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野佛

2018-04-08 15:31 作者:TANUKI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清明节回家扫墓,又看到了故乡的那尊野佛。是一尊大理石雕刻的送子观音,黑黝黝地伫立在浈水边山坳上的大柏树下,仍然裂着嘴角站在那里,暴露在野外,风吹日晒,时间久了,看上去有点丑陋,略带可怜的模样。童年时候谁也不去理会它。最近人们重新寻找精神家园,逢年过节,前来祭拜的人就多了起来。这不,菩萨的面前,早已香烟袅袅,云雾腾腾。

听外公说,那尊送子观音本来是供奉在祠堂里的,祖宗留下来的,年代久远,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具体什么时候供奉在那里,破四旧时候,作为四旧差点给破了,那天村里的一个民兵拿铁锤去砸观音菩萨,接连砸了好几次,都没有砸烂,最后一次砸到菩萨的嘴角,菩萨的嘴被砸裂了一块,被砸裂的那块石头飞溅起来,砸伤了那民兵的眼睛,只好作罢,更加巧合的是,那天那民兵的二个读小学的儿子在浈江游泳,小的突然溺水,大的去救,结果两个儿子都溺死了,村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是菩萨生气报复了,大家心照不宣,没有人再敢去砸菩萨了,却又不方便继续放在祠堂,有长者提议,把菩萨移出祠堂,扔在浈水边山坳上的大柏树下,菩萨就成了裂嘴的野佛,那大柏树下本来就有一个客家人的社官,佛家跟道家相处,相安无事,倒也不错。《法华经》说,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有法身,草木也能够成佛,也许那大柏树也是一尊佛,一尊野佛。

在没有神的日子里,在没有神的土地上,其实,神没有被消灭,只是隐藏进了人们的内心。渐渐地,村里一些老人老了以后,都安葬在观音菩萨周围,安葬的人越来越多,大概内心还是希望能够在菩萨周围,得到菩萨的保佑吧。还有一个地主婆,居然在观音菩萨旁边的大柏树上吊死了,蝼蚁尚且偷生,但在那个年代,有人却急着寻死。也有人无法忍受一尊观音菩萨被丢弃成一个野佛,偶尔偷偷摘几枝树枝盖在菩萨头上,那个年代,就算供养吧。《悲华经》说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一千个儿子中的长子而非女儿。到了东土因机缘才渐渐演化成女性,在印度考古出来的早期观音佛像,以及莫高窟壁画上的观音都是男性装扮,还留着两撇潇洒的小胡子。鸠摩罗什把“在观看中的自在者”翻译成“观看世众心声的人”即观世音,维摩诘则说“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观生于缘,离缘即无观,不观也是菩提。那尊观音菩萨在故乡成为野佛,安抚着故乡人们的心灵,也是一种机缘吧。

日本是野佛最多的国家,那路边田野旁的地藏菩萨,像面包超人,小巧玲珑,着实可,其次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洋溢出母爱。长野县高远市建福寺的杨柳观音,千姿百态,而埼玉县秩父市金昌寺的慈母观音,是一个伫立在墓前怀抱婴儿的观音形象,母亲慈祥地抱着婴儿静静哺乳的慈母观音,大爱无言,温柔永存。日本也是东南亚寺庙最多的国家,大小寺庙有七万七千多座,居然超过了全国大小超市的四万三千多间。尽管如此,遍地的野佛,方便了民族的求佛心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拜佛。那些古朴真挚的野佛,圆照清净觉相,也是禅的一种诠释吧。

与日本相比,我们国内野佛几乎很少,想要心里体验佛的心态只能在寺庙,寺庙里人潮人海对佛的求拜,求富求贵,求官求禄,求子求嗣,前些年的腐败泛滥,寺庙拜佛在某种程度上说,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其实,无论寺庙里面的佛还是野佛,都是众生的一员,是佛的化身应身,《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谓因缘,因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本来就离不开世间法,脱离世间法去找佛法就犹如去觅兔角。佛魔同体,生死一致,有无同存,我们在此岸执着于求彼岸佛的本身,是否就已经是南辕北辙?众生就是佛,所谓凡夫,即非凡夫,是名凡夫,迷时是凡夫,一悟即是佛,因为众生还没有觉悟,只能暂且叫凡夫。一切有为法,如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站在外公外婆的墓前,我看到了一尊佛,与对面的野佛相辉映。一世的缘分,几世的造化,都化作了滴滴晶莹的泪珠,潸然落下。好多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明白,而有些事情,众生或许一辈子都明白不了。漫山青青翠竹,遍地郁郁黄花,放眼皆茫茫,斜阳山外红,笑看花开,笑看花落,花谢花开本自然,一切隨喜随缘。明月谁家客,夜望乡梦。故乡的那尊野佛,几回回萦绕在梦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却总觉得在某处瑟瑟作响。也许,是那流淌过童年时光的悠悠浈江水流声,是那吹起我心中涟漪的,吹过浈水边山坳上大柏树下那尊野佛身旁的落山风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5520/

野佛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