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飘落在田野的芳华

2018-03-29 15:27 作者:Mr Lee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李小烈

每个人都有自己芳华,而我的芳华在那特殊年代,只能随着文革的东风飘落在山间田野之中,不由自己选择绽放的地方。

那年我15岁多高中毕业,正值人生风华正茂的大好年华,却不幸遇上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指示,在全国的老三届初中、高中学生掀起了“上山下乡”的高潮。全国有1623万知识青年在毛主席和国家的号召下,奔赴广阔的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这号召,对于我们这些70年代初毕业的高中学生,有憧憬上大学想,有实现人生理想的青年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无奈的事情。

那些年,市革命委员会紧跟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遵照最高指示,动员全市初中、高中毕业学生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据我了解,那些年初中、高中毕业后的年青人工作方向,要么上山下乡当农民,要么留城市当工人,当然还有极少数毕业生不愿意下乡当农民,窝居在家里等待就业机会。而在城市生活的毕业学生没有几个真正愿意到农村当农民,但在这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下,你不想去也得去。按当时流行语叫“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理解。”我仿佛是飘浮在滚滚洪流上的一片叶子,只能随大流。个人命运的沉浮,在那特殊年代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只能听从政府安排。

那年的7月21号,市第六中学在操场上召开高中毕业生大会,学校领导宣布“上山下乡”务农和留城学生名单,操场上坐满三个高中毕业班同学。学校领导的宣布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同学们早就按照政策“对号入座”,对自己的去留似“盲眼佬”吃汤圆——心中有数,只是在宣布这一刻才更加明确自己的毕业去向。当校领导宣读每一位同学去向时,总会引起台下同学们窃窃私语。留城者,脸上呈现着称心的笑容;下乡者,脸上充满无奈、失落的表情。

我对知青下乡生活的认识,是基于1968年大姐到广东省佛山地区三水县新风公社插队务农讲述农村生活中产生,所以对知青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有一些了解。说句心里话,面对人生命运的安排我完全没有知青作家史铁生《插队的故事》里“我一点没有悲伤,倒不是有多么革命,只是很兴奋。”的感觉,也没有1974年市某青年弃工务农“扎根农村,奋斗60年”的崇高境界,或许会有点年轻人受当时形势教育影响,认为年轻人有需要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教育,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需要,但更多的是对人生前途茫然和顾虑,对能留城当工人的同学充满无限羡慕.(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按照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的政策,我成为上山下乡对象。所谓50%政策是指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就要一个下乡务农,有四个孩子的就下乡两个.1968年我大姐已经到佛山地区三水县新风公社插队务农,因此,按照知青政策我还需要下乡务农,但可以选择在市郊区公社插队务农,不一定到斗门县或四邑插队落户。当年,我们下乡插队落户市郊区公社的100多位知青,分别安排在胜利大队、朝阳大队、永红大队、向阳大队、东升大队、东风大队等10多个大队。

8月20号早上,市华侨戏院附近处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周围有大幅的宣传标语和横幅,譬如“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等等。我们100多位将要下乡当知青的学生,参加市革命委员会在市华侨戏院举行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大会由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刘剑峰同志发表热情洋溢又鼓舞人心的讲话,下乡知青代表发表到广阔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决心,最后我们下乡知青分别到大会主席台前接受市领导亲切握手欢送。从此,我多了一个如影随形的名字——知青。

当我接到市革命委员会颁发的《光荣上山下乡》奖状时,没有热血沸腾心潮涌的激动, 更没有满怀激情喜泪流的表情,只是默默地感觉人生命运之船起锚了,将经历人生最艰苦、最难忘的知青生活,而我的芳华只能随风飘落在山间田野之中绽放。

版权声明:本人文章在散文网发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任何其它商业、非商业站点转载需明示本文作者。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4544/

飘落在田野的芳华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