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19、20

2018-01-10 06:46 作者:张关林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19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释:道同“导”,引导,治理。齐:统一,约束。格:纠正。)

(白话文)孔子说:“用行政法令来治理,用刑法威慑来统一行为,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并不知道什么行为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统一行为,人民就知道什么叫可耻,这样就会自觉改正错误。”

(张说)这句话就是把法治与德治进行了比较。孔子承认法治是有效的,可使百姓不敢犯法,但缺点是百姓不犯事是因为害怕惩罚,不是自觉行为。如果以德治的方式来管理,使百姓懂得礼义廉耻,这样就会自觉遵守秩序。

这段话与“为政以德”章的意思相同,不同的是“为政以德”指出德治会得到人民拥护,本章指出德治优于法治,能使人自觉知礼守法。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前面已经谈了,这里不再赘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张说《论语》·连载20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话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成家立业,四十岁时遇事不会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道,六十岁时能理解各种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时就能满足心理产生的所有欲望,因为我的欲望不会超越礼仪法度。”

(张说)这段话描述了一个人的心智修养的成长过程。这里的15岁,30岁等都是大约的年龄。青少年是学习阶段,成人后,有了谋生技能,可以工作养家,此后不再担忧物质生活,一心追求心智的修炼。到中年,对事情不再有疑惑,因为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楚了。中年后期,了解了“天命”,天命指社会与人性的主要规律性知识。这比“不惑”进了一步。“不惑”是指遇到具体问题不会“看不懂”,而“知天命”是指基本能预判可能会遇到什么事。到了下一个阶段(耳顺)再进一步,对人的言行的心理轨迹看得很透了,完全能理解了,所以不再遇到“逆耳”的事情。最后,自己的主观欲望也不需要加以限制,因为这时候达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阶段,心里不会产生有悖礼仪法度的任何欲望(不逾矩),所以不需要去自我控制,可以“从心所欲”了。

这是孔子对“君子”一生心智修养提出的要求。但多数人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多数人到了“不惑”的大门口便戛然而止。他们对事物的“看不懂”,“看不惯”会维持一生,无法享受“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的精神升华过程。尤其是到了初老阶段,心智完全封闭起来,在任何事情上都是用自己已经习惯的模式,去坚决否定与自己不同的模式。所以,这段话对所有人都具有鞭策意义。

这段话描述了人的认识与行为,同生活现实渐趋统一的过程。心智发展的主要动力,表面看似乎是学习儒家教义,实际上是对社会和人性本质的逐渐领悟,与道家的“天人合一”不谋而合。自己想做的事情,同实际可做的事情高度一致、浑然一体——这样的境界只有在掌握事物本质之后才能达到的。

这段话的最低意义,是要我们知道,原来有人在终身学习,他们不固守成见,每隔10年有一个认识飞跃,直至老死——能做到这个,即便“身居陋巷”,“不亦乐乎”?我们对他们是讥笑,还是敬佩呢?This is a question!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6074/

张说《论语》·连载19、20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