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两种知识观

2012-04-07 21:21 作者:文超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种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也就是改客作为主体人的外部世界(自然世界)的知识;一种为改造主观世界(社会世界)的知识,也就是改造作为对象的主体个人世界的知识。前者主要以自然科学为主;后者主要以社会科学为主。

改造自然世界主要以科学发明创造为主要手段或表现形式,改造社会世界主要以改造人为主要对象,就是以教育人、引导人、启发人、塑造人为主要目的。

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作为客观对象的人)主要运用的手段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和谈心(思想交流)等;改造主观世界主要运用的知识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文学(国学)、史学、美学、法学等;改造主观世界主发运用的工具有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这种工具知识它不表现出来,但它是作为一种思维观念存在于思维者的头脑思维中,是一种潜知识、知识核。运用潜知识来表达出来的如政治学、社会学、文学、史学则为一种显知识,这种知识能被我们大家明显感知到的。

改造人的过程实质是帮助人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因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接触到的主要有文化(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意识等,它是无形的影响)、新闻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书刊等,这是影响人“社会化”主要载体,根据学习理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来得,新闻媒体直接为人学习行为提供了范本,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长久的效果)、社会教化(主要是来自学校的教育,同辈的影响和单位的小文化的熏陶)。

改造人的过程有两种过程,一种为自我教化,一种为社会教化。

改造人首先要了解人的性格特点,这样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做到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方法。然后运用具体的教育改造人方法。如对儿童来讲要根据生性好奇和思维能力(皮亚杰提出的感觉运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开展一些趣味性、动作性可感性强的教育方法。对成年人要根据其性别、文化程度、人格特征,区分场依存性还场独立性,反思性还是冲动性等特点,然后具体对象具体运用或单面教育或双面教育,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改造人的过程不仅仅是个教育的过程,还要贯穿着一种激励手段(尊重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表率激励、宽容激励、工作激励、情感激励)。其实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受到过这些激励手段的激励刺激。

改造人最重要的手段还有一种是心理学讲的“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其实这也一种正面的“偏见”效应产生的好效果。通俗地讲就是“我说你行你就行,我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16416/

两种知识观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