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贾平凹的农民情结

2017-12-15 23:47 作者:江北乔木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前些日子,我和妻子到附近的新华书店浏览,到了贾平凹书籍专柜旁,一本醒目的《平凹自述:我是农民》的书籍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不由得打开一看:啊,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自传性作品,正合我意,此时的我正想了解一下贾平凹的真实生活。大体浏览了内容,我便随手买下了这本设计、装帧都很精美的书籍。返回家后,便迫不及待地捧读起来,慢慢咀嚼着书中内容,思想感情的潮水随字里行间在涌动,同是农民出身有着莫名的心与心的沟通,贾平凹先生的农民情、乡村深深打动了我,我在这片辽阔的田野里,采摘到了丰硕的果实。

在这本书的封面,贾平凹先生就点出了书的主旨:“真正的苦难在乡下,真正的快乐在苦难中。”说得多好啊,著名作家自有他的深奥。待打开目录,映入我眼帘的就是熟悉、亲切的字眼,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息拂面而来,一种农民情怀重新唤起,使我仿佛又置身于那亲切、熟悉的乡村中。

作为大家的贾平凹先生,却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记述着自己真实的故事,就像对老朋友讲故事一样,条理清晰地分为:“自报家门”、“初中生活”、“回乡”、“贾氏家族”、“棣花•社员”、“记忆—我‘文革’”……等共11章。作品以作者14岁初中毕业回乡当农民,到19岁上大学离开农村之前的5年艰苦生活为起点,记述了他青少年时期的不平凡经历,包括家庭、成长、遭际、初恋和苦难。艰苦的农民生活给了作家最初的体验,擦出了思想的火花,贾平凹先生用现身说法,成功地运用灵动之笔,提炼出那个年代真实的农村生活,毫无避讳地向读者诠释着苦难,给读者以启迪和深深的思考。

本书是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的一代人在阅经世事之后的集中精神反思,全书几乎都用白描的手法,忠实地记录着那个年代的原始生活情景,并着力追寻大地深处的泥土清香,还原农民质朴纯真的形象。进而引发对农村、农民、城市、城里人、国家、领袖、社会、人生、自身成就等问题的思考、感悟和解析。昔日的苦难生活给予作家的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他才有享受苦难一说,贾平凹特意提到了这一点。作家对各种世相的看法既透彻而又充满理性,句句大实话尽显作家本色。这样,在农耕文化的浸润中,“我是农民”已然成为贾平凹保有善良、真诚、质朴的生命福祉,字里行间浸染着农民情缘,他血液里流淌的是农村文化底蕴,对农村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印记,刻骨铭心。

贾平凹先生一如拉家常式的,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和精彩故事都提炼出来,内容简洁,情节生动,情趣盎然,紧紧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实际是攫住了读者的心,吸引着读者不由得看下去,时不时还从头再看一遍其中精彩内容,然后再上下连贯起来读,得到了精神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总是感到回味无穷。

本书记述贾平凹先生在棣花街上当了一回扎扎实实的农民,而这些故事都是那个年代的现实反映。他经历了中国农民最真实的生活,经历了大喊“农业学大寨”的时期,经历了那个荒唐的文革时期,经历了农民该有的苦难。也写出了农民的苦难,正如题记里写的:“人生的苦难是永远和生命相关的,回想起在乡下的日子,日子就变得透明和快乐。真正的苦难在乡下,真正的快乐在苦难中。你能到乡下去吗?作为人,既要享受快乐,也要享受苦难。”说的多么中肯,这是一位著名作家以农民的身份说的话,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把自己完完全全当成了农民,我从中读出了那种亲切的乡村情、“农民味”。(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作家对于养育并给了自己创作动力的故乡热土,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但对于农民身上的弱点,他没有因为自己出生于农村而有任何掩饰,而是毫无保留地写出来,这才是作家的本质,这才是贾平凹,这就是他的风格。他说,在农村就是这样,方圆七八里,谁都知道谁家爷爷的小名;在村道看见一只鸡,也清楚这鸡是谁家的媳妇喂养的。对于左邻右舍,若是日子过穷了,就嘲笑作践他的无能;若是谁家的饭稠了,又百般嫉恨。

贾平凹在“回乡”一章里写道:“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知青指那些原本住在城里,有着还算富裕的日子,突然敲锣打鼓地来到乡下当农民的那些孩子。我的家原本在乡下,不是来当农民,而是本来就是农民。”一个著名作家都能够荡然无存地真情表露自己,是多么难能可贵,我想,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不由得对作者肃然起敬。

作者在“办报”一章里写出了他的亲力亲为,并深有体会地说:“我现在之所以能写文章能绘画和熟悉各种文体,都是那时练习培养。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是有他天生的一分才能的,但才能会不会挖掘和表现出来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的。极少数的人获得了展示他才能的机会和环境,他就是成功者。大多数人是有锅盔时没牙或有牙了没锅盔,所以芸芸众生。我的才能平平,但我的好处是我喜欢文字,而能很早地就从事文字工作,以至后来就读文科大学,毕业后又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行当。这就犹如是相府的丫鬟久而久之也有了官宦贵气,小姐闺房里的苍蝇也喜欢了在菱花镜子上停落弄姿。”把自己当农民的真切感受总结的恰如其分,让读者看到了另一个贾平凹,更值得尊敬。

作者还写出了农民的可,写出了农民的自私,无知,贯穿故事始末的是贾平凹先生的人生命运线。在自己命运变换过程中,也写出了农民的真实态度,特别是父亲被戴上“反革命分子”帽子后,“有一些亲戚好友以各种借口不去我家了,他们宁可让我捎几个鸡蛋拿回来,也不肯来见父亲。父亲成了反革命分子,政治上完蛋了,工资也突然没有了,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写得多么具体生动,由此便可窥探到那个时代的真实故事,引领读者对社会、人生进行反思。

贾平凹先生在结尾处发出了无限感慨:“我回过头来,望了望我生活了19年的棣花山水,眼里掉下了一颗泪子。这一去,结束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结束了我的农民生涯。”

《我是农民》真正写出了作者的农民生活,农民情结,写出了上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写出了对农村生活的感悟,这才是农民贾平凹,这才是大家贾平凹。

乔显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3223/

贾平凹的农民情结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