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永远第一的立德乐(11)(文字版)

2018-01-14 10:28 作者:宜昌石头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永远第一的立德乐(11)(文字版)

不知是因为上海滩十里洋场的花花世界,还是因为有未尽之事迟迟未了,或者是对中国这个呆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度恋恋不舍,反正直到1907年,立德乐夫妇才正式启程返回英国。史料中说,回国不久之后立德乐就在1908年去世了。这也很好理解,除了老来的许多病痛,还有失去奋斗目标以后的失落感,既然没有了新的想,还不如长眠不醒,到上帝那里去讲述自己故事

在建国后前三十年的史料中,立德乐被描写成是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雇佣军,更是一个疯狂掠夺中国财富的流氓商人。尤其是随着立德乐首航川江成功,大批外国商人涌入中国西部开办各种公司,赚取高额利润;太古、怡和等英商争相在川江上开通了客货运输,因运输快捷、收费便宜,较之原来的木船运输不知胜出多少,使得沿江船帮饱受冲击,生意一蹶不振。川江两岸才会发出愤怒而绝望的吼声:“洋船入川,大河水干”、“新滩生得陡,发的外来狗”。

同时,因为商埠开放,越来越多的洋纱(布匹)、洋花(棉花)和廉价日用品随着外国洋行大量涌入中国内地,导致传统的土花、土纱价格大跌,原来那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许多手工业被迫纷纷倒闭,也加深了广大民众因为自己切身利益受到重创、产生了对步步退让的官府的痛恨、对趾高气昂的洋人的仇恨,于是才有了影响深远的四川护路运动,这直接成了摧毁大清帝国的导火索。

但是,那些高鼻凹眼的洋商在带走中国的山货土产和生产原料的同时,也不仅带来了闹钟、洋伞、洋车、香烟、啤酒、颜料等商品,也带来了现代工厂、流水线、计件制、工业革命和城市建设;洋人在大肆收购内地低廉的土特产的同时,也提升了那些商品的价值;在压榨劳工剩余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中国第一批真正的无产者,包括宜昌、重庆在内的那些远离海岸线的内陆城市,才开始成为世界大市场的一部分。重庆产的猪鬃能够成为美军战略储备物资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在渺如云烟的史料中,立德乐是一个很矛盾的人,除了会捕捉商机,还是一个冷酷无情的老板,对工作要求极其严格,稍有过错,不是打骂就是开除;对川江上因为各种事故死去的船工和纤夫,除了给钱了事就是冷冰冰的催促继续前行。重庆江北流传的民谣说:“江北龙王硐,来了立洋人。开家煤炭厂,铁路要修成。刚刚才动手,打死三个人。袁官来验尸,命价一封银。”这也可以看出立德乐当年在江北开煤矿时留给民众的印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史料记载,因为在长江两岸不停回旋,加上在中国摸爬滚打半个多世纪,立德乐这个“中国通”也会入乡随俗的。每到年终,他都会和国人一样腌腊肉、大年三十吃年饭。每年节歇业前员工会餐,他会逐一给下属敬酒;春节期间,会给员工小孩压岁钱;农历正月第一天上班,他也要请全体同仁喝春酒。在这些方面,不能不承认这个英国老板很会打感情牌。

《大不列颠名人录》至今仍称赞立德乐是“开发中国西部的第一人”;《重庆历史名人录》也把立德乐列为可以与中国远征军司令官的史迪威、“飞虎队”队长唐纳德、“韩国国父”金九比肩、在渝留下业绩的12位外国友人之一,就是2006年,在重庆朝天门广场负一楼建立的重庆名人馆,其中遴选出的200位在历史上对重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有影响的名人中,也有立德乐的身影。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6490/

永远第一的立德乐(11)(文字版)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