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影《芳华》(下)

2017-12-28 15:22 作者:独自行走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今年三月份,我独自去了一趟越南,对这个国家,我一直心存好奇。

从地图上看,其地形像一片风中飘零的落叶,中间部分尤其狭窄,仿佛女人的细腰,掐指可断,其实质面积不过三十三万平方公里,人口和山东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偏居中南半岛的小国,居然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分别和法国、美国、中国这三个绝对意义上的大国打了三场性质不同的战争,而且按他们官方的说法,居然还都打赢了,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什么样的信念,什么样的文化在支撑他们?

行走在越南北部的公路上,你会发现这里的地形和广西差不多,山峦起伏,植被茂密,稍微平坦的地方便是村庄。村庄的房子很有特点,三五米宽,却可以盖到三四层,多的有五六层,外墙呈米黄色或乳白色。公路上少有车辆,最多的是摩托车,三五成群,呼啸而过。路只是双向四车道的柏油路,时速最多可以到六七十迈,两旁也见不到工厂,更绝少我们国家成片的工业园。有零零散散的水田,分布在山坳里,种着绿油油的稻谷。经常有农人戴着斗笠,牵着牛在田间劳作,从远处看去,很难分清男女。据说,越南因为经年打仗,男人金贵,下田干活的一般女人居多,男人下田也是骑在牛背上,女人默默在后面跟着,当然,这都是民间的戏谑之言,不可当真。

看着这样的地形,想象着当年自卫反击战时,每天向前推进十几二十几公里是多么的不易。期间,要攻克无数个山头,要越过无数个沟坎,而在那些大山的皱褶里,在茂密的灌木丛里,不知道隐藏着越南人多少的埋伏,真的是危机四伏,凶险无处不在。

曾经问过导游,一位瘦瘦高高,看上去营养不良,性格绵软,脾气极好的越南中年男人,问他对四十年前,发生在中越之间那场战争的看法。他嗫嚅着,嘻嘻笑着说,我们老百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上面叫打,我们就打,家里有两个兄弟的就要抽走一个去当兵,打仗都是当官的说了算。我听了有些哑然,仔细一想,也很符合实际。对于底层百姓来说,生命就像浮萍,自己并不能全然掌握,战争来了,国家动员说要打仗,要保卫家园,那是义不容辞,就像交粮纳税一样自然而然。至于战争背后的政治博弈,波诡云谲的外交风云,以及肮脏龌龊的幕后交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又怎能知晓,说的清楚哪。

战争是什么?百度里讲,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国家之间或者民族之间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最暴力手段,只是,发号施令的都是政治家,而血染战场的都是普通百姓,历朝历代,每个国家都是如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河内,我还看到一幅引起我无限遐思的画面。

去河内胡志明广场参观的那天是个周日,正值清明节前夕,瞻仰胡志明遗容的越南民众排起了长队,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更有一身戎装,列队而来的军人,队伍一直蜿蜒到几公里外。在胡志明纪念馆前,一队照相的人群引起了我的关注,他们穿着制式不同,颜色不等的军服,排成两行正在合影留念。年龄大都在五六十开外,女多男少,胸前挂满了各种荣誉勋章。对越南的军服没有研究,但根据他们的年龄,我大致可以判断出,这些军人绝大多数都是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老兵,而且是战功卓著的英雄,他们在清明节前夕,以这种合影留念的方式,纪念他们曾经逝去的荣光。

同时我又想到,这些当年和中国军队正面交锋的越南军人,既然能以战斗英雄的形象出现在这里,那身上是不是沾染了很多中国军人的鲜血?那他们是坏人吗?这确实是一个很纠结的话题。但我想,战争可以分正义和非正义,但战争中的军人却无法区分正义或者非正义,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在面对面的肉搏中,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危机关头,你无法用和平年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去要求他们,衡量他们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勇敢或者怯懦。从这方面看,这些枪林弹中厮杀过来,能幸运活到今天的越南军人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几天后从河内返回南宁,第二天早晨要从南宁飞济南,在机场候机时看到了另外一幅让我心灵震颤的画面。

早晨六七点钟的候机大厅已经嘈杂喧嚣,人声鼎沸了,人们个个神色匆匆而又表情漠然,带着一种旅途中的疲惫和慵懒。我正在百无聊赖的等着办理登机手续,就在这时,前方不远处突然出现了上百人的老兵队伍,他们清一色绿军装,解放帽,帽子上有着鲜红的五角星帽徽,上衣领口处有两片鲜红的领章,几个军官模样的军人在旁边指挥,他们的胸前多了几枚勋章。看到这熟悉的装束,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小时候父亲所在的兵营里,回到了上世纪那个火红的年代,我情不自禁上前,和他们攀谈了几句,他们的表情有些严肃,有些沉重,语气平静而又和缓的告诉我,他们是家在海南的越战老兵,这次来广西,是去边境祭奠那些逝去的战友。

听到这里,那一瞬间,我心里突然涌上一种温暖的,无比亲切而又有些心痛的感觉,我对这身军装实在是太熟悉了,从小生活在部队里,每天举目所见就是这样的一身国防绿,看到他们我就仿佛看到了父亲的那些战友,看到了145医院里那些残疾的越战老兵,看到了火车上邂逅的那位越战英雄,更想到了长眠在那片土地上,为国捐躯的英烈,想到了他们如今生活的艰难,精神的迷茫,前途的无望等等,我的眼泪不自觉的溢出了眼眶。

我无法言说对他们的敬仰,我心里如岩浆喷发一般翻腾,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我想拥抱他们,又觉得有些冒昧,我想行一个标准的军礼,又觉得有些唐突,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眼泪一滴一滴的滚落下来,他们也觉出了我的异样,紧紧握住我的双手,眼眶同样也湿润了,就那样,我们握了好久,好久。

事情过去很久,每当我想到这幅画面,我仍然情难自己,我虽说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人,但早已过了多愁善感的年龄,之所以如此失态,是因为我和这些越战老兵虽然相差六七岁,但基本上还是属于一代人,我们共同呼吸过那个时代的空气,感受过那种大敌当前,同仇敌忾的国氛围,我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有着相同的报国信念,我们的青,我们的芳华在某些时候是重叠的。

现在这些越战老兵大都在六十开外,本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却为基本的谋生而营营,他们仿佛是多余的人,被这个时代,被社会所遗忘了,成了不被理解的一个群体。今天,他们以集体出行的方式去祭奠自己的战友,祭奠的又何止是战友,还有自己曾经逝去的芳华,曾经应有的尊严,曾经气冲霄汉、豪气干云的英勇壮举。他们以全副武装的姿态昭告世人,我们也曾经为国家付出过,流过泪,流过汗,更流过血,我们也曾经是那个年代最可爱的人,我们不该被这个社会所遗忘。

两个国家的军人,在同一个时间段,在不同的地点,以近乎同样的方式祭奠他们那远去的芳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但属于他们的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英雄迟暮,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悲凉。

一部电影引起我如此多的感慨,只是因为它触动了我心底那根柔软的琴弦。

有人抨击这部电影,说冯小刚美化了那个时代,意淫了他的青春,这些或许有些道理,但仅凭着影片中对中越自卫反击战那六分钟战争场面的展示,冯小刚就是伟大的,他值得我们尊敬。那场战事过去四十年了,除了一部《高山下的花环》,请问还有哪位导演关注过这个题材?作为对比,同样是和越南的战争,美国人虽然打败了,却拍出了《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猎鹿人》等一系列经典作品,我们打赢了,却恨不得让这场战事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我们可以不提,但我们实在不应该不善待那些为此付出一生的越战老兵。

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他们在最坏的时代洗尽铅华,而我们却在最好的时代里虚度光阴。

行文最后,再一次向冯小刚致敬,向那些为祖国献出青春和生命的越战老兵致敬!他们可以在某一个时间段,被某些人所遗忘,但他们不会在所有的时间段,被所有的人所遗忘!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4682/

电影《芳华》(下)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