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姑姑

2018-02-21 21:08 作者:年鉴编辑部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的姑姑

(甘肃省康乐县 马晓

生命之花濒临凋谢的老年,人最大的悲痛莫过于中年丧子、拉扯孙儿,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破碎的家。对一个人来说,特别是对一个穆斯林女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更是不易。姑姑就是这样一个命运不幸、生活不易的女人!

姑姑是父亲、叔叔最小的妹妹,兄妹几人不到十岁就被父亲抛弃,靠太太(奶奶的母亲)、奶奶拉扯。生活在宁海原县清真大寺隔壁的太爷去世后,爷爷将奶奶、太太带至甘肃康乐县马集村投亲后,无情的抛弃了她们(爷爷去甘南州合作市另立新家),由于人生地不熟,奶奶娘俩要养活一个五口之家异常艰辛。太太、奶奶在时常揭不开锅的情况下,毅然坚持每天的五番拜工,“求爷爷告奶奶”借钱相继为父亲、叔叔完了婚。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一家人生活在不易的年代:过了三年自然灾害,他们饱尝饥寒;又来十年文革,他们一无所长。只是当年的他们还小,什么都不懂,唯一明白不过的是:填不饱肚子。从衣衫破旧的童年,到替两位嫂嫂带孩子和放牛割草干农活,再到该出嫁的年代,这就是姑姑经历的我们认为本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

姑父是邻家介绍的,与我们门宦不同,老实巴交,异常贫穷,在他们见了一次面后就把婚事定了下来。那个年头的婚姻大事就是那么简单又纯粹,但这样陌生、平淡的婚姻,姑姑却厮守了一辈子,除了将儿子拉扯成家,又拉扯六个孙子。没有隆重的婚礼,没有像样的嫁衣,有的只是穆斯林特有的阿訇证婚(念“尼卡亥”),就这样姑姑和姑父就草草的走到了一起。

婚后姑姑、姑父教门虔诚,相互体谅,荣辱与共,共度贫寒。当时,在林场工作的叔叔为姑父谋了个临时工的差事,这在姑父的小村庄里炸开了锅,为此,姑姑颇受姑父照顾。姑姑和姑父特别节俭,穿别人穿过的旧衣服,用奶奶接济的旧物品,摆叔叔送给的旧家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虽然贫穷,但也有滋有味。(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随着两个儿子的呱呱落地,贫困的家庭又增加了一丝欢快。姑姑除了拉粪、施肥、除草、收割等忙碌庄稼外,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拉扯年幼的儿子,生活得苦不堪言。两个儿子长大后,先后去了新疆打工,为将他们留在身边,姑姑、姑父又贷款给他们办婚事、购出租车、修建房屋,老俩口不管如何省吃俭用,但总有还不完的账。随着两个儿子的成家立业,姑姑本想松口气,颐养千年,然而不幸却从天而降!前年天的一个子,大儿子出了车祸,撞在了路边的渠墩上当场“无常”(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何等的煎熬!欲哭无泪的姑姑送别大儿子后,姑父提前病退,与姑姑担负起抚养三个孙子的重任。不久,大儿媳也抛下三个孩子出嫁。生怕小儿子夫妻俩责怪他们偏心,姑姑又将小儿子的三个子女带到身边照管。六个孙子、孙女,哭闹摔跤、吃喝拉撒、头痛发热,折磨得姑姑没睡好一个安稳觉,没吃过一顿踏实饭。邻居戏称姑姑为“幼儿园园长”。就在姑姑不堪重负、安稳家庭时,小儿媳又闹着要到县城做生意。为了小儿子家庭,姑姑、姑父又贷款给他们在县城开起了水果店。由于小儿子夫妻俩不务正业、好吃懒做,水果大多卖不出去,很快烂掉了,于是就关门歇业,留给姑姑、姑父的又是一笔还不完的债。

不管亲戚、邻居家念圣纪、亥清,还是吃宴席、送埋体,姑姑总是走到哪将三个孙子、三个孤孙带到哪,以至于亲戚们见到姑姑如见瘟疫,责怪她不该带着这么多孙子,姑姑默不作声,一脸的无奈,只能一笑了之,只有我能体会到姑姑看别人眼色,受尽亲戚冷漠的滋味。不过也有个别亲邻,时常将乜贴(则卡提、天课捐),或衣服和食物,送给三个孤儿,姑姑总是感恩不已。如今,三个孙子已上幼儿园和小学,姑姑的负担逐渐减轻,但小儿子夫妻俩依然独自生活、逍遥自在。

不幸的命运令姑姑悲痛欲绝,生活的压力让姑姑不能承受,但姑姑总是说,这是真主的安排和定夺,比起手脚不连便,或得了绝症的人,真主给的慈悯足够了!她从未怨天尤人,独自默默地承受这一切。当遭遇痛苦的时候,对大多数毫无准备的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但每个穆斯林都要牢记真主的慈悯,学会释放痛苦,学会珍自己,这样自己的人生才会处处充满阳光,幸福才会时时相伴,同时,也会让身边的人感到快乐!祈求真主赐予生活不幸的姑姑安康快乐,赐予失去父母的孤儿茁壮成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0515/

我的姑姑的评论 (共 9 条)

  • 老党
  • 绝响
  • 听雨轩儿
  • 雪
  • 鲁振中
  • 王平如是说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