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永远风行的挂旗船(26)

2018-01-31 17:42 作者:宜昌石头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永远风行的挂旗船(26)

立德乐是个冒险家这一点是确认无疑的。有趣的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那个英国佬就以长江上游轮船公司的名义在宜昌设立了航运办事机构,开辟宜昌到汉口的定期航班;两年后立德乐将那艘在英国设计建造、上海完成组装的能在川江行驶的“固陵”号轮船亲自驾驶抵达宜昌并准备入川。但按照规定,必须照会清廷总理衙门发文批准方可成行,由于担心外商进入、加之四川绅众和船户的强烈反对,清政府便以川江险阻为由再三拖延婉拒,最后在英国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商定,由海关出面、由川鄂总督出银12万两,赎买了该船,后来转交给招商局改行汉宜航线,才使其入川之举搁浅。

国人也极具冒险精神,我们能吃下任何活的或者死的、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和水里游的动物,可就是在其他方面既不热衷于冒险,也不具备创新精神。立德乐却截然不同:即便是轮船被收买、自己承诺十年内不涉及川江航行,可正因为亲历亲见,所以更增添了立德乐以宜昌为桥头堡,进军重庆的决心。于是,就在“固陵”轮被大清花巨资买走,变成招商局的轮船,定期航行于汉(汉口)宜(宜昌)航线的第二年,他就在重庆下陕西街开办起了自己的立德乐洋行,这家洋行,也就是重庆历史上的第一家外商洋行。

1890年,依然在列强的威逼下,被逼无奈的大清被迫与英国签订了《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当然是进一步开放门户。英国除了取得在重庆开埠建立领事馆的特权,更为重要的是其第一款规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与各通商口岸无异。英商自宜昌至重庆往来运货,或雇佣华船,或自备华式之船,均听其便”。外国人和外国货终于来了。

宜昌海关署税务司的英国人埃德温 勒德洛(Edwin Ludlow)在1891年12月最后一天写的那份厚厚的宜昌海关《十年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宜昌贸易的全新面貌是根据《烟台条约》付款规定,挂旗船与重庆进行正常运输的开始。这一运输开始的很慢,其原因有二:(1)当地商人害怕被拘留,害怕途中厘金关所收的附加税;(2)对洋货在重庆靠岸可能征收的费用及土货在该港装船所收厘金的数量一无所知。”

他接着写道:“这些问题的解决,最初设在这些挂旗船上水航行途中的障碍被清除,结关出港的船只数在迅速增加。第一艘去重庆的木船由立德乐的洋行租用,它于5月份结关离港。第一艘从重庆来的船只由太古洋行租用,它于6月份进港。到1891年底,结关去重庆的木船共有348艘(计8671吨),同时从重庆下来的木船共有281艘(计5954吨)。”这就是开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因为甲午海战失败的清朝政府与战胜国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除了赔款割地,其中第六款第二条更是放得开:“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至此,从最开始的托词婉拒到花大钱买下轮船;从答应可以租用木船再到答应轮船驶入,川江就彻底得到了开放。而洋人对此评价说:“将蒸汽船的航线由上海开辟到扬子江的上游重庆,是现代航运业最浪漫的事业之一。”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2月15日,农历正月二十五)的上午,已经58岁的立德乐驾着他长55英尺、载重10吨的木壳小汽轮“利川”号轮以及他的船队(包括利川号、炮艇、救生红船、煤驳船)从宜昌海关码头出发,溯江西上,进入三峡后多次靠纤夫拉滩上驶,终于闯过新滩、兴隆滩等处危险,还克服了沿途自然和人为的各种障碍,于3月9日抵达重庆,获得探航成功。成为进入川江的第一艘外国轮船,也因而获得“西部中国的英国开路先锋”的光荣称号,并得以入选重庆名人堂。(详见笔者的《永远第一的立德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8528/

永远风行的挂旗船(26)的评论 (共 9 条)

  • 紫燕之约
  • 江南风
  • 淡了红颜
  • 王平如是说
  • 鲁振中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襄阳游子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