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草根”的“平民史记”(报告文学)

2012-05-06 10:26 作者:龙江老赵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最“草根”的“平民史记”(报告文学

[(发表于2011年12月2日《中国石油报》北方周未.副刊)http://news.cnpc.com.cn/epaper/zgsyb//00.htm]

□龙江老赵

“家庭档案馆”,是一部丰富的“平民史记”,是平民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虽然来自于最“草根”,但它却有滋有味地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家住让胡路龙岗小区的居民于英江,在黑龙江大庆首家建立“家庭档案馆”;并于2011年7月19日被让胡路区政府档案局郑重地授牌:“国主义教育基地——家庭档案示范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左邻右舍称,于英江老人的“家庭档案馆”,是和谐大环境发展繁衍出来的文化态势,记载着一个普通家庭半个世纪的生活轨迹,承载着于氏家族的幸福记忆,是具有代表性的最“草根”的“平民史记”。

自古档案都是帝王、官宦、精英阶层的世界,一介草民想走进国家档案馆只是天方谈,而且于英江“家庭档案馆”却开创了“平民文化”的历史。他的“家庭档案馆”被让胡路区档案局归纳入国家档案馆管理之列,成为走入百姓视野的一个新兴档案种类,揭开了历来档案与百姓之间神秘的面纱,填补了大庆家庭建档工作的空白。

于英江今年70岁,大庆油田退休职工,是位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于老虽然年近七旬,满头飞,但大高个腰板溜直,身体硬朗,耳大聋,眼不花,为人谦和,一说一笑。由于他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较之丰富,几十年来的人生苦旅写就出一部充满浓郁平民色彩的“家庭史书”。

于英江的“家庭档案馆”,共设十个展区。第一个展区:著作,包括出版社出版的5部科技专著、1部诗集、约100余万字;第二个展区:论文及荣誉文件,包括国家、省、市专刊发表的 8篇论文、荣誉称号文件44件、入选辞书明目107条等;第三个展区:影集,包括学习工作记实、个人照片、全家照片、疗养照片等共5卷;第四个展区:国家级奖励证书、将牌、《大典》、奖章、奖品、光盘等,共8项内容;第五个展区:入选辞书的格言、诗歌、论文等,共3项内容;第六个展区:荣誉称号和奖励证书,包括工作期间的13项国家及省、市级荣誉,退休期间的8项大庆油田荣誉、4项让胡路区荣誉、1项大庆市荣誉、23项国家各部门荣誉、7项国家级荣誉;第七个展区:聘书,包括让胡路区聘书和胸章4枚;第八个展区:报纸剪裁,包括大庆油田、大庆市、国家等媒体发表的自己各阶段的新闻、美术、健康作品等;第九个展区:旅游,包括1966年个人旅游路线图等;第十个展区:地图,包括自己收藏的黑龙江、中国、世界地图等。

于英江生在黑龙江五常县的一个小山村,曾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儿子;1968年黑龙江工学院(现哈理工大学)毕业,在大学里曾是学习委员、宣传部长;1969年当兵服役,在部队曾是检查员、坦克修理代总指挥;1979年转业到大庆石油管理局,在工作岗位上曾是房产公司科技科副科长、科研所副所长、科协秘书长、高级工程师;1995年10月退休至今,曾被晋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被评为大庆石油管理局优秀离退休职工、被纳入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荣获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与世界华人联合会首届华英才“金爵奖”荣誉称号、荣获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与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及时代英模(北京)文化交流中心“全国杰出人才”荣誉称号、荣获2011年全国总工会“全国模范幸福和谐家庭”的荣誉称号……

于英江自小喜爱收集、收藏各类史料,从小学到大学、从军营到油田、从退休到社区,他舍不得丢弃的东西太多了,积攒了一万多件(册),足足装了几个大纸箱,靠墙摞不下就放到床底下,把居室本来就不大的空间给塞得满满的。

于英江家住的是一户原大庆石油管理局分的老式住宅,61平方米,加之女儿女婿又和他们住在一起生活,本来屋子空间就很挤吧,屋里又堆放这一箱那一箱的资料,真有点让人喘不气来。

为此,家人也不止一次地与他磨叨。一次老伴误把一些自认破报纸的箱子当做“没用的东西”扔掉了,于老知道后就马上去垃圾箱把那“没用的东西”又捡回来,并饱含诗情地对老伴说:“这每一张报纸都是我心中一段美好的记忆,这每一行文字都是我身上的一个动听的故事,扔了怪可惜得了的呀。”

同时,于英江老人也是个明白人,他也很清楚,自己家的空间是太小,这些纸箱子是给家庭生活带些“麻烦”,怎么样能把这“麻烦”变成“快乐”的事呢?曾有段时间,于老望着天花板犯“愁”,“愁”就“愁”纸箱子里的东西何时能“出头露日”?

在人世间,人和人之间理解最透彻的莫怪乎是老夫老妻了。此时,最理解于老“愁事”的就属她的老伴。在一天的饭后,她指着这些纸箱子半开玩笑地说:“老于,咱家快‘愁’成档案馆了,就差点‘规范’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伴的话对于老很有启示,他脑子立即突发奇想的灵感:是啊,我要建个家庭档案馆,把这些东西展出来岂不是件“快事”,省得让这些东西老也见不到天日在箱子里猫着。想到这,于老立时“愁云”就日出云散了。

半个世纪生活阅历和个人爱好的积淀,随着社会大文化的变迁发展,于老在思想深处潜意识地萌发出一个说不出其形状的概念,这就是他思想上“家庭档案馆”之“平民文化”的初期雏形的形成。

刚开始知道于老的想法时,起初老伴和孩子还是保持沉默的。于老心里明白,办“家庭档案馆”,又会给家里添些“乱子”。但他就耐心地说服老伴和孩子,讲些“红色”道理,讲“小家和谐”与“国家和谐”的关系。家人也知道于老的做法对,一致认为:老爷子一辈子的爱好就让他展露出来吧。再者,加之他的脾子犟,一旦认准一门,十头老牛也拉不回来。不过,家人也清楚:只要老爷子认准的事,真还很少有差错的时候。就这样,“家庭档案馆”的立项就在家里顺利地通过了。

建个“家庭档案馆”,于老的想法和观念很新颖的。它即避免很多珍贵的家庭历史资料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失,又其码说明于老在当今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文化氛围里,能产生出这种“档案意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

“家庭档案馆”立项通过后,老伴蒋瑞敏算是第一个支持者。做为一名68岁的老党员、与于老相濡与共四十余年,关键时刻是不能旁观的。两个人捣腾出来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居室,把墙壁、天棚收拾一新,作为“家庭档案馆”的展区;星期天外孙子也来凑热闹,说要祝贺外公升任“家庭档案馆”馆长。孩子虽夸外公,但外婆心里却乐得合拢不上嘴。

“家庭档案馆”整理资料的过程,比倒出一个居室还费时费事。在于老最忙的时候,老伴蒋瑞敏抽空也伸手帮助进行筛选、排类、编码等一系列资料编程的工作,但另外还是于老每天工作、休息的监督员。

于老在工作岗位上养成一个“工作狂”的习惯,老伴就不得不实施严格的“作息时间表”。该早练就早练去,该午休就午休去,该买菜就买菜去,该接孙子就接孙子去,该写作就写作去,但每天必须保证上午1个小时、下午1个小时的整理资料时间。“作息时间表”是雷打不动的,每天都是如此,而这段时间全家的生活和工作,是都要为“家庭档案馆”让路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2008年年初开始着手建档,通过足足6个多月的辛苦努力,期间在让胡路档案局的指导下,在家人支持下,于英江的“家庭档案馆”,随着周围文化大气候便应运而生了。

一种文明行为和一种文化现象的萌芽拱土,需要社会大环境营造出呵护、支持、引导、推动其健康成长的氛围。2010年5月27日,让胡路区档案局授予于英江为“最佳档案家庭奖”,并将相关资料在让区政府一楼大厅展柜展出进行弘扬。在于老“家庭档案馆”筹办中,让胡路区档案局从技术、设备上给予很多支持,帮助科学的分类、装订、入卷,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范畴。同时,还为“家庭档案馆”配备其档案专用柜、灭火器、档案专用盒、防虫防鼠药等档案用品等,从而框定了对家庭档案的保护措施。

于英江的 “家庭档案馆”10大类别中,保管自己与家庭成员有关的资料共计1500余件(册),其中最早的照片是1956年的小学毕业照。这些珍贵的物件,每件都穿越时空的岁月,写满苦旅的故事,倾叙吐不完的情思,承载着幸福的记忆,浓缩折射社会的变迁,融入城市发展的近代史。

在一个展区里,全是于英江不同时期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著作。在部队期间,于老完成科研成果100余项;1979年转业到大庆油田至退休,在16年工作中他主持完成科研成果40余项。其中,《英江计算式》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技术转让项目,《下水道疏通机械的应用》获国家内贸部科技进步四等奖,并完成出版了三部专业著作。自退休后,他埋头写作,专研科技,整理创作出《内燃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简易计算》、《科技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南》、《我爱中华》、《珍爱生活》、《旅游生涯》等五部书稿,近百万字。其中《内燃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简易计算》一书中的某些项目获国家级发明奖。

在一个展区里,摆放着一套崭新的草绿色军装,“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是那个时代军人的风采。这是一段珍贵历史的回忆,其中占领于英江生命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于老每当看到它,心里都会勾起在部队军营里那段的火热生活,想起那些战友难忘的纯洁友情。他说:“军营那可是个革命的大熔炉,即磨炼了意志品质,又能陶冶了道德情操。”这套军装,是于英江1970年3月入伍时穿的军装,转业几十年来都不舍得扔掉。原单位或家里一有大事小情需他露面,于老就拿出这套军装穿上。在过66大寿时,他还穿上这套军装与全家合照纪念呢。每次穿上这套军装,于老就好象又重新过把军人“癖”似的。

在一个展区里,存放的很多国家级荣誉证书和奖章。有被誉为“全国杰出英才”的荣誉,有被誉为“共和国功勋人物”的荣誉,有被誉为“全国百名道德模范”的荣誉,有被誉为“全国模范幸福和谐家庭”的荣誉……,除证书、奖章之外,这里还存放着4枚引人注目的邮票,它们是2010年国家邮政总局为共和国功勋人物特制的,邮票上左面是花,右边是于英江,真的让人羡慕。

在一个展区里,有个“镇馆之宝”,就是于老当年的天安门观礼台代表证。这个原天蓝色的代表证,现已退些色略呈淡绿色,长20CM,宽5CM,上侧是国徽,下侧依次书写着1966年、国庆、东一台、第0452号。这是于英江上大三时,作为黑龙江省被推荐的10名大学生之一,拿着这个代表证登上观礼台,接受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当时离毛主席只有3米远,但因人太多没有亲自与毛主席握上手。现在说起来这事,于老即有遗撼又多是自豪,遗撼的是就差3米没有与毛主席握上手,自豪的是与毛主席只有3米远的距离看得那个真切呀。

在一个展区,有于老家人在生活中一些归属个人保存和备查的“小物件”。其中包括合同、学历证、房产证、出生证、成长日志、火车票、家庭消费支出的各种票据等。也别看这些“小物件”,在“家庭档案馆”里,它们是具有真实的法律凭证,又是家庭成员维权和亲情维系及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宝贵历史记录资料。

…………

于英江的“家庭档案馆”,在实践中不段地补续着资料,丰富着内容,规范着管理,保持着平民文化的真实、朴素。最近,当笔者采访他时,于老正在赶写2011年工作总结,准备年终上报让区档案局。同时,于老又告诉我,他心目中又为“家庭档案馆”绘制着新的发展规划,准备要给父母建个档案展区,还要给孙子、外孙子建个档案展区。

革命自有后来人。在最近的一次家庭聚会,于老少饮两口“白干”,瞅着档案馆发呆。女婿看出老人的心思,诚垦地说:“爸,将来你把‘家庭档案馆’交给我吧。”小外孙子也非常乖巧地顺音道:“姥爷,等我长大了,再从我爸手里接过来。”听到这些话,于老的脸上乐开了花,又高兴地举起酒盅呷了一口。

于英江的“家庭档案馆”,是一部“家庭史书”,它与官方历史恰好是两个维度,两者合二而一就会全面地记录下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而这“家庭史书”,又真实地反映出中国民间最“草根”的平民生存轨迹和精神历程,是传承一个现代文明大背景潜在影响之下而产生的一种“平民文化”现象。

2011-11-12初稿

2012.05.05改毕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30687/

最“草根”的“平民史记”(报告文学)的评论 (共 1 条)

  • 伊若雪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