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11

2017-12-24 06:21 作者:张关林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矣。”

(白话文)孔子说:“当父亲还活着时,要观察儿子有什么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儿子的行动;如果儿子对父亲的教导遵守了几年,就可以说是做到了孝。”

(张说)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判断“孝”的标准。首先要声明,孔子所说的“父”,不单单指生物意义的父亲,还包括文化意义的父亲,因此,不要拿品行极差的生物意义的父亲来责难孔子,不要误认为孔子要求儿子绝对行孝。孔子为何没有特别指出父亲的资格?因为孔子已经提出做人的标准,而父亲应该是实践了儒家做人标准的人。儒家格言“父慈子孝”,“父慈”是条件,“子孝”是结果。孔子如果特别指出这个条件,很可能会被人当做“不孝”的借口了。因此,孔子的话要根据隐含条件去解读。其实,理解任何人的话都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否则必然误读。

儿子在受过儒家教育的父亲的教导下,他的志向显然不可能偏离父亲的要求。具有儒家教养的父亲,一定会受儿子敬重,而崇拜父亲的儿子,肯定会惟命是从。这是正常的人性。父亲死了,儿子虽然失去父亲的教导,但行动肯定不会马上偏离父亲的要求。只要父亲死后的若干年,儿子还在遵循父亲过去的教导,孔子认为就是“孝”了。这么说是对的。如果儿子真心在继承“父之道”,在父亲死后的几年里,肯定不会改变。父亲一死,儿子马上改弦易辙,说明儿子过去的遵循不是真心“继承”,而是在应付。

问题在于,孔子为什么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年是个约数),而不说“一生无改父之道”呢?孔子的睿智就在这里。儒家的“孝”,不能单纯理解为儿子敬重老,其本质,是关于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儒家所谓的“孝”,既指小辈对长辈敬重的礼仪关系,更指后代对前代的全面“继承”。而继承之后还要发扬,所谓“发扬”,就是产生了新的东西。所以“三年”之后,就不应该遵守“父之道”了,要发扬了,否则社会怎么发展?

由此可见,儒家的“孝”,隐含了中国文明传承的理念。文明的传承,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代代“子承父业”,继承的同时加以发扬,连续推陈出新,不应该原地踏步,所以孔子肯定不会要求“一生”不改父之道的。——父亲一死,儿子不遵守“父之道”,说明没有继承;儿子一生都在遵守“父之道”,说明没有发展。(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孔子的“孝”论对中华文明传承5000年而没有中断,恐怕起了极大的作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4036/

张说《论语》连载11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