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间处处有芳草

2018-01-16 14:43 作者:闫振田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人间处处有芳草

有人说近处没风景。意思是身边的人和事,司空见惯,看不到新鲜之处,难以写出好新闻。我当记者30多年,写了几百个新闻人物,其中有些人物通讯还上了人民日报。这些新闻人物既有不认识的,也有朝夕相处的。人们常说“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只要处处留心,就能在身边的人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深入挖掘,就能写出动人的故事

是老师又是新闻人物

1980年6月,《阜阳日报》复刊(文革期间被砍掉了),因为缺乏编辑记者,我被调到阜阳日报社当编辑。在老编辑常法秀手下工作。我在部队当兵时虽然写过几篇稿,但距离一个称职的编辑还相差甚远,常法秀从排版、做标题、写编者按教起,直到我能单独完成任务。她对我既有表扬和鼓励,也有毫不留情的批评。我对她的敬业精神和才华由衷地佩服。可是我们在职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起来要给她写一篇表扬稿。

常法秀离休后,我发现她还是那样勤奋,给电大讲课,给安徽老年报写稿,参与创办《颍州晚报》,撰写阜阳新闻史,为市政协写文史资料,为她的老祖宗常玉(明朝的开国大将)写传记……即使年轻人也没有她那么充沛的写作激情,也不可能取得那么多丰硕的成果,我觉得不把她报道出去,就愧对我这位老师。由于我平时对她就很了解,不需要采访,就写出了一篇3000多字的通讯《阜阳市新闻界的一棵常青树》,写她年轻时的忘我工作精神,写她遭遇挫折(被错划右派)时的失志不愈,写她晚年时为改革开放呐喊……《安徽老年报》在一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这篇通讯,《颍州晚报》也作了报道。熟悉常法秀的同志看了这篇文章后,纷纷打电话给我,称赞这篇文章写得真实、感人,认为常法秀同志值得报道。如今常法秀84岁了,仍笔耕不辍,正在为她叔叔常任侠(著名艺术考古学家、东方艺术史研究专家、诗人,中国艺术史学会创办人之一)写传。为了写好这本书,她不仅大量阅读有关常任侠的日记、著作,还要查阅大量的民国时期历史资料,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工作量之大,不要说一位80多岁的老人难以承担,就是年轻人做起来也不轻松,可是她乐此不疲。她说,她在有生之年,要给阜阳给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资料。

朋友又是榜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1987年9月的一天,我到合肥出差。办完公事,我一个人在长江路上闲逛,秋风扫下的落叶在脚下旋转,我感到有些孤独

正在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似曾相识的人,他热情地和我打招呼,问我:“你啥时候来合肥的,吃饭了没有?住下没有?”我一面回答他的问话,一面搜寻记忆:这个人是谁?我在哪里见过?想来想去,没有结果,只好老老实实地问:“你贵姓?”他很惊讶地说:“你怎么忘了,我是朱超德,农机局的。我那篇农机收割小麦的文章不是你编发的吗。”我这才想起来。从此我们成了朋友。

1994年,朱超德遇到一件不幸的事,他的人张玉芳因患脑病,昏倒在地,后虽经多次手术,保住一条命,但成了植物人。每一次手术,需要手术费6000多元,张玉芳所在的工厂经济效益不佳,医药费难以报销,朱超德陷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之中。作为朋友,理应给予帮助,但那时我还很穷,资助能力有限。于是我拿起笔,向社会呼吁,稿件在阜阳日报发表后,得到社会的同情和帮助,朱超德昔日的同学、朋友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看到这篇稿子,纷纷解囊相助,一共收到捐款一万多元,解除了朱超德的燃眉之急。经过朱超德整整一年的精心护理和阜阳市人民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的认真治疗,张玉芳奇迹般地苏醒过来。朱超德激动得哭了,我也为朱超德高兴。一年来,我亲眼看到朱超德为张玉芳擦屎倒尿,一口一口喂水喂饭。在医生、亲友都认为再治下去等于白花钱,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的情况下,朱超德仍然坚定不移的为张玉芳治病,用异乎寻常的夫妻之爱,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张玉芳终于醒来了。在张玉芳醒来的当天,我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通讯《爱心唤醒植物人》,因为亲眼看到朱超德是怎样照料爱人的,不用采访,一个个细节,一个个画面都展现在我的面前,这样的稿子自然能打动编辑。一向珍惜版面的《安徽日报》全文发表,全国39家报刊转载了这篇文章。中央电视台记者得到这个新闻线索,也来到朱超德家,连续拍摄了三天,以《爱为何物》为题在“半边天”栏目里播放15分钟。一位医学专家在《羊城晚报》上撰文,提出要对张玉芳变成植物人一年后醒来这一医学奇迹进行研究。还有不少医学专家为朱超德的精神所感动,免费或低价提供药物,帮助朱超德为张玉芳治疗后遗症,使张玉芳逐步恢复了语言、记忆、行走功能,实现了生活自理。

是同事又是采访对象

1986年,我调到阜阳地委对台办,负责对台宣传工作。与我同时调到对台办的还有一位女同志,叫徐菊芬,讲一口地道的四川话,她的爱人是阜阳军分区赵良元副司令员。经过半年多的工作相处,我发现徐菊芬既单纯又善良,她和她爱人的感情特别深厚。

有一天,我很好奇地问她,你和你爱人是怎么认识的呢?我这么一问,打开了她的话匣子,非常动情地讲述了他们相知相爱的过程。

参加工作前,他们是四川省眉山县中学的同学。但家庭条件悬殊很大,一个是贫困山区农民的儿子,一个是县长的女儿。赵良元以勤奋刻苦和善于团结同学受到人们的尊敬,徐菊芬则以聪明美丽乐于助人受到同学们的称赞。1962年,他们正在读高二,有一天中午,赵良元的饭票用完了,中午没有饭吃。这时候,徐菊芬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饭票递给了赵良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像这样“扶贫助困”的事,徐菊芬习以为常,班里有不少同学都得到过她的资助。她做过了,也就忘记了,从来不接受任何人的回报。

高中毕业后,他们俩天各一方,赵良元参军走了,徐菊芬参加了工作。三年之后,十年动乱开始了。徐菊芬的爸被打成了“走资派”,关进了牛棚。徐菊芬受其父的牵连,成了“走资派”的女儿,送到“五七干校”劳动。昔日的亲朋故旧对他们视同路人,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反戈一击”。徐菊芬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经常以泪洗面。就在这时候,几年未通音讯的赵良元回乡探亲,特地来看望他们了,赵良元安慰他们父女:“眉山县的人民了解你们,党的干部政策会落实的,好好保重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良言一句三春暖,赵良元的一席话说得徐菊芬泪水长流。赵良元回到部队后,他们之间鸿雁传书,互诉衷肠,患难之中建立了深厚的爱情,并在十年动乱中结为伉俪。

他们互爱互敬的同时,对双方的父母也十分敬。每月发了工资,徐菊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乡下的婆婆寄钱,看到一种丝绸布料很好,毫不犹豫地买两套衣料寄给婆婆。

听了徐菊芬的叙述,看了徐菊芬对婆婆的孝敬,触动了我的写作灵感,于是我以《一个副司令员的家庭》为题,写了一篇通讯,没想到,不久就在报上发表了。

有人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层层评选出来的先进人物,固然值得报道,身边的人物也有常人难以拥有的可贵精神。是金子总会闪光,但也有不少人一辈子默默无闻,并不“闪光”,作为记者,应该像地质工作者那样,深入挖掘,努力探宝,让他们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日报社 闫振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6706/

人间处处有芳草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