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献给母校八十华诞:一中人

2012-03-24 23:34 作者:白文昌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作者:白文昌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的母校宣威一中,我敬爱的老师们以及我的各位同窗好友。

“蝴蝶里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对许多人来说,母校和故园一样是心中永恒的家。离校两年,我记不清多少次梦中回到那个宛水河边的校园:红枫满园,桃花盛开,我和我的同学都是青涩年华。

虽已离校两年,但我们一直关注着一中的荣辱与变化,是一中的培养,才使得我有幸进入到曾经梦想的大学里深造。没有泪水与汗水浇灌的青是不完整的青春,一中,让我在泪水与汗水中逐渐成长成人。三年的时光,仿佛一切都还在眼前,师友难忘,同窗情谊铭刻心头,那些在阳光下奋斗的日子就像一首诗,当我吟唱的时候,我始终能骄傲的说:我是一中人!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进校的第一天,孙老师说,这是我们一生中要铭记的诤言,作为一中的学子,学着做个大写的人!“338”,在孙老师的话中,我读懂了它是团结,是力量,它见证了我们从初中升入高中时的蜕变,它把集体的力量和对求知的渴望第一次深深地扎根到了我的心里。忘不了,“五四”歌唱比赛时我们嘹亮的歌声;忘不了,广播体操比赛时展开的双臂恰似我们年轻的心对山外面的世界的无限向往;运动会上,我们勇夺第一;考场里,我们“力挫群雄”;从孙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刚强,我学会了作为男人,就应该像山一样,稳健厚重、、、、、、

文理分科的时候,孙老师一直留我,但考虑了很久后,我还是选择了文科,他不知道吧,离开“338”的那天,我一直在流泪。离开了“338”,我开始了我的文科之路,我被分到了336班,我以为,我的前路会是一片迷茫,失去了风向,没有了航标;我以为我会像个没有家的孩子,在文科的班级里平淡的度过剩下的两年时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人们说:上帝给你关了一道门,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吧,在你以为你失去了一切的时候,在你以为你的生命中只是无尽的黑暗的时候,阳光正慢慢地向你靠近!是的,上帝没有让我绝望,我幸运的遇到了范全勇老师,在那段叛逆的时光中,我幸运的成了他的学生。

文科班,在很多老师们的印象中,总是混乱不堪的。一百多人的班级,全年级形形色色的学生组成的班级,如果不乱,那就不叫文科班了吧!和大多数老师们想象的一样,刚开学的那几天,我们的班里面“乱作一窝蜂”,奇怪的是,作为班主任的范老师对此似乎不闻不问,他总是带着一脸的微笑来上课,手里面总要拿着几本杂志。一星期过后,当他站在讲台上依然听到台下的同学在说话时,他终于不高兴了,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很多老师会很生气,会拿出老师们一贯的作风来毫不客气的给学生们一顿言辞激烈的批评。但是,他让我们做的,是一齐背诵了《师说》,全场安静了,静得出奇。这一堂课,我相信336班的所有学生都毕生难忘,我在想,这得要多么包容的心态呢?是的,他说过他有他的原则;他说过他把我们当做他的孩子一样对待;他说过,我们不是弃儿,我们要做宣威一中文科学生的骄傲;他说他喜欢《士兵突击》里面的“不抛弃,不放弃”,他说他不会放弃336班的任何一个学子。是的,他做到了,作为普通班的我们也不曾把重点班的学生放在眼里;他做到了,所有人都看到了我们普通班学生的成绩也能居于年级前几;他做到了,当他把奖学金送到我们的手里;他做到了,他笑了,他的笑里分明也饱含着泪水、、、、、、

他说:人是需要点志气的,奇迹是人创造的。他鼓励我们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他鼓励我们超越重点班所谓的第一;他知道什么叫做劳逸结合,他明白什么叫做人性化管理!是的,他成功了,他的付出没有白费,进入大学后,我们很容易地就适应了大学生活。因为,我们高中时代就一直在体验着人性化管理!

和他相处的两年里,我不曾见到他对学生发过火。我记住的,是他的微笑,是他一有时间就拿着书本看书的样子。他说:任何知识都是值得储备的,知识需要更新,我们的眼光要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现在想来,这些话语我理解的更加透彻了,知识和机器一样,没有更新自然就老化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感谢范老师,感谢他早早地就让我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有了这些,我知道,“Theworldiscertainlyflat”。

“青山本不老,为白头;碧水原无忧,因风皱面”,四季更替,时光流转,我们毕业了,我们离开了,我们收获了一地的金黄。然而老师们,依然忘我地在传道受业的道路上奔忙,他们的生命中,从此没有,只有春秋——春天把知识的种子播撒下去,秋天,他们看着我们收获片片金黄!只是,他们的青春与激情全都成了我们成长的肥料,他们的黑发渐渐变成了银白色,他们的嗓子越来越不好,他们,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是的,孙老师、范老师只是一中老师们极其细微之处的代表,他们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不为我们所知道,更多的,我们知道他们正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的工作着,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默默地为学校的发展建设,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校园的和谐与安全考虑着,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奉献着!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着足以令我们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一中人!

无论我们身在哪里,我们的心都被一线牵,我们是一中的学子;无论我们走向何方,宣威一中永远都在我们的身后!昨天,我们怀揣着年轻的梦想走进一中,我们幻想着天高海阔摘星揽月;我们毕业,我们离开,我们憧憬着风华正茂天生我才;今天,我们回家,在母校八十华诞的日子里,我们回家,无论贫富母校迎候;我们回家,我们依偎到母校的怀里,直到逝去数码记载;我们回家,在母校八十岁的生日里,打开窗,让假话空话随风吹开!一中,永远是我们情感的私宅!

一中人,这个共同的名字,永远是我们自豪的标志。因为她,我们就有了一切值得炫耀的光荣;因为她,我们就有了走到哪里都必须的骄傲,宣威一中,是我们身后坚定的依靠!请昂起头,骄傲地走,因为你是一中人;请微笑着勇敢地走,因为你是一中人;请坚定从容地走,因为宣威一中永远在我们的身后!挺起胸,抬起头,人生的道路耐心去走,即使弱势尊严仍在,因为我们是一中人!

2012年3月16日于兰州大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08815/

献给母校八十华诞:一中人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