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暖杏花繁

2018-03-17 16:27 作者:烟波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今天这风真厉害,梅花都开了!”站在梅树前,大家感叹着。

他们不知道这花早就开了,只是被前面的树挡着,大家来去匆匆,所以就没发现藏在后面的它。倒是街上书店门前的那树杏花,真的是今天开的。

昨天经过那杏树时,看见一簇簇鼓溜溜红艳艳的花苞拥挤在枝上,还和店主说这花怕是要开了。结果今天它就密密匝匝地全开了,一派“红杏枝头意闹”情形。花间有几只非蝶非蜂不知名的昆虫在哼着歌采蜜。还记得去年这棵杏树初开的情形,比今年的要艳,要繁。后来花瓣残落时经过那树,清楚滴看到过学士写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样子,也见到了小杜写得“绿叶成阴子满枝”的样子,也看到过老范描摹的“梅子金黄杏子肥”的喜人景象。每每从这杏树身边经过,都像是在阅读一本关于杏树的诗选,而且是流着口水。因为,看到它,就有留酸软牙的感觉禁不住望杏生津了。

杏树应该算是我们乡村田野上开花最早的树了。“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这是白乐天排的序。但是在我们这乡下,梅花,樱花从前是没有的。就是现在,除了新近移民来的,也不是很常见。所以,它在家院内外,田间陌头开放时,大家就说,春天真的来了。(百姓们并不认为柳开始绿了就是春天来了,因为那时天还冷。也不认为燕子来时才是春天,因为那时候都是暮春了。)大概也因是它首先让苍灰覆盖的大地开始靓丽,告诉了大家春临万户,所以杏花备受人们瞩目和赞赏,屡屡被文人墨客邀入作品。古人写杏花的诗很多。最为大家熟悉的当属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了。赵佶的“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写得最是生动细腻。王安石的“纵被春风吹作,绝胜南陌碾成尘”有梅的气骨。我最喜欢的是陆游的那句“小楼一听春,深巷明朝卖杏花”,画面清淡,情韵悠悠。

不过,和桃花相比,似乎后者出现在诗词画卷里的时候更多。为什么呢?我想,大概是杏花花期短暂颜色浅淡吧。杏花比桃花开得早不了几天,甚至是错杂在一起。但是桃花花色多,而且艳丽。尽管说是“艳杏夭桃”,其实留心点就会发现杏花是变色的,一旦开了,颜色就变得浅了淡了,而且越来越浅,很快就成了白色的。杏树是花残叶生,所以很多时候,是满树繁花清白,不见一叶生。桃花就不一样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它的颜色不管是粉,是红,还是白,从始至终都是很浓艳的。而且桃花很多是边长叶开花,绿叶衬着,花越发显得鲜妍妩媚。从来写人漂亮都说是桃花面,没有人以杏花相比。不仅于此,现在时常听闻樱花节、桃花节,梨花节的,连油菜花都有人不远万里去看,开发杏花旅游项目的不多,而且大都是在偏远山野。

风暖杏花繁 - 烟波 - 濯心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若说自个儿赏杏花,那也得像赏月一样讲究时间地点。看月最好的时候是三五二八夜,最佳的地点是水边花前。那看杏花呢?最佳的时候,应该是旭日东升的早晨,还有烟雨蒙蒙的时候。早晨初阳给花上彩增色,雨露能让花润泽娇俏。月下也挺好,朦胧迷离的浅粉,像是一种久远模糊的回忆。那么地点呢?我觉得杏花和梅花一样,都比较适合浅清的水边,茅篱侧,传统的屋舍墙壁,若挨着绿竹幽草,有翠色衬着,更妙。古人有诗云“满阶芳草碧,一片杏花香”,多美。不过,遗憾的是,一片杏花香倒是邂逅过,却没有满阶芳草碧映衬着。没主动积极地看过杏花。但是有两次邂逅却也有深的印象。一是石门山孔尚任隐居的院里有几株,去游玩时,恰好开着。淡淡的,静静地,沐浴着春风。树旁是几间低矮老破的茅屋,木门都歪斜了,落着老铁锁。春风,杏花,茅屋。这不禁让人遐想就是这样的环境孔先生写出了《桃花扇》吗?还有一树开在回家的路上,从树枝编成的篱笆里探出了小半个身子。正是“似开未开最有情”的时候。一位老大娘正在院子里“咕咕咕咕”地唤着她的鸡雏,往一个破铁碗里倒着金黄的小米。看我张望,她冲我微笑:“家来玩玩吧。”那一瞬,觉得自己遇见的是一阙清新田园的宋词,而不只是一树杏花。

因为“杏”“幸”谐音,所以,原来以杏为名的多的很,栽树寄意的也很不少。杏树树苗一旦成活,对水土的要求并不高,也不需要人们费心。所以我们春天出门,在房前地头山岭沟渠,时常能见到它。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3236/

风暖杏花繁的评论 (共 10 条)

  • 我好无聊
  • 程汝明
  • 青丝暮雪
  • 江南风
  • 听雨轩儿
  • 雪
  • 淡了红颜
  • 浪子狐
  • 雪儿
    雪儿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