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切入点·故事·主题——从作家李迪的两篇报告文学谈起

2018-04-03 10:14 作者:岱青山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对于我来说,2018年的阅读生活开局良好,这一年初作家李迪的报告文学擂响了第一鼓,引得我频频驻足观看。现就以他的两篇报告文学为例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细微处洋溢着温暖

读2018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我被其中作家李迪的报告文学《熊警官》感动了,作家对警官熊海工作细节的描写,正是其温暖的闪光之笔。读后,令我们突然明白了,噢,原来这就是新时代的好民警!好民警带给我们的永远天般的温暖!

从外观上看,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句式短,口语化,用第三人称来叙述,读之犹如作家就站在我们身边给我们讲故事,亲切上口,通俗易懂。这种叙述语言能跟上或很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不浪费读者的时间,很受读者欢迎。基于此,我想说,大力提倡推广这种叙述语言,使其很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显得尤为必要。

从内容上看,本文选取的几个故事,看似不连贯,但它通过熊警官一个个接电话这条线索连接起来了。他一件事接一件事地到现场处理,表现出他不浮不躁、热社区居民、忘我工作的现代警官形象。几个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作家精巧的设置线索,反复再现接电话使得文章悬念迭起,不仅收到了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而且层层递进,深化了文章主题。

下面不妨细细说来与诸君分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熊警官》一文由开头“熊警官怕来电话”引出由头,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扣住了读者的心,为作品确立了主线,定下了基调。

接下来,文章用四个新、奇、特的事件诠释了熊警官怕来电话的缘由,也撑起了文章的主体。

第一事件略写。说有个智障孩子给熊海打电话,声称太阳不转了,熊海赶到现场陪孩子傻看太阳,直至孩子说太阳转了。虽然整个事情经过作家用三言两语描述的,但是他抓住了典型的细节,极具代表性,这说明警无大小、不分种类,有警必出是民警维护一方平安的神圣职责,责无旁贷。熊海一怕来电话,是由于他忙,恨分身无术。此事件好比总领,简明扼要,点到为止。

第二至四事件详写。犹如分述,层层展开,形成合力服务中心思想。

第二事件讲社区居民顾老爷子义卖书法把善款捐赠给了贫困山区,有个外地打工小伙看到顾老的义举想认他当干,顾老不从,小伙死缠烂磨,无奈中顾老的家人打电话报了警。熊海几番折腾最终将小伙送回家。由此可见,警千奇百怪,解决之道更需千方百计,细致入微。熊海二怕来电话,是由于他担心事情反弹,重蹈覆辙。

第三事件叙述了十三岁的小钟父母离异,亲妈不管后母不疼,流落街头的他砸车窗被告发,熊海动之以情,通过为他办了几件实事说服教育了他,最后孩子改邪归正,被亲妈领走。不言而喻,从警就是奉献爱心,从警就是校正、扶直社会不良行为,就是虽无回天之力,但仍在进行着补天之术。熊海三怕来电话,是由于他唯恐顾此失彼,两边不落好。

第四事件写了独居老人梅姨习惯成自然离不开熊警官对她的照顾,她甚至不相信两个儿子,就信警察。行文至此,可以说警察的形象塑造出来了。然而,该文并没有就此完毕,它未将警察写成神,警察毕竟是人,回归人该做的事才合乎常理。于是,它又由警察这个中间桥梁和纽带,把独居老人一家原来僵持的局面扭转过来了:亲情回归,亲人团聚。这其实就是事件描写细节。一般情况下,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独居老人有求警察时,警察必应便可。但熊警官却不,他由一能想到二、三,想到长远之计,并非只顾解决眼前之事,得过且过。换句话说,他办事有始有终,办得彻底,办得水到渠成长流不息,汩汩流水润民心。毋庸置疑,这才是民离不开警,警离不开民,警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这才是新时代警察的新奉献新征程。熊海四怕来电话,是由于他惦记工作还没做好。

总结熊海的四怕,全都是因为他对事业心怀敬畏心。面临多如牛毛的事件,熊海一件件处理得头头是道,这反映出他工作态度好、能力强,而这正是人恒敬他人恒爱他的原因所在。

当然,本文的细节不只是事件描写,它还包括动作描写,比如梅姨打电话说她摔着了,“小熊熊跑得顺脖子淌汗,边跑边叫救护车”。语言描写,比如他赶到梅姨家,见虚惊一场,便说:“没摔着就好,没摔着就好!”神态描写,比如事情办得圆满成功,“熊海笑成熊嗨。”这些细节相互渗透,相互组合,使得熊警官这个人物形象如在眼前——他是一个善良真诚、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人民警察,他不怕苦不怕累,一切为了居民着想为了居民行动,充分显示出他对居民的一片祝福之心,为民服务的闪闪红心。

二、警徽在奉献中闪光

2018年2月9日,作家李迪的报告文学《如果哪天轮到我》在《光明日报》“作品”副刊刊出,可视之为公安题材创作的又一佳作,值得我们关注。

该文最明显的特点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深圳福田公司福田派出所副所长蒋海泉,同时又是故事中的角色。换言之,他本人不仅是整个故事的参与者,而且还可以离开作品向读者进行描述或评价。更进一步讲,以我口说我事的这种叙述视角,更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较之于第二、三人称,更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认同感,由此带来的知名度、美誉度更胜一筹。

让我们粗略分析一下本文。

入题开门见山山不平。首先,“我”为80后警察也就是派出所团队正名:牛!其次,在少数警员改行的情况下,“我”依然坚守如一。第三,“我”从警的第一天抓到一个抢包小偷送到附近派出所,正是派出所民警的一句“真麻烦!”激发了“我”的决心:如果哪天轮到我,我决不怕麻烦!文章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波澜不平中轻舟已载我们过了一山又一山,最终的山——文章要表现的主题,令我们充满期待。

破题内容充实不显多。作家通过“我”之口再现了捡钱分钱街头诈骗案、入室抢劫案、六人组合偷窃案侦破的详细过程,就是为“我”当警察不嫌麻烦找有力的证据,也就是为“我”敢干有正气充实内容,从而达到有的放矢的破题的目的。

故事衔接紧密渐深入。由于作家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法,所以他就有了既讲述又评价的特权。而这个评价正好充当了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加之“我”本身又是故事中的角色,由“我”这条线贯穿一个个故事,显得如此完整,如此自然贴切,如此步步深入,如此引人入胜,使人读来有趣而又有收获,那就是对当代警察有了全新的认识。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哪天轮到我》这个“我”代表的是大多数民警,亦即这个社会的主流方向,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警徽在奉献中闪光……这就是新时期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风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的:“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相信,《如果哪天轮到我》产生的美感可以成为强大的社会动员!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作家李迪的报告文学多以切入点·故事·主题见长,值得我们借鉴。

简单地说,文章的切入点就是突破口,就是解决问题最先着手的地方。找准了切入点就能准确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行文。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熊警官》一文来说,作家李迪正是抓住了熊海一个个接电话这个点,通过四个事件的铺垫,带出了一个面,即民警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忙,东奔西跑,把工作时间都用在了解群众所盼里……

就《如果哪天轮到我》一文而言,题目本身就是切入点。作家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一开始指出了有的民警转行,挣大钱去了;有的民警干着公安工作却怕麻烦……当轮到我当警察,我绝不会这样!这种大转折式的切入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旨,体验作家思想感情

好的切入点就是好文眼,就是好的巧思与新见,令人眼前一亮。这样的切入,很多时候不是文字水平的高低,恰是需要一双“平中见奇”的慧眼,恰是基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艺术的熟练,二者碰撞后才能形成。小角度洞见大世界,从一个个小警察的所作所为,折射这个时代民警的作用——他们关联社会稳定,百姓幸福安康,其存在价值意义深远,令人信服,耐人寻味。

故事是文章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必须丰满。作家李迪的这两篇报告文学,纯属“非虚构”,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带丝毫假借。他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的叙述,往往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如此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还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二者相辅相成,或者说一个故事可以同时兼具两种作用。缺少了推动故事的单位,故事的连续性就会被破坏,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故事的生动性和意义内涵都会受到损失。从故事发展的角度讲,前者是核心单位而后者是辅助单位。从故事的基本线索来看,辅助单位也并不是不可少的,辅助性的事件不断地触发故事的张力,从而强化了读者阅读中的期待心理,故事因此而产生了吸引力。

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关系到作品的价值趋向。作家李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正能量的题材作为自己的创作导向是正确的选择。人民是文艺的创造者,只有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反映社会现实。比如《熊警官》和《如果哪天轮到我》两篇文章均是表现警察形象之高大、心地之坦诚、精神之光彩、境界之高超,立于天地,光芒闪射之作。具体来讲,关心群众疾苦,为百姓帮困解难,80后警察表现出的是春分拂面般的柔情;面对歪风邪气敢叫板勇挑战,80后警察表现出的是铮铮铁骨的豪情。他们用自己的那份赤诚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他们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和毫不动摇的自信与担当,超凡脱俗,走他们正确的道路,为这个时代和社会树立了丰碑,这种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的现实价值及其文学价值都是作家李迪作品的贡献与光芒所在。

歌德曾告诫青年作家们说:“要牢牢抓住不断前进的生活不放,一有机会就要检查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明,我们现在是有生命力的;也只有这样,在日后的考察中,才能表明我们曾经是有生命力的。只有了解了生活,认识了生活,才能塑造出各种力量运动的碰撞,紧紧依靠生活和现实是文学的基础,超越生活,就是文学作品成为作品的根本条件。”由此可见,一篇好文的切入点·故事·主题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据有关资料介绍,为了还原真实故事,李迪能深入看守所潜伏七个月,与犯人打成一片;为了描绘石油工人的生活,他能三进塔克拉玛干沙漠……对作家李迪来说,最重要的功夫不在写作,而在写作之前的深入生活,唯有用心感悟生活中的情,笔下才能有真情流淌。同样,作家柳青蹲点皇甫村14年,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创业史》中的人物才能那样栩栩如生;画家刘文西90多次深入陕北农村,结交数百位农民朋友,笔下作品才尽显黄土地的精神。归根结底,生活是作家、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生活,与要表现的事物形影不离,这样才能体验、熟悉、总结它们,为写作提供有用的素材,从而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就此意义上,作家深入生活的深度,就是作品的深度;作家认识生活的高度,就是作品的高度;作家深入生活的质量,就是作品的质量。大道至简,关键在行!愿与大家共勉。

常耀宗/文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5005/

切入点·故事·主题——从作家李迪的两篇报告文学谈起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