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42、43

2018-02-14 09:07 作者:张关林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42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三家:秋后期鲁国当政的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贵族。《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用于天子祭祀宗庙之礼完毕。彻:同“撤”,撤掉,拿掉。相:助祭者。维:助词,没有实际意义。辟(bì)公:指诸侯。辟,指君王。穆穆:庄严静穆。)

(白话文)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在祭祀祖先完毕的时候,让乐工唱《雍》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说:‘协助祭祀的人是诸侯,天子庄严静穆地主祭。’为什么三家祭祖的厅堂上竟用只有天子能用的《雍》诗仪式?”

(张说)这节与上节意思相同,就是孔子指责诸侯“越礼”,因为诸侯在自己家里祭祀结束时奏乐的时候,用了只有天子能用的乐曲。这个乐曲的歌词明明说着:“诸侯是帮助祭祀的,主祭的只能是天子”。但这个乐曲却出现在诸侯祭祀的场合。想造反吗!——孔夫子发脾气了。

本节跟上节意思一样,孔子谴责打破等级秩序的行为,不再赘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张说《论语》·连载43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如礼何:“如……何”句式,指对礼怎么样。乐:音乐是构成古代礼制的重要部分,所以“礼乐制度”指的是包括音乐在内的古代礼仪制度,并非今天我们说的单纯用来欣赏的音乐。)

(白话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仁德,会怎么对待礼制呢?一个人不讲仁德,会怎么对待乐制呢?”

(张说)我们知道,礼是维护等级差异的行为规定,而“乐”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独立出来,所以称为“礼乐”——维护等级的强制性行为规定和音乐规定。

古代有许多仪式,如招魂,寿宴,登基,结拜,拜天地,祭祀,开学,婚礼,丧葬,祭祖,成人,拜师, 笄礼,拜堂,祈,驱鬼,册封,投降,射礼,拜月,迎亲,入宅 ,祭天,迎春,活人祭神,开幕……等等仪式,举行仪式时要奏规定的音乐,不能错。我们现在也保留了一点这个习俗,比如有些场合奏国歌,开运动会奏相应的乐曲等,除了国歌有严格规定外,其他规定不是很严了。

孔子的逻辑是:遵守礼乐制度,说明行为正确;行为正确,说明有仁德,故仁德的外在表现就是行为正确。反过来看,没有仁德,行为必定不正确,行为不正确,必然要违反礼乐制度,就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总而言之,孔子从维护等级制度的立场出发,指出仁德与遵守礼乐制度的正相关关系。抛开孔子的具体时代含义不谈,这节所揭示的品德与行为的正相关关系是完全正确的。品德怎样,行为就怎样;好品德产生好行为,反之亦然。因此,人品教育是搞好社会其他工作的基础。腐败社会的典型特征是税务员帮人逃税,法官徇私枉法,警察敲诈,采购员受贿,等等。清除腐败只有两种途径:一,严刑峻法(法治);二,人品教育(德治)。从长期看,人品教育是基础,严刑峻法是辅助。孔子的德治就是这个意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9904/

张说《论语》·连载42、43的评论 (共 10 条)

  • 雨袂独舞
  • 听雨轩儿
  • 江南风
  • 流水无殇
  • 鲁振中
  • 紫色的云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 程汝明
    程汝明 推荐阅读并说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