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诗如画宋词若歌

2017-12-07 09:09 作者:观鹅会意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唐诗如画 宋词若歌

文/观鹅会意

鄙人认为,读唐诗应眼观六路,赏宋词需耳听八方。唐诗如画远、中、近景收眼底,宋词若曲喜、怒、哀、乐绕耳畔,唐诗带色 宋词有声。

遥望唐代的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个个眼功了得,人人能把眼前景致升华至口头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仙”李太白可以一眼直达地平线;“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豪”刘得可以目送黄河之水天上去,直通银河织女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摩诘的眼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圣”杜拾遗一览无余黄、翠、白、青之光明媚,诗句中声起色落意境优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吴中四士”张若虚前辈的眼中,江、潮、海、月波涛汹涌相映成趣,在看客品读“以孤篇压倒全唐”之千古绝唱《春江花月》时,不由地会随着作者的眼睛而“东张西望”,随着作者对人生的感叹而“潮起潮落”。

鄙人认为唐朝墨客骚人写诗有内外两个观察视角和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感悟)六个观察点。

内视角多为诗人借景借物抒情寄情于理,是一种自看、自言加自白。例李白前辈的《月下独酌》诗首段之六个观察点:“花间一壶酒”,诗人孤寂的坐在花丛中为自己准备了一壶美酒,直白时间、地点;“独酌无相亲”自斟自酌无亲无友直述描写人物与原因;“举杯邀明月”,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共饮,描写内心孤独之情;“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突出了诗人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感悟(结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外视角多为诗人寓情于景直抒胸臆,浮想联翩的一种浪漫情调。请看李太白《将进酒》诗句之上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君不是见过黄河之水从天而降吗?它滔滔奔流到海一去而不回。君不是见过高堂在明镜中感叹自己的白发吗?他们说早晨头发还如青丝一般的黑柔,到了晚上头发就变得如雪一般了。看来人生如梦,得意时一定要趁着大好时光尽情地行乐,不要让手中的酒杯空对着月亮和上苍。天生我材必有用处,千金算得了什么,花去了还能转回来,青春可是一去不复返哟!诗句彰显着诗人强烈的豪迈、洒脱、狂放之个性,抒发着诗人忧愤与享乐、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人生感慨,巧妙地把六个观察点融化在了诗句里。

鄙人认为唐诗要如画般的去欣赏。画有近景、中景、远景和冷暖色之分,唐诗在具有三景和色彩外还有扩景,扩景即人生感悟。王维前辈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诗人,他不仅是位技法熟巧的画家,还是位谙练宫调的音乐家。他写的山水诗大都是立体式构思,让看客读起他的诗作会随着描绘的画景,时而仰视;时而俯瞰;时而远眺;时而静听;时而共鸣,把看客操作成了他手中的提线木偶。想欣赏到王维前辈诗意的绝妙之处,你的头脑要具备看诗现画听声的能力,要像在赏一幅山水画,分清诗中的近景、中景、远景和扩境,掌握好近景眼看手摸,中景耳听意远,远景眺望神飞,扩境人生感悟多层次的欣赏步骤,闲遐之余,去欣赏他的诗篇,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你如果准备好了就随我去赏悉他的《山居秋暝》一诗吧。山居秋暝之诗题,他告知看客将描写山里人秋日落山的景致。“ 空山新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虽然诗人是在告诉看客写诗的时间,巧在“空”“晚”两字,“空”,夜幕下刚下过秋雨的大山,黑黝黝剪影似的失去了轮廓线,“空”的看不出它的颜色,“空”的让夜空洁净,“空”的让心灵静谧,“空”的少去了人世间许多红尘与繁杂。“晚”字道出了这是个迟到的秋天,本来已进入了霜期的节令,习习秋风是那么的凉爽宜人,在傍晚的大山里都感觉不到半点寒意,暖和和的夜晚也道出了作者今天的好心情。( 散文阅读:次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中景,作者告诉了看客他是站在松树林的泉水旁在赏景。这两句妙在了“照”和“流”两个字,“照”,突显了天空的明月,只有它为大地洒下明亮的银晖,作者才看清了清澈的泉水。月光穿过松林的空隙,倾泻在流动的泉水上,浸着月光的泉水,变成了波光粼粼流动的银链子。“流”字它蕴涵着声音,山石间流淌的泉水能不发出响声吗?“清泉石上流”言简意赅的五个字,你要言近旨远地去浮想联翩,用尽你的想象力,去想那夜色朦胧下清泉跳跃在山石涧的模样儿。你看那近处的山泉儿,活泼的就像那“七岁八岁狗也嫌”的顽童,“流”动时还抖出银铃般的笑声。面对清泉如若透明纯真的童心,作者身心了无杂念陡觉轻松。

再欣赏“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美诗句, 这两句诗贵在“喧”“动”两字有其原因,“喧”,竹林静悄悄地站立在月光下,突然,在竹林里传出“哗哗”的一阵响声,一群在湖边洗衣归来的姑娘们,歌声、笑声“喧”破了竹林的清静,“喧”的让人心动,“喧”的让人走神,“喧”的让人激情,一个“喧”字从竹林里飘出来优美的山歌。莲“动”为画面增添了不少活力,条条捕鱼的小船儿,徐缓地摇出了荷塘,湖光船影,天水一色,月下无声。只有那托着小碗似的莲蓬摆动起来,才知道小船在行进,大概那摇船的是些年轻渔夫,正静声屏气在笑声歌声中,各自听辨着自己的心上人的歌声,或许在心里想着和姑娘们对歌的词句,反正他们是不愿意打断姑娘们的歌声笑语的。

尾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作者触景生情萦带出他对人生的感悟,官场争斗是多么的污浊,这样安静纯朴美好的田园生活,他是多么的向往。管它花草枯荣;管它公侯王爷;管它庶民百姓,管它高贵贫贱,谁见了这醉人宜居的美景,不产生留下来的意愿呢?其实作者感悟的核心是“王孙”,笔者理解诗中的“王孙”,指的是作者的后代。他要劝说他的子孙后代,不在官场为官,就让他们过这样优美平稳的田园生活。

盖以为秦、汉、魏时期的乐府民歌是词之鼻祖,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唐朝开元盛世、天宝年间之乐府声诗,将词歌带人了大雅之堂。词过渡于五代又发展成熟于宋代,词在宋代涵养了百余年后,遇到了一个“胆大妄为”的人——柳永,他将唐、宋旧曲加以变革创出新调,他的词调创作取材于底层生活,充分运用俚词、俗语,雅俗共赏似乎近于笨拙的脱口而出,朗朗上口的词调就像民间的顺口溜,直白而浅平通俗易懂,直抒胸臆就像陕晋民间富于表现力的信天游,大大地丰富了宋代的词调。柳永前辈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也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 ,属于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词至柳永格调日益丰富,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百花争艳,使词从贵族的文艺沙龙重新走向平民百姓,柳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反映了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就如现代的流行歌曲,所以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一说,可见当时人们对柳词的推崇。柳永是宋代婉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柳词的创新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在晚唐、五代时期,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歌,推进了词歌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歌的文学地位。在柳永前辈之后,北宋中期出现了一个文坛领袖人物——东坡居士苏轼前辈,他在诗、词、散文、书、画、儒、释、道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其文洋洋洒洒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诗文善用夸张比喻,文彩四溢独领风骚,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前辈的杰出贡献是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提升,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倡导词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最终去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通过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来提高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词史的发展方向。一时间他大刀阔斧地对柳词的“风味”进行刀砍斧斫,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追求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其词自成其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了后人千古传唱的绝句。《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东坡前辈豪放词的代表作之首。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联翩到眼前古战场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借古抒怀萦带出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后人誉为“古今绝唱”,词作成为了后代书法家们争相书写的题材内容,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成为了后人千古传唱的绝句。

苏轼前辈的学生李格非之女——易安居士李清照,她是具有卓越文才的女文学家女词人,也是宋代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在《论词》文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对词的见解和主张——词与诗之“分家论”,反对宋代文坛领袖苏轼为代表的“以诗为词”的观点,是历史上第一位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女中豪杰《论词》文论分之五段,精在开篇就道出了词在唐朝开元是极盛时期,可与官廷乐府诗齐名鼎立。辟在为了显示词唱之极致,引经据典例举了唐朝“开宴曲江”的之典故,巧妙地把词人合一推向了高潮。

时在官府曲江设宴,褒奖新及第进士。在考取的进士中有一名士,秘召名扬四海的民间歌手李衮,隐姓埋名换上普通衣服,故意衣冠不整不加粉饰一同赴宴。落座时说:“我表弟与我同来,就坐末位吧。”参加宴会的达官显贵都是锦衣华服,那有人顾及他的到来。宴会开始了行酒作乐,许多能歌善舞者陆续进行着表演,维有曹元谦、著名歌妓念奴唱的出彩,歌罢,众人都赞叹称好。名士突指李衮说:“让我表弟为大家唱歌助兴如何?”众人一片哗然,这么高雅的宴会怎么能让一村夫来扰乱?席上有讥笑的有生气的。趁着混乱李衮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唱了起来,大家被歌词的悲情感动的泣不成声。众人都起身离座围着李衮行礼,说:“定是李八郎也,别人是唱不到这样词人合一的境界。”

接着笔锋一转,说出词在春秋时期,郑、卫两国的音乐过于轻靡淫逸,使词作也违背了清雅的正道。当时已经出现了《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牌。

第三段写五代时期的战事频繁,诸国四分五裂,兴文之事也随着民不聊生而日渐衰亡。独有南唐李璟、李煜、冯延巳等君臣崇尚文学艺术,虽然写出“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类的词句非常奇妙,也逃不脱对亡国之哀思,战事严重影响了词文学的发展。

第四段就宋词的发展,入木三分地剖析起词道来。观点之一:词与乐曲要和谐。词的用字不仅要典雅奇妙还要符合音律,乐曲旋律也需随着词的高雅而创新。柳永著《乐章集》在社会中是名声显赫,词的用字是符合音律,可是俗不堪耐的词语亵渎了乐曲旋律。观点之二:词者要研精覃思。她例说张先、宋祁、宋庠兄弟、沈唐、元绛、晃端礼等文人都相继写词,虽然常常有美妙的语句,都不能研精覃思,所作之词也是昙花一现难以成为名家。观点之三:诗不入词。晏殊、欧阳修、苏轼,可谓学识渊博,他们也创作短小的歌词,就他们的学识写词就象在大海中舀取一瓢水那样轻易,但是写出来的都是些不整齐的长短诗句而已,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不协音律。诗文分平仄,而歌词既分五音(宫、商、角、徵,羽),又分五声(唇、齿、喉、舌、鼻)还分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还需分高声从阳,低声从阴。观点之四:词要押韵利于咏唱。她例《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等词牌,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词牌押平声韵考究,它的音律要求词不仅押上去声,还押入声。本来押仄声韵的,如果押上声就和谐,如果押入声,就不能歌唱。王安石、曾巩,文有西汉风骨,如果以文作短小的歌词,必然笑料百出不能再读。

尾段就其观点作了陈述。综上所述,词是一种不同于诗、文的另类文体,只是明白这一知识的人甚少。后来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出现,才开始知道了这一观点。可惜晏几道苦于没有铺叙,贺铸苦于缺少典雅庄重。秦观虽然专写情韵风致,而少用典故史实,就象贫家美女,不能说不漂亮美丽,到底是缺少了学识富贵之气质。黄庭坚固然重用典故,然而瑕疵很多,就像美玉有瑕,当然就价贬值低了。“词别是一家”是《论词》其最核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历代词评家褒贬不一。李清照指出,词是“歌词”,必须有别于诗,词在协音律、以及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应保持自己的特色;她就词所区别于诗的种种特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词应该具备六个特点:一、高雅;例举柳永“辞语尘下”。二、典重;例举贺铸的“少典重”。三、浑成;例举张先、宋祁等人“有妙语而破碎”。四、协乐;要分别五音六律及清浊轻重,例举晏殊、 欧阳修、苏轼的词“只是句读不葺(qi去声)之诗”。五、故实;例举秦观“专主情致,而少故实”,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六、铺叙;例举晏几道的“无铺叙”。

鄙人愚认为,不论词学艺术发展到那个时代,不论是“诗词合一”,还是“别是一家”,都要在继承中去发展,不能把词牌词格随便去改变,因为每一种词牌都代表着一支曲子,每一支曲子(词牌)都具有它自己的独特的乐调、不能文人相轻敝帚自珍,更不能把词牌词格随便去改变本意和情感,例:《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渔,《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如梦令》咏的是梦思,《更漏子》咏的是夜话等等。如果把民间音乐家阿炳前辈二胡曲《二泉映月》,填上快乐的歌词那就牛头不对马嘴了,所以说词人写词“填词”要服从于曲调名,词牌也就是词题,不需要另有题目,也不能随心所欲去篡改,《浪淘沙》里面既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完全不讲到江南,如果把词牌走调到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这就有一点亵渎词学艺术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2079/

唐诗如画宋词若歌的评论 (共 14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