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边塞诗

2012-06-11 20:56 作者:赤壁淡然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实边塞诗最早起源于先秦时代,更准确地说,它起源于西周。根据是:先秦时代已具备边塞诗生活历史条件和文化土壤,《诗经》中已有完整的边塞诗篇。如《唐风。鸨羽》《小雅。六月》。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为边塞诗。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的文官之手。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湖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年间,王维奉命赴边关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途中所作。“单车”“征蓬”二词可见当时的王维孤单飘零的心境。“孤烟”“长河”“落日”这一竖一横一个圆放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是多么的壮阔雄奇的景色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直烟,在黄沙中横贯其间的黄河,还有长河上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黄沙中独有的奇特景象给孤旅中的王维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唐朝的王昌龄思汉将李广,是在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样能震住匈奴人,戍边战士也会少牺牲的。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刃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风不渡玉门关。

“黄河”“孤城”“万刃山”“羌笛”是边塞特有风景,戍边的将士们在荒凉的边塞守城,忽听到从羌笛中吹出的《折杨柳》,怎不勾出将士们的离愁之情?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赋。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单于来犯边塞,战士们在前方奋勇杀敌,他们从日出战斗到日落,死伤无数,而将领们却在运筹帷幄的帐蓬中看美人莺歌燕舞。可怜那些战士们的妻子们,自丈夫戍边塞后,整日以泪洗面,而战士们虽远望着老家也不能淡化思乡思妇之苦。边塞老百姓的日子简直没法过了,只怪边塞烽烟不止。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

不得到辽西。

妇人日思想在辽西戍边的丈夫,终于在一个午梦中就要与丈夫相见了,可那不知趣的黄莺儿在枝头上欢啼,把妾的美梦惊醒。

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边塞的奇寒“狐裘不暖”“锦衾薄”“不得控”“冷难着”“百丈冰”“万里凝”“冻不翻”,战士们在如此的极寒边塞戍边,听着异域的胡琴与羌笛,怎么不叫士兵们思念家乡的亲人呢?

边塞的战争从先秦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边塞的人们不断地筑长城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单于的入侵。从那时起,边塞的烽火不断,直至清兵入关,那些长城上的战事才消停。一些长城废弃了毁坏了消失了,那些留下来的长城成为了世界上的人民见证奇迹的地方。边塞战争切底地结束了,塞内塞外的人民成为了一家人。

让那些边塞诗永远成为史诗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48409/

读边塞诗的评论 (共 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