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路南下(19)

2018-01-05 08:47 作者:宜昌石头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路南下(19)

十九、大洪山

史料中所说的大洪山双河镇就是今天位于湖北省随县的洪山镇,216省道(寺庄到沙市)、306省道(随州到宜城)公路呈十字形贯穿镇内。

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47年陈谢大军挺进中原,奉命重建的江汉区党委、军区司令部、江汉日报社、江汉行署和洪山地委均驻在这里。而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中,湖北大洪山也和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并列其中。而如今,张家界、九寨沟早已成为闻名中外的5A级景区,而那个因为行政区划而被人为地分隔为3个4A级景区,而且鸡犬相闻、互不来往、各自为政,相互排斥,就形成了现在“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窘境。

不过,当年南下的那第一批干部到达双河镇的时候,正是解放战争,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面反攻的时期,那些干部根本无心观赏那成片的楠木和漫山的奇花异草,也没有去游览那海拔八百五十米的“鄂中瑶池”白龙池和落差一百余米的柳门口四叠飞瀑,他们只是分别听了江汉区党委书记刘建勋和行署主任郑绍文所作的报告,只是开始深切的体会到南方和北方的巨大差异和极度的不习惯。他们在那里呆了一个多月,也就是有了一个北方人对南方生活从陌生到习惯的过程。

大盘石村的王家家教甚严,不到天黑,女人不能停止家务,男人不能停止劳作,平时即便是无事可干也要到处找事做;即便是到了天,外面天寒地冻,女人在家也要纺纱织布,男人在家也要编织苇席,根本不让闲着。王维顺就是被那种家教熏陶出来的,以至于到了江汉的干部培训班好不容易放假一天,大家可以到处逛逛转转,他却一个人留下来帮炊事班劈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他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会把斧头磨得锃亮,抡圆了胳膊劈下去,柴火就会应声而开,他很享受这种在密密的树荫下劳作的乐趣。很久才发现不远处蹲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饶有兴趣的望着他,他就望着那个男人一笑,打了个招呼:“你也是炊事班的?”

“也算是吧。”那人的话里带有明显的四川口音,他也望着王维顺一笑:“一看你就是在家里会干活的,快歇歇,喝口水。”

他说了声谢谢,接过那个男人递过来的水碗的时候,从挂在树丫上的军装口袋里拿出那个牛皮纸包,小心的拈了一点点黄色的粉末放在水里,然后一饮而尽。

那个男人很好奇:“这是香灰吗?”

“不是,这是我老家的土,我三叔说,北方人到了南方很多人开始会水土不服,喝了家乡的土,就不会闹肚子。”他很自豪的告诉那个人:“就是因为这包土,我一次也没拉过肚子!”

那个男人笑了:“对了,你们是北方人,到了南方,地形地貌、气候天气、人情风俗都变了,肯定会都不习惯。”

“其实最受不了的就是吃饭。”王维顺告诉他:“我们北方在家的时候都是吃面食的,还有小米、山药蛋(土豆)和一些杂粮,几乎没人吃过什么大米。从前不知道,听说分配到江汉就能吃大米,大家都还挺高兴。谁知道真吃上了大米,结果就成了我们班长说的‘盼大米,想大米,吃了大米光拉稀。’”

那个男人就在哈哈大笑。

“我说的是真的。”他接着告诉他:“大米不如面食,真不叫粮食,明明吃了好几碗大米干饭,可是管不到下午肚子就饿了,身上出虚汗,浑身发软,连路都走不动。几天下来,我的那些本来膀大腰圆的同乡一个个就蔫了,脸色蜡黄蜡黄的。”

“你们这还算有大米吃的呢。”那个男人告诉他:“部队刚打过来的时候,没有米吃就到老乡家借粮,借来的都是些稻谷。北方人也不懂,就是懂了也来不及,因为要赶着行军,来不及把稻壳碾掉,可是稻谷倒在大锅里怎么煮也煮不烂,做得半生不熟的,战士们盛了就吃,稻壳刺得嗓子疼,有的食道都被划破了,可又不能饿着肚子行军,还得硬着头皮吃。这还不算,吃了还拉肚子,拉出来的也是红的,稻壳还在。”

小王叹了一口气:“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南下、为什么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原因!”

“小同志,有这样的觉悟就能成长为一个好干部。”那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向他伸出手来:“我叫彭天琦,你就跟着我走吧!”

王维顺有些蒙:“上哪里去?”

彭天琦回答得很简单,只有两个字:“襄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5537/

一路南下(19)的评论 (共 8 条)

  • 程汝明
  • 雪
  • 木谓之华
  • 晶湖
  • 鲁振中
  • 浪子狐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