隆干活。一年又是一年,家里没有丝毫的变化,相反随着我们弟兄的几个长大,吃的粮食更多,穿的布票需要的更多,花销的也是更多,只能是吃些野菜对付。家里的生活更是吃了上顿没了下顿,个个面黄肌瘦,成天的在挨饿,在饿当中成长,吃饱的时候是有限的,不能丰衣不能足食是正常。我们弟兄几个都在上学,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是每天早早的起来,去捡拾鸡屎,到生产队里卖了换回些工分的,捡拾完鸡屎,后就背着粪箕子去转悠捡拾大粪,攒着留着卖给生产队换回工分的。那时候的工分就是村民们的命根子。有时候放学了,到山上沟湾去用筢子搂柴火,来到家里烧锅,有时候到田间里捡拾晒干的牛粪背回家里当做柴火烧的,因为牛粪里包着是柴草的。贫穷的生活,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储藏。虽说贫穷些,由于我幼小,我却没有大人那样多情郁悒。我却浑然不觉,兀自快乐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成长着。直到文革后期我的家才会有好转些,特别是文革的后后期,父亲的“臭老九”的帽子摘掉了,恢复了原来的官职,父亲身背另一条莫须有的罪状“里通外国,反动派国民党”的招牌才得以摘除并且平反昭。从此家庭里的生活才会一天天好转起来。

到了文革的后期,我们的家才过上吃饱的年代,温饱问题算是基本上解决了,一家人才得以扬眉吐气,才得以心胸开阔,才得以心花弄放。那个童年时代,我最期盼的是过年的了,好像年是那么的长,那么的长,越是盼望,越是觉得长,过年可以开心的穿一件新的衣服,哪怕是哥哥退下来的衣服,心里也是高兴一阵子,过年能够吃上白馍馍的(馒头我们这里农村叫馍馍)。特别是文革后期,我的家里彰显着过年的味道特浓(当然不能和现在相比),我是有吃有穿的成天灿烂的孩子,心里的十分的餍足过年的景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十一届三中以后,乡村们,不在是甘于寂寞,不再甘于贫穷,分了田地,家家都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干劲冲天,到了多快好省的生活紧张岁月,家家种庄稼没有队长吆喝着,自己都是自觉地种植自己想种的产物。粮食年年高产,年年丰收。丰衣足食是到了实现的岁月。懒汉们不懒了,捣蛋鬼不捣蛋了,庄稼活儿,几乎人人都会,耕、耙、搂、扬场、打场、浇园等等样样都是精通的,地产量多了,山变绿了,家家丰盈,村里开始出现冒尖户了,出现了几个万元户。电台,报纸开始有记者采访万元户了。万元户家里人吓得到处东躲西藏的。唯恐哪一天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运动再次袭到。对三十年不变的分田到户的“定心丸”持有怀疑态度,怀疑政策“阴晴”变化的心里没有踏实死。所以,只要听说是记者来采访了,万元户们,家家闭户,人人匿藏,害怕政府是抓典型,找证据,秋后算账,心里忐忑不安,唯恐曝光宣传。

家乡土地肥沃,是水浇园,村民所种植的西红柿是远近闻名的,“西红柿村”曾一度成为我老家的正式的村名,西红柿村上报后,南到扬州、杭州,西到山西、陕西,东到海边,北到天安门的首都,覆盖大江南北,溢满全国。西红柿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大量的维生素C都是西红柿很好的抵抗身体的强壮元素,不仅解渴,还能够美容,浑身是宝。西红柿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果,时下已成为星级饭店的典型头等上桌菜淆。家家户户因为西红柿而成为周边村的第一个富裕村,因为西红柿,原先的光棍汉早已娶妻生子,因为西红柿,周边的外村的女孩子都是自愿地嫁到我们村的,因为西红柿,村里成为县里、市里农业蔬菜研究基地,因为西红柿,村里农田里处处打井防旱。因为西红柿,学校第一个成为全乡改造建设。因为西红柿,村里第一个成为全乡建成扫盲学校。第一个成为扫除文盲村。因为西红柿家家盖起了红砖瓦房。因为西红柿,村里成为周边地区第一个“摩托村”。

白驹过隙,转眼离开故乡三十多个年头,但家乡对我来说还是魂萦绕!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时不印记在灵魂的深处,小时候的玩耍的伙伴的音容笑貌,淳朴真情,也深深得埋藏在我的心田,没齿难忘。

老家沃土养育了我,老家的父母培养了我,教育了我走好人生轨迹的道路,家乡的生活磨砺了我,磨砺我的生活,培育着我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怕吃苦的品德。这也是影响我做人到现在以至于永远走正人生的根本源泉所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49435/

乡情的评论 (共 2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