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围棋的思维方式对生活的启迪(下)

2017-12-12 14:37 作者:草根阶层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汪小祥

——贪多必失。围棋忌贪。十诀之首诀即为“不得贪生”,意是:下围棋不得走不讲道理和过份的棋。着法过份不仅赢不了棋,反而输的更快更惨。濑越先生认为:局势领先以后则不应再去为赢得更多去闹事,把局势搞复杂,给对方以机会,这样也会输多赢少。

围棋贪多必失的理念引申到社会生活中也很有现实意义。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儿见瓶有果,便伸手入瓶取果,满握,拳不得出,心急手痛,于是大哭。“心急手痛”,“拳不得出”,皆因贪多满握。一个“多”,一个“满”,常令英雄失节、让好汉丢名。人生在世,诱惑无限,如何在贪欲的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一个合适的“度”量,小儿的故事给了我们最好的启迪:戒“多”戒“满”,贪多必失。

世事都是对立的统一。孔子曰:“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事多无兼得者。” 假得真失,假失真得,其别微矣。唯明其判断之心,方可察其异;轻其得失之心,方能减其忧。察其易,则可避其失;减其忧,则可获其得。此其多得少失之方也,可择之不慎乎? 孔子这段话意思是:有所获得必然就有所失去,有所失去就必然有所获得,世事大多没有可以都是获得而没有失去的。看似获得,事实上却是失去;看似失去,事实上却有所获得,这其中的差别其实是很细微的。只有使判断的心清明,才能了解真实的得与失之间的差异;使心中得失的念头减轻,才能减少世事带给我们的忧愁。了解真实的得与失的不同,就可以避免世事中的种种失去;减少对得与失的忧患,那么就可以享受获得。这便是多得到而少失去途径,怎么能不慎重地选择呢?

贪多必失对人生的启迪是:低调为人,低调为的是徐徐发展,不可因招摇而树敌,对已取得的成绩应珍惜其来之不易,对未来的计划应基于现有的基础,不可想空中楼阁之事。

——学会舍弃。舍弃是一种逆向思维。辩证法还告诉我们,在某种情况下,一种明智的选择往往可以用否定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逆向思维。有时与其说取得了什么有价值,还不如说放弃什么更有价值。围棋十诀之第六诀就有“逢危须弃”。《棋经》上讲“善败者不乱”。孙子兵法上也有类似的意思。专指形势不利时,自己的棋已经危险,越逃可能死的会越多,就须放弃,放弃的越早损失越小。下棋懂得如何吃子并不难,而难的是要懂得如何弃子。正有所谓“该扔的都扔了,包袱卸掉了,棋也就赢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围棋的“弃”与“得”之理在生活中也有着大量的运用。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个馈赠。关键是,我们要有乐观的心态,相信有失必有得。要舍得放弃,正确对待你的失去,因为失去可能是一种生活的福音,它预示着你的另一种获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在生活实践中,许多人都有过放弃什么往往比得到什么更困难的体会。但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弃掉该弃的海阔天空,拘囿于所得,什么也不肯放弃,最终什么也无所得。魏晋诗人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弃官,去过自己向往的隐居生活。虽然生活贫困,可乡野的自由使他获得了心灵的释放。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获得了最崇高的精神收获,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人生要学会放弃,当弃时必须果断弃之,不要因为还有些割舍不下而犹犹豫豫,这样势必形成“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而弃之可惜,因而耽误了时光。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太执拗于自己得到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捏着不放,不愿意舍弃。再举一个孩童话题为例:小时候,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耍,当你拥有三个苹果,你拿出其中两个与伙伴们分享,表面上你失去了两个苹果,你亏了。但实际上你所获得的价值远远高于两个苹果不止多少倍。你获得了两个小伙伴的友谊,你获得了别人对你的好印象。如果别人有好吃的,也会不忘与你分享,你会获得好多种不同滋味的享受,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也会从中获得孩子们之间最纯真快乐。可是一旦你独自享用了,你虽然大饱了一次口福,可是你却失去了更多。

由此可见:学会舍弃,才是社会生活中的真正赢家。

——无为而制胜。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精髓。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的实质在于:反对违背人的本性和违背自然法则的肆意妄为。无为决不是不做事,而是以特定的方式做事。所谓“功成事遂”、“功成身退”的说法就证明老子并非完全反对做事和建功立业。“无为而无不为”的名言也说明老子实际上是主张以更高明的方法达到更理想的境界。所以,无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实现老庄之中心价值的原则性方法。

这一思想在围棋里可以得到充分验证。如果我们把象棋看作是儒家用来追求治国平天下的具体谋略,或者是兵家的实战计谋的话,那么围棋就更像道家所推崇的无为了。无为的目的却是无不为,是为了最后的胜利。一个急于想要战胜对方的人,往往最容易下出违背棋理的败招,而成为失败者;而一个看淡胜负、具有平常心的人,一招一式都符合理性,反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会自然地成为胜利者。

围棋的“无为而制胜”的另一个启迪就是凡事要用平常心对待之。有争斗就必然有胜负,取胜固然是好事,而失败却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失败带来的经验教训往往是最深刻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棋艺的提高不是来自于胜利,而是来自于失败。明代“江南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曾在《闲中歌》中说到,“眼前富贵一枰棋,身后功名半张纸”。就是把富贵当作一局棋,如果在棋局上把酸甜苦辣都遍尝了,也就会把荣辱得失看轻看淡了。这也恰好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和“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哲学理念。

围棋的无为制胜思想对现实生活也是很有启迪的。

其一,凡事要顺应自然,遵循规律,不随心所欲,急功近利。如拒绝形式主义、形象工程,不高一届班子一个规划等。

其二,不做有私欲之为、不做有害之为。拿下围棋来说就是不下损招,不做偷鸡不成折把米之事。延伸开去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因此我们的“为”必须考虑他人的利益和要求,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破坏他人的利益。我们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满足自己的利益。

其三,适度而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限度,超过这个限度, 事物就会反向发展,因此我们为人处世要把握一定的度,做事不能太过,要适可而止。

围棋的思维方式对生活的启迪还有很多,囿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

作者原创作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2719/

围棋的思维方式对生活的启迪(下)的评论 (共 1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