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生之爱

2012-03-22 15:46 作者:舟戈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人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人生活的方向,决定了人生命的历程。特别是以情为重的女人,更注重对爱的价值取向的思考。我不认同洪晃女士在网络的言谈。她把爱的价值取向定位在凑数的数字游戏中,一个女人一生爱过几个男人就怎么样?什么够本,什么划算,俗气!爱是简单的事,爱也是复杂的事,理论上已经很难定性,派上与情感无关的数字,能够说出一个什么新的理论来?

情人节这一天,我写出了关于李丹妮的文章。空间好友评论文字已经超过我的原文,不是字数的多少,它说明了好友们在情感方面的积极而又深刻的思考。空间的交流已经达到了理性的互动。李丹妮的爱的确是值得思考。她的爱是独特的爱,是清苦的爱,是凄美的爱。她以55年的等待,完成一个令世人婉叹的爱的马拉松。在马拉松的终极点上她握到了命运的牵手,这是她终身情爱苦涩的团圆。青妙年涉足爱的浪漫,83岁走进爱的殿堂,超常的爱期令人在祝福之后是深沉的思考·······55年的相思,55年的煎熬,即使没有直接接触,可是生命历程中的辛酸也能够力透纸背,令人痛婉。

在舟戈写作的此刻,在你阅读的彼刻,我们的心间有一幅同样的画:李丹妮怀揣着一个单一的爱,行走在一个窄窄的漫长的小巷。没有歌声,没有笑容,没有·····只有信仰一样的爱作生命的艰苦的支撑·······画的题目叫《爱的殉道》。李丹妮以生命作画,为我们完成了爱的殉道。

就在此刻,我想起了另一幅画,一个有着对比意义的画,题目叫《天使的远行》。她出身名门,母亲是荷兰的女伯爵,父亲是英国的银行家,她会讲5国语言。她举止优雅,气度非凡,高贵柔美。她的性格矜持内敛却又平易近人。她有着姣美的容颜和如花般的笑容,她的名字叫做奥黛丽·赫本。她的一生拥有盛名,但是她一直保持着谦和温厚、优雅高贵。晚年她洗尽铅华,淡出影坛,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投身于慈善事业,多次去非洲救助饱受战火蹂躏的儿童。她被人赞为天使。

无论多么辉煌的生命,终有完结的时候。天使要回天堂了,她生命历程中的男人都来为她送行。

我敢说,在中国,没有这样的整齐的碰头。即使有赫本一样出色的女人,中国的男人也没有这样的度量,没有这样的气质,共同为一个女人的远行送行。我相信赫本远行的画面会让中国人感到心灵烙印的效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为赫本抬棺木的四个男人分别是:第一任丈夫演员兼作家费勒;第二任丈夫心理医生多蒂;第三任丈夫演员罗伯特;以及其情谊与40年婚姻一样漫长的情人,服装设计大师纪梵希。四个男人为她送行,什么样的情结让他们合作在无需沟通的同步中?爱!这是男人们根深蒂固的动力。也许他们之间是互相排挤的,是敌视的,是不友善的,可是对同一个女人的爱使他们超脱了低俗。也许他们老态龙钟,也许他们力不从心,也许他们步履蹒跚,但是,他们一定要肩负送行的沉重。爱之深,爱之切,是无以替代的。

赶来送行的还有派克——他是赫本生命历程中又一个重要男人。被人称为绅士的派克,被无数女人倾慕的派克,一生没有绯闻的派克,他吻着棺木说,“你是我一生最爱的女人!”不管赫本能不能听得见,他必须说,因为这个爱,在他心里埋了40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表达的机会。

赫本就是这样开始了她的远行。她是坐着情感的集合号走的——男人们的齐聚折射了她爱的成功。她一生的情爱就浓缩在这送行的画面中。因为她生命历程中的男人集合了,所以有必要写一写她的人生之爱,哪怕只是回首的一瞥。

费勒比赫本大14岁,他们合作出演了《莎宾娜》之后,就迅速举行了婚礼。不久之后,他们的儿子肖恩出世了。结婚之后,赫本的事业如日中天,但是费勒的事业却始终不见起色,巨大的事业差异渐渐显现了婚姻的裂痕。1967年,他们终于决定分手。

1968年,赫本在希腊旅行,遇见了一位心理医生安德烈·多蒂。多蒂有意大利人特有的帅气和热情,他狂热地追求赫本,于是他们闪电结婚了。这一次,赫本接受上次婚姻失败的教训,彻底放弃工作,在家相夫教子。但是,多蒂有着意大利人放荡不羁的性格,天生就很会讨女人欢心。赫本在怀孕期间,她看到了丈夫和别的女人鬼混的照片。面对丈夫的一大堆丑闻,忍无可忍的赫本提出离婚

电影人难改电影的情结,赫本重返银幕,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她事业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认识了荷兰籍的演员罗伯特·,让她找到了爱的温暖。赫本称罗伯特是她“灵魂的伴侣”。“希望我对你的爱不会造成你的负担,因为我选择爱你,就要爱得自由自在。”罗伯特在送赫本的礼物上,写下了她最喜欢的泰戈尔的诗句。罗伯特与赫本相濡以沫20年,他陪伴赫本度过了平静美好的晚年。

1953年,在巴黎采购服装的时候,24岁的赫本第一次去拜访了时装设计大师纪梵希。纪梵希立刻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赫本“灵敏的美丽”,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的审美观让他喜欢上了她,于是他们成了最亲密的朋友。与分分合合的婚姻不同,她和纪梵希的友谊相伴终生。他们的友情比任何一段婚姻都持久。人们会经常看到这对朋友并肩在塞纳河边散步。在临终前,赫本希望能回到瑞士,纪梵希满足了她在世的最后这个愿望,用私人飞机把她从美国的医院送回到瑞士的家中。

当赫本还是默默无名时,36岁的派克已经是大牌明星了。

在电影拍摄间隙,有大群记者围堵住赫本,向年轻的赫本提无聊的问题,“你是不是迷上派克了?”赫本毫无经验,不知道如何对答。派克冲进人群,斥责媒体“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新人”,然后拉住赫本逃离了记者。那是谦和温雅的派克第一次对媒体翻脸。

1954年9月,赫本结婚的时候,派克千里迢迢赶去,参加了她的婚礼。并送她一枚蝴蝶胸针。赫本在以后的40年中,丈夫是分分合合,没有离开她的就是纪梵希的真情,和派克的这枚胸针——通过它,赫本能够感知一个心心相印的灵魂知己。他们见面极少,可是电话很多,特别是想对人倾诉的时候,赫本拿起电话就会想到派克。所以赫本佩戴这枚胸针直到离世。

三个丈夫,一个情人,一个知己,五个男人送行。对这样一幅画,我不知道朋友们会怎么说。或许说好,或许说值,或许说不······或许会说很多很多。与李丹妮凄苦地等待在思念之巷不同,赫本的爱是几变,是多样。但是,没有绯闻。她的爱是在自然的历程中,在人们通达的理解中。

两个女人,不同的爱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人生之路。就像我们在读地图。地图上的蓝色的曲线是通常意义的河流。有的河流容纳百川,一路风光,浩浩荡荡地奔向大海;有的河流,苦苦迂回,迷茫在内陆,最后消失在沙漠。人一生爱的旅程,多么像河流的流程!河流与生命的起源有关,与生命的延续有关,没有想到与人生爱的意义也有关。爱的强大的力量,也像河流的孕育力和滋养力,让生命欣欣向荣。

面对自然,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面对自然,所有的诘问可以不答。人生之爱,也在自然的流程中。人生之爱,也应该像河流一样,在有限的岁月中纵情地奔腾·····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07613/

人生之爱的评论 (共 4 条)

  • 方诚
  • 寒烟冷月
  • 挌德勒斯
  • 风过无痕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