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曾经的复读生涯(青春记忆一)

2012-06-06 09:59 作者:苏雪巧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九九七年的中考可谓是一般般,好的高中没考上,普高来招生我又不愿意上,其实打心眼里就不想读高中,知道父母赚得那点苦力钱实在不易。总想能考个技术学校早点出来帮父母赚钱减轻一下生活压力。中考刚结束回到家就传来外公去世这个让人伤感的消息。也激起我小时想当医生的。一九九七年的暑假虽说难熬,却也记忆犹新。父亲为了让我散心,给了我200块钱,让我随我小姨父,姨妹妹他们去南京玩了一趟,记得那次也是长到14岁时第一次出远门。玩得很开心,现在多少有点零碎的记忆。回到家后,不得不面对接下来的日子,未来似乎很迷惘。父亲说,你要是读高中就给你上普通高中,我说我不读。我想复读。父亲说,好吧,就依你。后来就到处托人给我找学校让初三插班复读。同年9月份我进入一所陌生的学校,隐姓埋名过着日子也有了复读生的头衔。

本就内向的我,变得更加寡言。每天三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来回奔走着,知道自己不同于应届生,所以倍加用功。在那学校9月到第二年7月的这段日子里,一些难忘的片段终究是不能忘记的,它似乎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故事,在青涩的岁月里多少留点痕迹。

食堂里的蔡大伯

不知是因我的姓与他的姓一样还是其他原因,蔡大伯在他当班的时候总会给我碗里多盛点菜,我总是以微笑并加一句感谢。有一次,学校老师加餐,他们的伙食和我们住校生吃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说起住校生,其实也就是三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往届生,被分散在同级不同班上,可却住在同一破旧的屋子里,时常有老鼠间光顾枕边。这三住校生中有一个我,在伙食上蔡大伯格外照顾我,老师加餐的那次,我还意外尝到了荤菜,在当时的环境中也可谓感动感恩

隔壁的李老师

李华老师教初二年级,住我宿舍隔壁。二十多岁刚出头,像似刚从院校毕业的样子。长长的头发,戴着眼镜,白皙的皮肤,很清秀。因为没有教过我们,所以见面只是礼貌性的微笑点头。我依旧拘谨,特别是对老师敬佩而远之。真正和李老师聊起来是一次周末该回家我却没回去,她也没回去。晚上她来我宿舍问要不要吃点东西,说她那有藕粉。我那时并不知道藕粉是什么滋味,但碍于面子还是倔强的摇了摇头,并说我不喜欢吃。后来我也会去她宿舍坐坐。看到一幅字画,“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共饮长江水。”朦胧中感觉李老师像是谈对象了。后来也没有深聊,直到离开了也没问她留个联系方式,还是挺遗憾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个不道德的女生

这个女生不和我一个班,却是中途住进我们宿舍的,看面貌挺阴险并非常有心计的一女生。她家住学校也不是太远,步行也可以回去,可偏偏惦记我那辆刚买的双杠凤凰牌自行车。借了一次两次不算,反当她自个的了,我胆小,敢怒不敢言。后来平静的跟她讲车子该还我了,她眉头一皱,狠狠的说了句不借就不借,没什么大不了的,小气不啦的。我不敢言。小心锁好车子回教室了。等回宿舍时,远远就看见宿舍窗户下自行车后胎瘪了。推到大门口修车行,补胎的大爷告诉我,你这车子是被人从胎的侧面戳坏的。我心里有数了,可不敢说什么,处在那种陌生的环境,离家很远的城市,我的心态就是谁也不招惹,熬了这一年再说。可车胎依旧被搞坏,直到修车的大爷说孩子你的车胎要换了,本来省吃俭用的自己,看看囊中太羞涩,花了几块钱换了车胎,接下来的日子也吃了近十天的烧饼。回去还不敢告诉妈。后来自行车就放修车大爷家看管了,也不敢往学校带了。感觉当时的自己活得好窝囊。

也是在那个日子里我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了成长,第一次来月经时的惶恐不安。卫生巾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后来一次次的经验让自己自然成熟起来。班上的一些男生对我总是尊敬的,不敢和我开玩笑,我们之间的言语也不是太多,直到后来我上了卫生学校后,其中一男生还去找过我。想想自己开窍太迟的缘故,终究很平淡的我让那男生失望的离开了我的视线。

后来的后来,我依旧不自信的上了当医生前骤的学校。骨子里还是喜欢教师这职业,几分之差与师范学校失之交臂。

曾经的复读生涯邂逅了很多同学好朋友,豪言壮语说了不少,原以为可以再见,可十多年过去了再也不见,离开后各奔东西,写些不成文的东西,给自己,以防哪天失忆后不再记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45641/

曾经的复读生涯(青春记忆一)的评论 (共 4 条)

  • 赛飞
  • 剑客
  • 疯狂侠客88
  • 襹葬╃瑷
    襹葬╃瑷 推荐阅读并说 琐碎的事情,沉淀了时光!问好作者!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