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母亲为我们修来了今世的福

2012-05-14 00:30 作者:碧蓝若雪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每一次都想提笔写写母亲,可想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每次又都无从下笔。

母亲的多半生都是在苦难和操劳中度过的。但不管日子过得多苦多难,母亲始终保有一颗开朗、乐观、淡然、向善的心。

母亲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懂得什么人生大道理。但母亲把人间的真、善、美、看得很重,而把世间万物、恩怨得失都看得很淡。母亲手里曾经有九个一模一样的小银佛,是大肚弥勒佛的模样,质地为银,做工精细,讨人喜欢。想来,那应该是古代,上了年纪的妇人帽子上的饰物吧。大约在我20岁左右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了,就给母亲要了过来。结果,其中六个让我在街边的小摊上化掉打成了戒指,还有两个送了人,至今,就只剩下了一个。后来每每想起这事,我都悔到肠子转筋。此事一直都不敢告诉母亲,生怕母亲责备。只是有一次和母亲聊天的时候,我无意中说漏了嘴。谁知母亲也只淡然的说了一句:“是你的,别人抢不去,不是你的,你也留不住。”我听了不禁松了一口气,我后悔的对母亲说;“妈,当初你要不给我就好了。你说,我那么小岁数,你怎么就敢把那么贵重的东西交给我呢?!母亲依然淡然的说道;“丫头,记住了,世间最贵重的是情,不是物。那些个小银佛不是你的,也更不是我的。否则,不会经过你我两个人的手都留不他们的。”那一刻,我释然,纠结了许多年的心结就这样在母亲的三言两语下轻易的打开了。

“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我在母亲的身上深深的体会到了。天下了,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为人们扫出一条干净的路来。楼上楼下谁们家有什么事,她总是跑前跑后的帮忙,似乎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累。小区里有一位老人,儿子经常不在身边,母亲便向对自己的老人一样,经常送好吃的好喝的过去,陪老人聊天说话,用三轮车带老人出去逛街,一直到老人去世,母亲和老人始终都像是亲娘俩似的。

母亲始终认为,多做善事就可以为儿孙们多积福。所以母亲一直坚持行善。母亲有一个治疗风湿的偏方。为了保险起见,她自己出钱买东西配药,不管是认识的不认识,她给人治疗后从来不收取任何费用和礼物。有一对70来岁的老夫妇。老太太被多年的风湿折磨得很痛苦,后来用了母亲给他的药后,风湿病逐渐减轻了,两个老人很感激母亲,便带着礼物来看望她,而走的时候,母亲又悄悄的把礼物塞到了人家的三轮车上,如此反复了三两次,老人心里也觉得很过意不去。一次在大街上看到母亲。老爷子抱着拳对母亲说:“你治好了我们的病,却连礼物都不肯收,我们无以为报,今天,我就当着众人给你跳一支舞吧。”说玩,当着满街的人,老爷子当场给母亲扭起了秧歌……

母亲对待别人都很宽厚,唯独对我们姐弟三人在婚姻家庭方面要求很严格。想来,多数女人在和老公吵完架之后都会跑回娘家寻求庇佑的吧,而我和妹妹不管和各自的老公吵到如何凶恶,谁都不会跑回娘家去的。因为我们都很清楚,如此回去了,不但得不到母亲的护佑,反而会先被母亲严厉的责备和说教一番。如此,和身边的人一比较,反倒让我在婚姻中有了许多的感悟——————-那就是,夫妻之间若发生了争吵,最好关起门来自行解决,因为多数时间夫妻争吵真的都是只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千万不要一争吵就闹得满城风、尽人皆知。如此一来,很容易就会小矛盾闹成大矛盾,两人之间的矛盾升级变成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可这样一闹,由于面子上下不了台,最后很容易就僵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现在的社会,现如今的人们,结婚离婚就像拍电视剧一样来来往往,随随便便,不疼不痒。而我们姐弟三人不管是贫是富,都能做到洁身自,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完整的家庭。我把这一切都归功于母亲,是母亲为我们修来了这一世的福。

母亲,谢谢你,在儿女的心里,你很平凡,也很伟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34749/

母亲为我们修来了今世的福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