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71

2018-03-17 06:17 作者:张关林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71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是:代词,这。处:接受,享受。去:摆脱,避开。恶:如何,怎样。终食之间:吃一顿饭的功夫。违:违背。造次:仓促,匆忙。颠沛:受挫,困顿流离。

(白话文)孔子说:“有钱和地位高,是人所盼望的,但如不是用正当方法得到,就不能接受。贫穷和地位低,是人所厌恶的,但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摆脱,也不可以。君子抛弃了仁德,靠什么树立名声?君子即使在吃饭的短时间内也不能违背仁德,事情紧急匆忙的时候也一定按仁德行事,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按仁德行事。”

(张说)这段话有两个含义。第一,所有人都财,但致富手段必须符合道义,并非只有“君子”才需要“取之有道”。前半段没有提“君子”,就是把“致富有道”的原则推广到所有人,包括小人,这个认识极有社会意义。第二,君子不仅致富要有道,君子在任何时候的行为都必须符合仁道,就是说,仁道要成为君子的后天本能。孔子的仁道,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是指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利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是指以尊重生态规律的方式来索取物质。

孔子从来不否认人类天生的物质欲望,他说过“食色性也”。后世儒家在这方面严重歪曲孔子,宋明理学提出的“灭人欲,存天理”,就是典型的歪曲。孔子反对的是违背道义追求欲望。在欲望与道义相悖的情况下,孔子选择道义;如果两者兼容,他是不反对满足欲望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追求欲望的行为要符合仁德原则,用今天话说,就是要符合不损害他人利益、不破坏大自然生态规律的原则,这个欲望观难道不具有永恒的正确性吗?如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难道不是因为违背了这个原则导致了恶果吗?“可持续发展”不就是孔子欲望观的必然结果吗?

发展之不可持续,根源就是不仁道的榨取。社会内部不仁道的榨取,会导致革命,使社会形态不可持续。在自然界不仁道地索取物质,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引发生态的不可持续。不仁道地追求欲望,的确能加快发展,但这个发展是短命的。

孔子的这段话虽然着眼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但真正的着力点是社会的和谐,是发展的可持续,是永不黯淡的朗朗乾坤。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3166/

张说《论语》·连载71的评论 (共 6 条)

  • 淡了红颜
  • 雪儿
  • 听雨轩儿
  • 水莲花
  • 雪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