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暖阳下的乐趣

2017-12-05 08:09 作者:胖子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汗流满面的日子还没从心中彻底扫去,日的暖阳却悄悄地播撒在广场上。已经退休二十年的我,吃过早饭,抬着懒散的双腿慢慢地向广场挪去。

途中,我想起了爷爷在世时冬天靠在王家伺堂门前的墙根下晒太阳的场景:他靠在南墙根下,面向暖阳,迷着眼睛,很享受的样子,晒着晒着就见了周公,之后就自然而然地哒啦下了脑袋,睡到最美时,还会流出几滴憨水。好景不长,他又醒了,打个啊欠,伸伸懒腰,这才从腰间取出旱烟袋,塞进烟布袋,装上一锅烟,再拿出火石,硝棉,用火镰撇打火石,把硝棉点燃,再把点燃的硝棉按在旱烟锅上,巴哒巴哒抽起烟来,边抽边聊,竟聊得津津有味,一直聊到又困睡过去,直到妈妈做好饭时,我才来到王家伺堂门前喊爷爷回家吃饭。

不想,天地轮囬,光阴流转,几十年后我也成了老汉,也到了享受冬日暖阳的地步。

来到广场上,人已经不少了,有男的也有女的,有抱着孙子的,有推着孙女的,有围成一圈打扑克的,有在暖阳下聊天谝闲的,王振勇见我来了,一边让座一边打招呼:“来了,坐这!”“你坐,你坐!”“你坐,我站一会!”于是,我坐在了暖阳下的石凳上。

右边还有一条石凳,上面坐着两个老汉,一个在看报,一个逗着孙子玩。看报的那个老人,来自于农村,读报纸,特别是《黄河晨报》,天天都要从头版读到末版,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关心时政的好老头子;和我坐在同一条石凳上的是原南风集团日化厂的车间主任,曾管过一百多号人,现在也退休了,说起话来简直是个“幽默王”,一串一串的,韵味很长,出口成章,是我佩服的那一类。石凳西边还有一个坐轮椅的,是原公路局职工,患脑溢血已经十几年了。他的轮椅,是个现代化的,能进,能退,能左,能右,坐着满舒服的。在这几个老汉中,我和王振勇要更近一些,他是刘村庄人,我在刘村庄蹲过点,也担任过他们公社的党委书记。因此,谈得也最多,内容也多是刘村庄的人和事,如老社长啊,红大娘啊,铁玲啊,王启星啊,王掌胜啊……也有许多在刘村庄蹲过点的人和事,如张来宝亲民实干的故事,刘武祥为他们写新闻通讯的事,张正喜为红大娘拍照片的事,卫文恩、王章宝、马一平带领文化系统职工到刘村庄帮助收的事,等等。久而久之,在暖阳下我交结了不少“聊天朋友”,而且是正能量的。

暖阳下的广场上还是一个“养生场地”。因为这里有个老干部,叫邵安胜,是原盐湖区教育局干部,懂得不少养生知识,至今还在市《食疗养生》杂志社任编辑部主任。今年已经78岁了,身体却像五十岁的人,究其原因,只有一条:就是因为坚持养生。他还把养生当成一项事业干,走到那里讲到那里,晨练休息时讲,冬日暖阳下讲,“讲养生”简直成了他的一种习惯。最近,他就在广场上介绍了"食物要多样化”的养生知识,他说:“每天要吃二十多种到三十种以上的食品,力争做到量少品种多,以保证营养均衡;喝粥要多吃各种豆子和杂粮。”我们信他,也这样做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暖阳下的广场上我还交结了几个爱唱戏的微信网友。10月24日在社区欢度九九重阳节的演唱会上,有个会唱戏的,有一天也来到广场上找邵安胜,让邵安胜在她的手机上看她录制的《梁秋燕》选段,我走了过去,和老邵一起听。她很热情,我便借她的手机想听其他唱段。听完之后,韵味无穷。我便大胆地问她:“你有微信号吗?”她说:“有,但我不会加,你把你的手机号码告诉我,回去后我联系你!”午饭后,她果然发了一条短信给我,说:“我是唱戏的张育新,请加我的微信号:135****4154”我当即加了她。不一会,她就发过来了《我是一条小河》《我的老家在山西》。第二天,她又给我发来了《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眉户《迟到的玫瑰》、《人说山西好风光》。此后,更一发不可收拾,如《绣金匾》、《夫妻双双把家还》、歌剧《白毛女》选段、《绣荷包》、《南泥湾》、眉户《凤凰岭》选段,等等,她爱唱,我爱听,很快就成了联系紧密的网友,我每每在广场上晒太阳时,都要打开手机听她唱几段,久而久之,听张育新唱歌唱戏,就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冬日的暖阳依旧普照大地,广场上的老汉老婆依旧欢声笑语,无疑,冬日的暖阳就像天里和煦的阳光一样,是温暖的,舒服的,美妙的,慈祥的,具有一种妩媚而煽情的美,让人萌生出无限的感慨和遐想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1849/

暖阳下的乐趣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