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难忘那年双十一

2018-02-09 16:55 作者:乐歌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一日,一个普通的秋日,空气中有了丝丝凉意,家乡的泡桐树已开始落叶,深秋的阳光从斑驳的树影中泼洒到身上,感觉暖暖的。那时候,没有网络,更不会有购物节、狂欢节这一说;也没人会把这个日子跟光棍联系起来,而对于我和我的战友们来说,这一天却有着特别的意义,是我们离开家乡踏上从军路的日子,是一群懵懂少年走向新生活的开端。

这些日子,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很兴奋,当得到即将入伍的消息时,一颗心早就飞走了,一天到晚四处疯玩,书早就不读了,也读不进去,那时的我才十六岁,正是玩起来忘记自己是谁的年纪,妈也懒得骂了,毕竟都是要入伍的人,索性让我们放纵了一些时日。“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我们,由于没有了大人的管束,做了不少“捣蛋事”,打折了东家母猪的腿、推倒了西家茅厕的土墙,还在别人家大门上抹了鳝鱼血,惹得一群蝙蝠疯狂的啃门,主人出来时,蝙蝠一阵风似的飞走了,还以为闹了鬼,而我们则躲在暗处狂笑。有乡亲说,等这几个小“害人精”当兵走了就好了、就消停了,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让人讨厌。

前两天,刚刚领到了绿军装、解放帽,就迫不及待地穿戴起来,在家中大镜子前臭美了许久。听武装部的同志讲,等到了部队,新兵训练完了以后,才会配发帽徽和领章。“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只有到那一天,你才真正成为一名革命军人。那时的我们,并不完全懂得这番话的真正涵义,只是充满了向往。虽然没有领章帽徽,也觉得特别神气,瘦小的身躯裹着一套肥大的绿军装,到人前四处显摆,生怕别人没看见;特别是见到漂亮女生,更是兴奋得没边,学着军人的模样,很夸张的踢起了正步,那样子,等到我真正学会了踢正步,才知道多么的滑稽、搞笑!

头一天晚上,家里热闹非常,一帮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还有几个要好的女同学过来看我;已经分家另过的大哥大嫂也带着侄儿侄女回来了;大姐、姐夫抱着才几个月的外甥,拉着三岁的外甥女也过来了;新婚不久的三姐夫妇也回来了,不大的堂屋里坐满了人。见来的人多,父亲兴致很高,又上起了“政治课”,这一次,除了“忠厚是个宝”“吃亏是福”“做人要实在”这些耳朵早已听得起茧子的老话题,又多了一些新内容“到部队要听首长的话”“当兵就要有个兵样”“要团结同志”。那时的我们,是不大听得进去的,表面上老老实实听着,还不时点头,心里巴不得他早点讲完走人,我们几个“死党”好海阔天空地聊、开怀大笑。直到多年以后,才真正理解父亲讲过的话,句句经典、字字是真理!母亲则抓了正下蛋的老母鸡,烧了一大壶开水,忙着烫鸡、去毛,给我炖鸡汤喝,要在平时,那是断断舍不得的,可是这次不一样啊,她的小儿子就要离开家了,要她做什么都是心甘情愿的。大嫂和姐姐们则给妈妈打下手,也忙得不亦乐乎;两个哥哥默默地帮我准备行装,偷着往我包裹里塞好吃的还有钱。爸上完课,找邻居拉家常去了。剩下我们一帮没心没肺的少男少女,说说笑笑、又唱又跳,闹了大半才散场。那时的我,并不懂得男女之事,只是觉得有女孩子在一起更好玩一些,这也许算是青的萌动吧。

今天就是离家的日子,傻乎乎的我们,没有一点依依不舍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未知生活的渴望、兴奋与紧张。家乡的陶瓷厂那时候还是蛮兴旺的,给我们六个参军的子弟专门举办了欢送仪式,敲锣打鼓,十分热闹。到每一家接人,领导亲自为我们戴上大红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大致内容是“到部队好好干,争取进步,为家乡争光”,等等。厂里唯一的一辆解放大卡车,今天也装扮一新,倒车镜上挂了大红绸子,车厢两边,贴了大红标语“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显得既喜庆又庄重。

送我上车的一刹那,母亲拉了我一下,我转过身,她帮我正了正军帽,又拍打了我衣服上刚刚放鞭炮炸起的灰尘,见我衣服穿得有点皱巴,还专门拉着衣角抻了抻,那一刻,我是真真切切的感到了母亲对我的不舍。我向母亲敬了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还做了一个鬼脸,然后转身爬上了大卡车。后来,母亲总说,每次想我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当兵走时敬的那个“军礼”。上车后,我又用眼睛四处搜索,只见父亲远远站在一个小土堆上,与父亲目光相对时,朝着我摆了摆手。这个时候,车子开动了,很多家长、亲人追着卡车跑,千叮咛、万嘱咐,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我的哥哥姐姐们也跟在缓缓行进的卡车后边,对我说着什么,现场太嘈杂了,全然听不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车子离开了小村,速度也开始加快,熟悉的村庄,渐渐远离视线之外,我明白,这回真的要离家远行了,眼睛有些模糊。很快,车子到了镇政府大院,从各村来镇里集合的新兵都到齐了,一共29人。镇里专门安排了大客车送我们到县城,上车前,给我们发了军被、挎包、茶缸等物品,有热情的退伍老兵现场教我们打背包。等车的当口,大哥、二哥和姐夫又从家里赶来了,他们不放心我这个没心肝的小弟,生怕我迷迷糊糊的忘记拿什么东西;二哥刚刚谈的女朋友也来了,也就是我现在的嫂子,那时候的她年轻漂亮又有气质,村里的小伙都嫉妒二哥,说他俩长不了。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他俩情感如昨,孩子也都大了。我想,这就是对流言最好的回答吧。

大客车把我们送到县城时,大哥和姐夫也搭乘客车追到了我们的住地,直到把我安排好,他俩才放心的回家。那时的浠水县城,不似如今这般繁华,清楚的记得,我们住的旅店叫“永春旅社”,三层小楼,房间很简陋,两床两凳,再无他物。只有公共卫生间,小便池的滋水声一晚上不停。街上的人和车都不多,哪像现在,一到晚上,车子挨车子、人挤人。在街边昏暗的灯光下,只看到有几个挑着担卖甘蔗的小贩,长途汽车站附近有家卖面条的面馆,也只是一间屋,两张桌子、几把椅子而已。有趣的是,我们有个同乡战友,可能是没吃饱,和几个同乡一起来这家小面馆,一进屋就憋着一口汉腔(武汉口音)说:“老板,给我来碗民(面)条。”老板马上说:“小伙子,你还没离开老家,就学会忘本了。”惹得让我们好一阵笑。这个小笑话,直到前段时间战友聚会还被提起,开心大笑的同时,也让我们怀念起自己的青涩年华。

第二天,我们和全县200多名新兵一起,又分乘8辆大巴车,浩浩荡荡驶向大武汉。一路上大家特别的兴奋,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叽叽喳喳的讨论,有时候为一件不相干的事,争得脸红脖子粗,似乎这些人永远站不到一条线上,只有看到漂亮姑娘的时候,大家才安静下来,眼睛齐刷刷超一个方向看。也有个别大胆战友冲着姑娘吹起了口哨,直到女孩羞红脸跑开才作罢。就这样一路开心的来到武汉黄浦路兵站,县人武部的领导才正式与部队接兵干部办理了交接,从那一刻起,我们才真正离开了家乡,要独自面对今后的生活了。

感觉这个兵站特别的大,今天来这里集中的,除了我们浠水兵,还有全省各地的,记得那天在操场上集合时,有个穿将校呢的军官操着标准的普通话说:“我是某某部队湖北新兵团的团长,欢迎大家加入人民子弟兵的行列……”抑扬顿挫、情感充沛,说理丝丝入扣,这是我第一次听军人演讲,很有正能量,让我觉得军人素质真是高啊,因而对军营生活的向往更增加了一层。

晚上,分配床铺是随机的,其他的伙伴都睡在一张通铺上,只有我被分到另外一间房,一个人不认识,觉得很孤单,就偷偷溜到同乡的铺上,大家挤到一起,这才安心地进入乡。睡到半夜,被吼起来,战战兢兢不知为什么。一个带兵干部指着我说:“你,下来,叫啥名字?”我说:“我叫陈军。”接下来,就是一顿严肃而激烈的批评,让我初次领教了部队的严谨,和守纪律、守规矩的重要性。

第三天上午,我们坐上了汉口开往北京的列车,是一趟普通的旅客列车,只不过整个列车都坐满了新兵,几乎没有别的旅客。大多数同乡和我一样,都是第一次坐火车,那叫一个兴奋。坐在窗口的贴着脸往外看,坐里边的也伸长脖子,好像外边有什么西洋镜,生怕错过。每到一站,听到站台的叫卖声,总有调皮捣蛋的家伙鹦鹉学舌,逗得一群人哄笑。乐极生悲,总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列车再一次停站,有叫卖道口烧鸡的,那是当地名产。我一同乡故伎重演,捏着嗓子说河南话,可惜憋得不像,把道口烧鸡的最后一个字说错,有些不雅,这下可惹了大祸了,对方破口大骂起来,并吵着要找部队领导评理,我那同乡吓得不敢作声。另一同乡,倒霉催的,看热闹,被接兵干部误会,狠狠的被瞪了一眼,让他紧张好几天,生怕对自己今后部队生活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那时候的火车真是慢啊,足足开了一天一夜才到了北京站, 下车后,在北京站广场集合,接兵干部开始抽档案袋点名,点到名的带着背包、行李到另一边集合。当喊到我的时候,脑筋短路了一下,浓重的山西口音,把陈军喊成了“诚窘”,让我不敢应答,直到喊了三遍,才怯生生走过去:“喊我吗?”旁边有人问,你是叫陈军吗?我说是,你这迷糊蛋,还不快过去。

我们被点到名的,被带到永定门站(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南站),在那里坐上了一趟开往包头的列车,沿途都有新兵下车,越到后面人越少,越感到冷清,等车到了一个叫“柴沟堡”的地方时,认识的同乡只有10来个人了。下车的时候,天完全黑了,只有一个人来接站,透过站台微亮的灯光看到,这人黑红脸膛,个子高高的,穿着一身笔挺绿军装,腰板挺得直直的,一步一动都显得特别精神,说一口陕北味的普通话,语言不多,但很干脆,一路上,新兵们问他各种各样的问题,他都一一作答,很有耐心。问他部队有车接吗?他指了指自己的双腿:“11路”,见我背的吃力,接过我的背包,二话不说,扛起就走。没想到,这古板的老兵,还有点幽默感,也很有人情味,顿时,对他产生了好感,这份好感,一直珍藏到三十年后的今天,他就是我的军营生活领路人“新兵班长柴春林”,这个让我们一生一世都尊敬的好大哥。

我们一行人走进营区大门的时候,悠扬婉转的军号声响起,放眼看去,原本营房亮着的灯光,很快都熄灭了。班长说:“这是熄灯号,已经九点了,这就是部队的生活,作息有规律,凡事讲规矩,以后你们会看到很多很多与家里不一样的东西,等到你习以为常的时候,就离真正的军人标准差距不远了。”

到连队后,班长安排我们住下,连里下了一大锅面条,等我们吃饱,班长又为我们烧了一壶又一壶开水,看着我们一个个擦洗干净、宽衣睡下,他才顾得上休息。

这一晚,我们睡得真香、真踏实,也许是这四天的奔波实在太累了吧,第二天醒来,外面被一层皑皑白覆盖,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我们的新兵生活,将从这一天真正开始,我们在这里将会接受各种各样的磨炼、学到很多很多社会上学不到的知识。我的新兵生活将从这里起航,驶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明天!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9441/

难忘那年双十一的评论 (共 10 条)

  • 彩蝶
  • 鲁振中
  • 倚石老人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紫燕之约
  • 秋实黾园
  • 淡了红颜
  • 江南风
  • 襄阳游子
  • 老党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