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路走来的那份回锅肉

2018-02-27 10:34 作者:青山在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回锅肉是四川的一道名菜,最早起源于清代末期的四川农村,是一位姓凌的翰林偶然制作而成。所谓回锅,就是将猪臀肉(坐墩儿肉)、青椒、蒜苗、豆瓣酱等再次烹调,使其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浓香......

在我记事的时候,就对回锅肉充满着无限的遐想:人这一辈子,每天能有一份回锅肉外加一碗“帽儿头”干饭,也就不枉自来到世上走了一遭。所谓的“帽儿头”,就是用一个大号的磁碗,拿到公家的食堂,打饭的师傅用装半斤米饭的碗盛满饭,然后再倒扣进自己那个大号的磁碗里,于是,盛满米饭的碗上呈现出一个酷似帽顶样的“饭峰”,故称“帽儿头”。吃饭的时候,从碗的一侧开始下口,鼻尖时不时的碰撞一下帽儿头“饭峰”,那个爽劲是生活困难时想吃一碗大米“干饭”最美好的奢望。

回锅肉以分量的多少称一碗,有的称一盘,还有的称一份。一碗为最多,也最为实在。农家来了客人,到集市上买上二斤猪臀肉(坐墩儿肉)炒上一碗回锅肉招待,尽显主人的大方和豪爽;到饭店里招待客人,那只能以盘装最为优雅,所有的饭店几乎都没有用碗装回锅肉的习惯,这也许就是饮食的文明;回锅肉以份计算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因为那时的物资极为贫乏,只能将一碗回锅肉分成几份,所以才有了一份回锅肉的说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我要上学了。老家人将初次上学称作“发目”,也就是开窍的意思。做装卸工的父亲在我“发目”时特意请了一天假,他找到区长(现称镇长)软缠硬磨的批到了半斤猪臀肉,回家后单独炒了一份回锅肉,庆祝我“发目”。吃饭的时候父亲没有多说,翻来覆去就一句话“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边说边往我碗里夹肉。

“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父亲的叮嘱对一个还没有“发目”的孩子来说似懂非懂。

第一学期下来成绩不错,考了全班第三名。父亲买了肉,还是做的回锅肉,吃饭时父亲很少说话,连基本的表扬都没有,只是默默的一个劲的往我碗里夹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二学期开学了,我的成绩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知是什么原因,此时的我走路都觉得轻飘飘的,有时梦幻着自己竟在飞。

“站起来!”老师讲课时我在玩铅笔刀,被老师发现了。

“叫我站起来我就站起来?你谁呀?”对老师的喊叫我根本就不理睬。老师气急了,他冲过来揪住我的衣领,将我从座位上提将起来,让我站着听课。面对如此待遇,我坚决不干,随即便与老师抓扯起来,老师一下火了,将我揪住提出了教室。

我返身冲回教室,提起书包给老师摞下一句话“我不读书了!”便回到了家。

回到家后,母亲一脸愁云什么都没说,但很快就让在城里上班的父亲知道了。原本一个月才回家的父亲,竟然在这个星期天就回家了。父亲买了肉,虽然不多同样也是做的回锅肉。吃饭时父亲一个字都没说,照样给我碗是夹肉,但我吃得却十分心虚,竟全然不知那些回锅肉是怎么被我吞下去的!

吃饱喝足后,天也就黑了下来,今天的晚我觉得比任何时候都要黑。

父母洗完脚,准备睡觉了。父亲叫我搬条小凳坐到床边,简短的几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今天我不打你,但不准睡觉,就跪在床边想清楚了再睡,想不清楚就永远跪着!我不希望看着自己的儿子变成混蛋!”

“我不希望看着自己的儿子变成混蛋!”父亲有史以来骂我的、也是唯一的那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我二话没说,将小凳一推,“咚”的一声跪在了父母的床前。

父亲被我的举动一震,猛的将脸转到了靠墙的里边,侧睡着的后背一阵阵颤抖。儿子毫无顾虑的一声响跪,象一只铁钳般的大手抓扯着父亲的心,那若隐若现且血淋淋的疼痛让人心碎!

我的眼泪象泉水一样的往外直涌,但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我在心里默默的念着父亲说过的那句话,一动不动的跪着。鸡叫头遍了,母亲悄悄地对我说“想清楚了就不要跪了,睡去吧”,我说“没想清楚,我要跪!”

那一夜父亲辗转反侧。前些年他才告诉我,让我跪着的那一夜他从未合过眼,并且心疼了好些天!

第二天,父亲要陪送我去学校,我拒绝了。我独自一人重返课堂,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老师跪下了;老师流着泪将我搀扶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我道歉。从那以后,我象变了个人似的,学习成绩是全班乃至全年级的一二名,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我的人生也因此在改变。

上学后的回锅肉似乎让我明白了什么,虽然不是十分清楚,但轮廓却日渐清晰......

初中毕业后,我到老家的区(如今称为镇)上念高中,阿公(爷爷)在供销社做炊事员,那时的供销社和杀行(杀猪供应肉的)是一家,因此,供销社的职工在食堂几乎每天都能吃上一份回锅肉(二两以下),仅凭这一点就让其它单位的职工羡慕得口水直流。

刚上高中的头一天,我到供销社食堂去看阿公。几个师傅对我非常热情,阿公让我以他们的姓氏叫大爷,师傅们高兴得嘴都合不拢。吃饭的时候阿公将他的那份回锅肉留给了我,外加一碗“帽儿头”干饭。我端着饭菜来到阿公的宿舍,三下五除二几乎是囫囵的解决了那份回锅肉和那一碗“帽儿头”干饭。当阿公忙完食堂的活问我回锅肉的味道时,我竟茫然不知,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品尝就全部吞下了肚。

上高中时能在供销社食堂偶尔吃一份回锅肉,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最幸运的。多年以后,阿公告诉我,我读书时吃的那些回锅肉全是他嘴里省下的,因为每人只有一份,我吃了阿公的那一份,阿公自然就没有了。我当时却全然不知,还以为炊事员可以随便吃呢。当我向阿公说抱歉时,阿公一脸灿烂:“我那时根本就不在乎一份回锅肉,我看着你吃的那个香劲,这心里比自己吃还安逸,等你将来也当了阿公(爷爷)自然就懂了。”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这个上高中的学生,竟获得了每个星期可以在供销社食堂免费吃一份回锅肉的“特权”。

七十年代中期,供销社在职工中开展“斗私批修”,要求每人都要交书面的心得体会,炊事员也不例外。阿公是个脸面的人,他抓住这次机会把我推到了其它的两位炊事员爷爷的面前:“我的孙儿会写文章,我叫他给你们写心得体会。”供销社的炊事员几乎都是文盲,正在为写心得体会焦头烂额时,送上门的好事让炊事员爷爷们高兴得脸上象开了花似的。

爷爷们都知道,阿公推荐的孙子是一个很不错的后生。就在前几天,学校在区(现在称镇)政府的大礼堂举行了一次学生故事演讲比赛,我自己创作并演讲的故事《路》受到广泛好评,获得了一等奖。阿公逢人就说:讲故事得一等奖的那个学生是我的孙子!

站在不同的角度很快就给炊事员爷爷们写好了心得体会,上交到供销社后受到普遍好评。供销社的主任还专门召见我,特批我每个星期可以到供销社食堂免费吃一份回锅肉,且不占阿公的份额。

阿公高兴得象孩子似的,一个劲地对我说:“读书真有用,不说远的,就说眼前吧,你作文写得好,不就写来了不要钱的回锅肉了吗?”

供销社免费提供给我的那份回锅肉,虽然吃的时间不长,但给予我的鼓励和自信却是相当的久远......

七六年底我要当兵去遥远的新疆,离开家的时候,生产队宰了头猪为我送行。家里点上了我和弟弟打的沼气池发酵的沼气灯,宰杀的那头猪除了不能切片的肉外,全部做成了回锅肉,那次的回锅肉是用洗脸盆装的,每桌一大盆。

生产队在我家的小院设宴为一个即将入伍的战士送行,虽然吃的回锅肉人均有限,但父老乡亲们的那份热情却让我终身难忘。到了部队以后,遇到困难时我想到了那些父老乡亲,我扛过去了;取得成绩时,我想到了那些父老乡亲,我沉了下来;无论什么时候,我只要想到身后的那些父老乡亲,我总有使不完的劲,父老乡亲给予我的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那种力量一直推着我大步的往前走。

当兵前父老乡亲为我送行时吃的那盆回锅肉,是真真正正的加油站,给予我的能量足够整个人生......

作者:刘长青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1084/

一路走来的那份回锅肉的评论 (共 14 条)

  • 风残炫舞
  • 稚藕弋
  • 听雨轩儿
  • 秋实黾园
  • 东湖聚李胤德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水莲花
  • 倪(蔡美军)
  • 鲁振中
  • 绝响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淡了红颜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共赏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新春愉悦!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