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永远风行的挂旗船(5)

2018-01-17 09:00 作者:宜昌石头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永远风行的挂旗船(5)

那个时候实行的都是效益薪酬:从宜昌到重庆,每个船员一趟上水可得2.6两银子,纤夫可得2两,一条大船趟险滩、过激流的时候至少另加纤夫50-150人,每人可得8个铜板,加上船上的桡工加入,两百多人一起拉纤,大家可以想象当年的那种壮观的场面,船工号子震天,嘿哟的和声低沉,一艘木船逆江而上,如果看官在三峡蓄水前乘船游历过小三峡,就一定会留下印象深刻,场面真的是令人十分震撼!而下水时不需要拉纤、只是顺风顺水,大多数船员只能弄顿饭吃并搭便船和船一起出三峡,少数有技术的普通船工途中可得1至6厘银两。

宜昌海关《十年报告》中说:“木船运输的物品由各类繁多的物品构成,它们从湖南的港口运来数量极多的米谷,从四川省运来大量的盐。”查阅1903-1906年宜昌土货一览表可以得知,位居前茅的:上水是棉花、棉布和煤油;下水是土药(鸦片)、食盐、糖和纸。中转上行的还有:绸缎、饮料、药品、酒类、百货类、各种染料、矿物油、动物油脂类、水果罐头类、香粉类;中转下行的还有:桐油、生漆、猪鬃、皮革、茶叶、药材、木材等等。

有资料显示,即便是出现了轮船与木船抢夺航运生意,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往来宜(昌)渝(重庆)之间的木船依然达到只/次,较光绪十八年(1892年)增长28%。所以有人估计,仅仅在川江航道沿线,直接为木船服务的船工和纤夫就有20万之多,而在整个长江流域则高达数百万人。正因为如此,木船带动的航运业的发展,才使得宜昌从西坝豆芽湾(葛洲坝靠大江)、紫云宫(三江桥)到大南门(环城南路沿江路口)的宜昌俗称的“大河”、“小河”两条江的江岸边,桅杆林立,连樯接舶,帆海无边,号子震天,才使得宜昌的码头文化由此而萌生。

人多了,行业大了,木船的船帮自然就有了帮派,光绪二十二年(1986年)川江各帮在重庆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将川江航道划为上下河两帮,嘉陵江为小河帮,省略不计。而上河帮有七帮:泸(泸州)帮、富(富顺)盐帮、金(金堂)内(内江)帮、嘉阳(岷江)帮、叙府(重庆)帮、合(合江)纳(纳溪)帮、江(江津)帮。

下江帮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名声很大,也就是俗称的“川楚八帮”。川五帮有:大红旗帮、忠(忠县)、丰(丰都)、涪(涪陵)帮,忠(忠县)、石(石柱)、万(万县)帮,云(云阳)、开(开县)、奉(奉节)、巫(巫山)帮;楚三帮有:长旗帮、短旗帮、庙(庙河)宜(宜昌)帮。包括小河帮在内,一共二十四帮,这些船帮都订有自己的帮规,也有自己的活动区域。因为都以各地的码头为基地,又以某座茶馆为联络点,事实上也就是过去的青帮或者“袍哥”组织。那其中的故事太多,因为与本文无关,故同样省略不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按照宜昌海关《十年报告》所称,在天和枯水季节,从宜昌上行到重庆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下水只需十到十二天;而到了季或者涨水季节,上水所花的时间更长、下水则更短。“租用一条大型木船到重庆的花费大概为800海关两,中型木船为360海关两,小型木船为120海关两。”其价值几乎同等于新建一艘新船,可见得运费高企、贵得要命,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有产阶层纷纷造船、趋之若鹜的加入到水上运输中去,也可以联想到为什么宜昌厘金局会如此肥得冒油、一般的小吏“给个县官也不换”的道理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6763/

永远风行的挂旗船(5)的评论 (共 9 条)

  • 程汝明
  • 木谓之华
  • 墨白
  • 雪
  • 淡了红颜
  • 雪儿
  • 心静如水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鲁振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