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思念黄景仁文有感

2017-12-22 09:42 作者:明山才子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人如李白心,情比义山深。

诗似纳兰好,景仁何处寻?

注:黄景仁 (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古风学李白有成就,律诗学李商隐善用典,词学纳兰而稍直白。

附好文:全文3372字|阅读共需8分钟

很多人都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却很少知道写这句话的人叫作黄景仁。

与已经成为当代网红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相比,现代人对于黄景仁知之甚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纳兰性德

同样是大清闻名天下的才子,两个人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当各种情感鸡汤里都在歌颂纳兰性德的情,当他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占据微博、微信、的签名薄时,黄景仁的那句“似此星辰非昨,为谁风露立中宵”,同样把爱情写得凄美感人,甚至更为刻骨铭心,却少有人知。

这不公平!这不公平!!这不公平!!!

黄景仁,字汉镛,又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黄景仁一直是诗红人不红,活着,穷困潦倒,死了,身后寂寥

黄景仁

但黄景仁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诗写得实在太好。当年袁枚就说他是当今的李白,在随园好酒好肉款待他。包世臣说他是“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人”,张维屏大声疾呼:“仙才啊仙才,自古以来都没有几个这样的人,最近百年来就出了这么一个黄仲则。”

读他的诗很多人都被他的真情感动,尤其是他的情诗,《两当轩集》中的《绮怀》十六首诗,水平直追李商隐的《无题》诗。这首组诗追怀少年时期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读来令人凄恻动容,字字戳心。郁达夫读了他的诗后深受感动,以黄景仁为原型写了小说《采石矶》,把两人的爱情演绎得更为动人。

《两当轩集》

十五六岁,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黄景仁与表妹相恋,那段爱情成为他短暂一生最美好记忆。他们俩从小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表亲间走动频繁也很正常,没人会看出他们有早恋的倾向,但爱情就像一阵风,不知不觉中吹进两个少年的心中。

黄景仁生得玉树临风,气度不凡,他的好友洪亮吉说他长得帅,在人群中鹤立鸡群,一眼就能被他吸引。

王昶说他风神玉立,人们拿他跟秦叔宝相比。

黄景仁也以“檀奴”自称,说自己貌比潘安,毫不自谦虚。他爱上的那个表妹,那个“为谁风露立中宵”的人,长得啥样?有几分姿色?黄景仁的同乡故交李宝嘉说他的意中人“仅中人姿”,用现代人的话说,一般般啦。

所以,黄景仁诗中,很少出现对她的容貌进行描写的诗句。但情人眼里出西施,她生着楚楚纤腰,姿态轻盈,举手投足间尽显窈窕之态,足以让一个少年心醉神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这位恋人之所以让黄景仁魂牵绕、相思不绝,主要还是在于她的性格和才学。她诙谐幽默,聪慧玲珑,是个活泼爱笑的女子,不似那些被训练得规规矩矩的大家闺秀,沉闷无趣。她还会弹琴、击鼓,喜欢玩斗草、博棋,多才多艺还会玩。更重要的是她识文断字知书达理,她能织回文锦、临摹“飞白”书法,是个有才情的女子。

面对如此豆蔻佳人,黄景仁没有理由不动心。那女孩子也对才华横溢的表兄暗生情愫。少男少女在一起朝夕相处,日子久了自然就生出朦胧的爱情。但他们的爱情是不被家长认可的,俩人只能背着所有人偷偷爱恋。一开始他们在窗前眉目传情,后来心意相通就开始偷偷约会。在鹦鹉面前不敢说悄悄话怕被它学了舌去,偷偷见面时怕打搅了熟睡的小狗,蹑手蹑脚地从旁边经过。他们要向所有人瞒住火热滚烫的爱恋之心,忍受痛苦的相思煎熬。

可能得之不易的爱情更让人刻骨铭心,背着所有人密会更显惊险刺激。夜深人静,酒席散去之后,他们拉开帘子,一起数着天上的星星。也许一边寻找牵牛和织女星一边谈论着他们的爱情故事。他们耳鬓厮磨,也曾缠绵缱绻,在温柔如水的情爱中感受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碍于礼教,男未婚女未嫁的表兄妹也不可能随时能找到借口见面。实在见不了面就只好鸿雁传书,他们将满腔的爱寄托于红笺尺素,传递幽幽深情。

他们相恋的日子其实不长,但在黄景仁的回忆里那些日子就如五彩缤纷的画,足够让他珍藏一辈子。即使过了十几年之后,已经物是人非,但他笔下的爱情依然鲜活真挚。沉甸甸的诗情,都能拧出一把泪水来。

黄景仁

美好的爱情总是以惨淡的方式收尾,表妹最终嫁作他人妇。他也将离开家乡去读书,相别之时两人没有赠别之言,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那个爱笑的女子此时背灯而立,半天都没有抬起头来,只见泪水打湿了她的衣服。今此一别可能后会无期,劳燕分飞各自天涯,怎叫人不悲痛

举行婚礼之前,表妹似乎为爱情做过挣扎,生了一场小病。相别的宴会上,黄景仁眼中的表妹病如西子,比健康时反而更显娇媚。然而她却像即将远嫁塞外的王昭君,就连手握权柄的汉元帝也改不了既定事实。她反抗不了命运,对爱情心灰意冷,沉浸在失恋的悲痛之中。见到表兄时她再也无法露出两情相悦时的天真笑容,唯有在相别的筵席上歌唱一曲,道一声珍重。

看着心爱之人心如刀绞哭成个泪人,黄景仁心里又何尝好受。他日渐消瘦,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表妹登车绝尘而去,成为别人的新娘。还不能在众人面前表露自己的心思,此情此恨,一杯酒岂能消愁,纵然十几年之后仍然无法排解,永远盘桓在心头,成为永远的伤疤,时时作痛。

再见昔日情人,已是她生子办汤饼宴会之时。曾经的少女已为人母,好似不知愁的莫愁女。两两相对的场面,像是当年同游龙华会的场景,可是已经时过境迁。当得知表妹还留着当年定情的银戒指,黄景仁心中既喜又悲。喜的是她仍念旧情,没有忘了他,悲的是两人终究是有缘无分。两情相悦的恋人却永远不能在一起,此一会面尚有借口,下次会面又有什么理由呢?即使再见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重逢之时欢喜又害羞的表妹表现得手足无措,拨弄自己的头发钗环不知该跟旧情人说什么。面对此情此景,黄景仁万般酸楚皆涌心头。繁花满树的春天已经过去,残红飞尽,绿叶长成枝头结满了子,表妹结婚生子的事实谁也改变不了,万事皆休,情缘也就此而尽。除了死别,恐怕没有什么这生离更痛苦的事。

花季少年的初恋永远被埋藏在黄景仁的心底,成为胸口的朱砂痣、窗前的明月光。当年与表妹数春星的夜晚,后来变成了无数个“为谁风露立中宵”的孤枕难眠之夜。花下吹箫的幽怨之声,倾诉着银汉迢迢的相隔之苦,女郎织女尚有七夕相会之日,而一载一相逢的相会佳期在仲则眼里竟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昏沉的夜里他独自对着那盏灯黯然神伤,倚遍栏杆也无法遣闷消愁。年年岁岁情不减,心却愈伤,如抽丝剥茧,备受煎熬,一寸相思一寸灰。这段爱成了他心中的执念,即使贫病交加也不改其初心,“文园渴甚兼贫甚,只典征裘不典琴”,黄景仁可谓世间痴情男子。

很多人都会怀念自己的初恋,因为对感情的懵懂,所以才更显得纯真,不掺杂任何目的和利益,自然纯粹,如万物萌生。得不到的东西在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印象,恋而不得的初恋更让人倍感珍惜。所以隔了十几年之后,黄景仁再回首来回顾这段初恋更显伤情。尽管他也娶妻生子,与妻子举案齐眉,也在秦楼楚馆邂逅过红粉佳人,赢得薄幸名,但到底是意难平。他的心灵深处永远都藏着那个“巧笑倩兮、眉目盼兮”的女子。时间不仅没有冲淡这段感情,反而让他的痛苦日甚一日,让他萌生快点了此残生的绝望念头。有人说“情深不寿”,于纳兰性德而言是如此,于黄景仁而言亦是如此。

可能从来都是“天妒英才”,与纳兰性德三十岁早逝一样,他没能跨过三十五岁的门槛,与李白一样客死异乡。怀着他没有完成的人生理想,带着他珍藏一辈子的爱情,走完了贫穷落魄、顽疾缠生的短暂人生。《绮怀》十六首的最后一首他对这段爱情作了一个总结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

现代人都希望自己能留住青春的小尾巴,二十七岁的黄景仁却想忘掉青春年少,赶快步入中年。写下这样悲伤绝望的诗句,他的心里该有多苦?这是他人生的谶语,对爱情的执着和无望让他觉得未来的日子像一片无边的苦海,希望日子快点过去,结束这痛苦的一生。

木心先生非常推崇黄仲则的诗,他说黄仲则是中国的肖邦,爱而不得,浪漫凄凉。今天我们读来款款深情的诗句,却是诗人剜心锥骨的情伤

黄景仁最负盛名的诗作,是他《绮怀(十六首)》中第十五首: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黄景仁沉浸在旧日的恋情里,永远怀念青春年少的十五月夜,永远怀念与心爱的人相伴相知的日子。相思叹恨让他心神憔悴,立在深夜的风露中已多时,可是他爱的人却相见无期。

曾经写下“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佳句,黄景仁这位地地道道的书生,尽管他人如李白,诗比义山,痴情胜似纳兰,可是在面对心爱的人,却无能为力,正是应他的这一佳句:“百无一用是书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3837/

读思念黄景仁文有感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