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热闹的大车店

2018-02-21 21:07 作者:文章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现在城里的宾馆、星级酒店是高档消费场所。而过去的大车店,是历史痕迹的产物,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销声匿迹了。

大车店,是为庄稼人赶马车上街赶集、送货、送粮,提供歇脚、打尖、简单食宿,费用低廉,便宜实惠的驿站。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集体经济时,主要运输工具是马车,大车店的街门口,可以听到看到“马蹄咯噔噔,铃铛花铃铃,鞭声叭叭声。”的景象。大车店一般都是临于县城的道口街边、集镇的交通要道,主要是让车老板中途休息,让马歇歇脚,吃点草料。如果晚了回不去家,人马歇息住店,马有伙计喂,车上的货物也有人看,吃住便宜。时运粮食、时买农用物资,都需要用大车跑长途。那时,农村的车老板儿是个让人羡慕的工种。生产队再困难,出车的老板儿兜里也得多带几个钱,“穷家富路”吗,晚上在大车店中喝一壶火辣辣的纯粮老酒,吃几个热腾腾的小菜,睡在热乎乎的大炕上,那股舒坦劲儿,里不知身是客,一天的疲劳荡然无存。住店也不贵,价格很便宜。记得当时车老板子吃住一宿也就四、五毛多钱,基本上属于最低档的消费。所以,大车店生意兴隆,红红火火,延续百年经久不衰。

我对大车店却情有独钟,它是我民俗语言的启蒙地。回忆起大车店,嘈杂鼎沸,热闹非凡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七十年代,我所在知青下乡的村,距离县城四十多里地。年年入冬送公粮贪晚回不来的时候,都要住大车店。七一年冬,生产队在收益分配前,临年已近,村民要办置年货没钱,我当时是生产队里的出纳员,参加队委会班子。经队委会决定装三大车绿豆和小豆去县城卖“光荣粮”结算现金,我当现金员必须随车去结算。为了节省人员和花费,我得当装卸车的力工。我们出了三台马车六个人。

县城的大车店,是土坯盖的四栋平房,院子很大,有足够空间停放大车和拴喂牲口。一溜溜的拴马桩,一溜溜的马槽子。停放的马车,马是要卸下来的,车放到一边,一辆挨着一辆。过的马都栓到带棚子的马圈里,饮水喂料。马是需要晚上吃东西的,所以有句俗话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马吃夜草,才能长膘。晚上要起来几次给马添料,但赶车的老板子把车赶到大车店就不需要自己来喂马了,只需把自带的马料给店主就可以了,这样赶车老板子就可以睡一晚上安稳觉了。

每栋房间很大,一进屋中间是2米多宽的过道,过道有10米长,两边是东北大炕,南北大通铺。每铺炕上能睡十几个人,一个房间最多时能睡几十人。北方天冷,为了取暖,房间里,用油桶做的大炉子,把屋里烤的热乎乎的,在外冻了一天的人,进屋感到暖暖和和。半夜冷时,起夜的人,再填点柴烧火取暖。晚上来投宿的都是走远路的赶车老板子。除了车老板子外,大车店也有其他人来住的。剃头的、算命的、摆地摊的、卖膏药的、说书唱戏的、变戏法的、卖艺的。还有小商贩,倒卖土特产品,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啥人都有。我们卖完了粮天就黑了,只得在大车店住一晚上,明天再结算粮帐。

住店的车老板跑了一天的路,人困马乏、又饥又饿,进店安置好车马后,大车店伙计给端上热腾腾的洗脸水和饭菜,吃完倒头便睡。大车店里有伙食,基本是苞米面大饼子、高粱米饭。冬季多半是萝卜汤、白菜土炖豆,炖豆腐就算是好菜了。大车店收宿费、饭费和草料费很便宜,连车带人也就是几块钱。有的老板子自带干粮和咸菜,车店负责热饭不收费。有的老板子是路上买点好嚼裹带来的,有的是自己带烧酒,晚上坐在火炕上自斟慢饮,也有的是几个互相认识凑到一起,吃喝聊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是头一次来大车店,几个车老板子,轻车熟路地把我拉进大车店附近的小饭馆点好几个菜,大吃大喝起来。我还蒙在鼓里,他们哪来的钱呢?王老板子对我说了实话:“不瞒你说,在你上街办事的时候,我们几个把车上每个袋子里的小豆投出点卖了。”我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都说,“最神奇的是老板,卖了马料下小馆。”我想,这何止卖马料呢?

晚上的大车店,是百姓民间庸俗话取乐的集中地。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住在一起,大家天南海北地瞎聊,荤的素的一起来,好不热闹。车老板子都是走南闯北的,人称最惹不起的是“车豁子”。他们听的多,见的广,搜集了各地趣味的低俗成套语言,互相攻击。大车店也成为车老板子练嘴把式的用武之地。当地人也成为“哨磕”。睡觉前是最热闹的时候,南北大炕,对面煽情,有引头的,有帮忙的,有评判的,互相攻击,一套套合辙押韵,荤素齐来不穷词,说的,口齿伶俐,吐沫星子直飞。听的,捧腹大笑,啼笑流泪。气氛活跃,热闹以及。现在回忆起来,还哭笑不得。那里都是民俗语言的经典,也是传播发展民间的通俗文化的集散地。我在那里学到了很多通俗有趣的语言,如,“四大绿”:“青草地,西瓜皮,王八盖子,邮电局。”

大车店的炕是通炕,来住宿的旅客都是一个挨着一个睡的,被褥是店家的,很少洗,大家也不觉得埋汰,都光身子睡。晚上睡觉也是一绝,有咬牙放屁吧嗒嘴的,有说梦话的,有拉风匣式地来回抽气打呼噜,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没有好的心里素质还真是没法住。早上起来就把被褥子一起卷到炕里靠墙的地方,结束了不愿离去的大车店的生活

大车店天天满客,生意红火,也带动四邻多产业的发展,有开红炉挂马掌的,卖包子豆腐脑的,开小卖店饭馆的,修轮胎打气的,卖马鞭子和车马用具的,说书卖艺的小茶馆等。到了晚上,大车店四外,灯火通明,三教九流粉墨登场。流窜卖烟卷的、卖瓜子的小生意人更多了。可以说,盛行一时的大车店,虽然不是高雅的场所,但是却反映出了时代发展的繁荣景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马车消失了,大车店的也消亡灭迹了。可是我对大车店的热闹是留恋的,印象是深刻的。它必然是一段历史兴衰的痕迹。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0480/

热闹的大车店的评论 (共 8 条)

  • 绝响
  • 老党
  • 听雨轩儿
  • 雪
  • 鲁振中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