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百年树人

2018-03-08 15:02 作者:男柯一梦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wolf

沈士远,著名学者,庄子学专家。沈尹默,号秋明,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沈兼士,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沈氏三兄弟即三沈,祖籍浙江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竹墩村,出生成长陕西安康汉阴县。出身翰墨书香世家。

祖父:沈玉池,前清副贡生, 擅长小楷,手抄经籍,课徒为生。

祖父:沈际清, 1867年随左宗棠入陕,安家于汉阴,曾任汉中镇巴县县长。前清解元,也是清朝名臣潘世恩和清朝大臣、书法家何凌汉的门生。

父亲:沈祖颐,书法家,善诗好吟,书宗欧阳询,兼涉赵松,尤喜北碑。21岁任岚皋县副县长,汉阴县和安康县副县长、县长,1892年汉中镇巴县县长。

《兴安府志》和《汉阴县志》记载,汉阴仓学大厅内一石碑记述沈祖颐事迹,评价其任内“兴学育才,为官清廉,造福一方,颇有口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沈祖颐在汉阴育有三子三女,家学渊源,儿女自幼即受熏陶,喜文学与书法。因材施教,长子士远,学批公文,以承父业;次子尹默独爱诗词与书法,五岁入家塾读书,十二岁始习书法,从欧阳询《醴泉铭》入手;三子兼士则攻文字学。

遥想三沈青少年时期生活与求学,主要在汉阴和镇巴两地。课余之时,或登文峰塔远眺百里山川。或兄弟姊妹结伴,同游镇巴的白天河、苗家塞、木竹林。或沿子午道,翻越秦岭,去西安拜访师友。或家中互相和诗,求父亲点评。

1902年,沈祖颐逝于任上, 家庭重大变故,失去经济来源,上有72岁的公婆,下有六个子女,十分困难情况下,夫人彭佩芳毅然将家迁往西安。 离开汉阴时,士远21岁,尹默19岁,兼士15岁。在西安,一家人挤在一间小屋里,日以菜羹和杂粮为食,以儿辈学业为念,三沈与大师切磋学问。后举家迁回浙江。

1905年,彭夫人让沈尹默和沈兼士游学日本,师从章太炎。老大沈士远到江浙一带,鬻文课读,资助家庭。由于经济困难,沈尹默第二年回国。

严格的家学熏陶和多年的寒窗苦读练就了三沈的童子功,陕南质朴的民风,形成了他们沉稳、包容的个性和学养;移民的生活艰辛和顽强奋斗,使他们了解社会现实、体会民间疾苦。

沈尹默自述,因早岁僻居陕南,无良师可以请益,新旧学问,皆无根底,只以自己兴趣所在是诗词与书法,因而不断暗中摸索。偶遇有人谈诗论字,即从旁注意听取,归而参之旧说,加以思考,信合于理,然后敢从其言,至今学习,犹循这一途径。

1912年,三兄弟先后同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高校国文教授。时年,沈士远31岁,沈尹默29岁,沈兼士25岁。

沈士远,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庶务部主任、校评议会评议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燕京大学教授。入北京大学授《国学概要》,成为享誉京华的“沈天下”。后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民国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

沈尹默,曾二度留学日本,1913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文研究所主任、河北省教育厅长、1931年北平大学校长等职。

“五四”运动时,他和鲁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他被尊为一代书宗,继王羲之和王献之,中国书法的又一座高峰。

沈尹默的书法,精于用笔,控纵如是,点画精到圆满,意趣平淡韵远,雄壮浑厚,妍妙风流,二十世纪贴学中兴的开山盟主。

沈尹默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题写书名,沈尹默的翰墨逸香世界。

毛泽东多次接见过沈尹默,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周恩来家中和办公室曾挂过沈老的字。

沈兼士,以无人能匹的文字学、训诂学成就独步于二十世纪中国汉语学界。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中极致评价沈兼士说“最卓越之训诂学家,一人而已”。

《四库全书》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中华古代三项伟大工程。1922年,溥仪欲把《四库全书》盗卖给日本人,沈兼士获悉,竭力反对,致函民国教育部,挽救了我国现存的《四库全书》三部半中的一部,成功阻止了国宝外流。

重品行,酷爱文学和书法,沈氏家族家风家学源远流长,长江后浪推前浪,沈氏三兄弟文化三巨匠,登峰造极,享誉世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2257/

百年树人的评论 (共 15 条)

  • 晶湖
  • 米小米
  • 雪
  • 老党
  • 一鸣
  • 雪儿
  • 淡了红颜
  • 江南风
  • 秋实黾园
  • echosr
  • 浪子狐
  • 襄阳游子
  • 听雨轩儿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